APP下载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应用探讨

2019-10-21刘小龙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3期
关键词:环境治理矿山环境保护

刘小龙

摘  要: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党的十九大会议明确提出加强新常态下矿山地质环境的生态修复作用,注重生态修复在矿山地质中的作用,将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我国已经迈入矿产资源消耗的快速时期,在促进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地质灾害,因此,必须重视矿山恢复治理工作。在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要将具有积极作用的生态修复治理模式和经济活动分析融入到社会发展当中去。当前,我国矿产地质治理工作还存在一定问题,严重影响着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面临困境;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X752          文献标识码:A

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存在的问题

1.1 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治理

出现矛盾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部分地方政府以及采矿企业,更加热衷于追逐市场当中的经济利益,这也直接导致了我国矿产资源开发过度的现象产生。与此同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标准尚未完善,导致很多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效率较低,甚至造成了恶性循环的现象。

1.2 缺乏完善法律机制保障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我国积极提倡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态发展的当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势在必行,但是我国针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相关法律机制仍未健全。虽然我国法律明确的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相关原则,但是缺失具体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机制。尤其是针对之前已经开采过的矿山,多数已经成为了废矿,甚至无法约束原采矿权人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义务。

1.3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水平欠缺

纵观当前我国采矿行业来说,还是以小型矿山为主,一些小型矿产品开发企业自身的环境治理方式出现了落后的现象。甚至一些矿产企业出现了矿坑设计不合理、采矿方式不科学、采矿工艺落后等诸多问题,不仅造成了我国矿产资源的浪费和生态保护的难题,甚至直接对采矿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直接威胁。传统的“崩塌法、放大炮”等矿山开采技术,很难顺应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无法满足环境治理和保护的实际需求。更加无法保障相关的技术革新,造成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滞后的现象。

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的相关对策和措施分析

2.1加快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理念和模式的创新

现阶段,我们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在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同时也受到相关学者和国内外的关注。缓解能源危机和减少环境污染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职责与责任,环境地质灾害不仅严重威胁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对国家和人们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基础之上,创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理念和措施,建立健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机制和体制,注重政策和项目资金的合理使用,进一步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单一工程向综合性的生态修复模式转变。

2.2矿山防灾和生态修复技术

矿山地质存在的问题对环境地质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所有的自然灾害当中,矿山地质的问题是最复杂的,而环境地质灾害的发生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比较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矿山防火和生态修复技术是矿山地质环境灾害防治的关键环节,随着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必须重视水文地质勘查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合理利用矿山资源。当前,我国生态修复技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研究还不够成熟,还无法从根本上遏制矿区生态环节的恶化。因此,还需要加强对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力度,针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采用综合性的生态修复技术,比如采用现场勘查、区域试验、土壤测试以及微生物技术等研究手段,对地貌景观、地质情况以及水文特征等多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与考察,形成良好的生态发展模式。

2.3开展精细化基础性调查研究

最近几年,由于环境地质造成的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对于社会经济与社会稳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在我国发生的地质灾害当中,矿产地质灾害占据很大比重,也是造成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精细化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以生态修复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对未进行治理的区域进行调查和评估,尤其是隐性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以此达到良好的治理效果。

2.4 积极引入先进地质环境保护技术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严格落实的重要基础,更是促进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治理效率的必要保障。在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过程中,应该强化对尾矿、矿渣等回收利用技术的开发与运用,最大程度上避免矿产资源的浪费。与此同时,采矿企业应更新自身的矿产品开采工艺,将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等合理地融入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当中。地方部门应积极推动矿区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并且在最大层面上发挥出信息技术作用,推动矿区的产业升级以及循环经济,科学合理地开展矿区生态重建工作。与此同时,矿区还应该积极地组织学习先进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经验和技术,在整个矿区的范围之内营造良好的矿区地质环境治理氛围,促进矿山周边环境污染治理的实效性。2.5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

要结合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矿产管理法律法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要求。将法律环保监管的内容,贯穿到矿山开采的各个层面当中。从矿产勘测、规划、项目设计、开采等逐一进行监管,确保矿产资源开发与矿山环保工作更加和谐。加大执法力度,严格落实矿产资源开采和环境治理的各项权责,避免重大地质灾害发生和安全事故的发生。若出现地质环境和安全问题,第一时间进行责任追查,对直接责任人進行严格查处。

结束语

总而言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护工作的意义在于直接决定了区域可持续发展。在具体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护工作中,应有效结合当地地理实际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政府积极引入科学地质环境保护技术,在建立健全法律体系的同时,促进地质环境保护治理标准化,确保我国自然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军伟,李兰,成玉祥,等. 河南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研究[J]. 中国锰业,2017(4).

[2]  何斌,徐新兰. 甘肃省西成成矿带典型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研究[J]. 世界有色金属,2017.

[3]  何微.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研究[J]. 信息记录材料,2018,v.19(09):229-230.

猜你喜欢

环境治理矿山环境保护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绘就美好矿山五彩画卷
繁忙的矿山
绘就美好矿山五彩画卷
绿色转型战略需要更明确的路径选择
探索小秦岭金矿环境治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低碳环保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分析及阐述
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政府可采取的环境治理措施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
矿山的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