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厂热机运行效率的提高途径

2019-10-21谢文卿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电厂

谢文卿

摘要:随着电厂生产安全与稳定技术要求的不断提升,电力行业的火力发电机组也要不断创新其应用技术。集控运行技术可以实现管理与模式的智能化与信息化,对火力发电机组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具有积极意义。因此,优化火力发电机组的集控运行技术是提升电厂运行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电厂;热机运行;效率提高途径

引言

在新时期环境下,发电厂集控运行已经在发电厂管理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其有效的提高了发电运行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而想要实现良好的集控运行和管理,还需要对其运行的模式以及运行条件进行控制,这也是发电厂集控运行应用中的重点内容。

1火电厂热机的工作原理

所谓热机,简而言之,就是能够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机器,通过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进而做功运行。热机大多内置在设备里面,是锅炉厂、火电厂内诸多设备正常运行所必备的零件。热机的工作原理较为简单,即通过燃烧燃料,进而生成高压、高温的水蒸气或者是燃气,从而推动活塞及叶轮开始做功。衡量一个热机的运转效率,主要是看运行中做有用功的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出的所有能量之间的比值。火电厂电站热机的工作原理正是在此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热电站热机的工作过程简单可氛围五个过程,包括进气、压缩、燃烧、膨胀以及排气这几个过程组成。在整个热机做功的过程中,除了膨胀是对外做功之外,其他四个过程都是对内过程。因而,其他四个过程共同构成了热机做功过程的必要过程,也是热机效率得以实现的根本。另一方面,如果从行程数角度来看,按照实现一个工作循环的行程数,来探讨火电厂电站热机的运行原理,也可以将其工作循环的过程分为四冲程和二冲程两类。了解和掌握这项知识,是火电厂电站热机优化的关键步骤。

2电厂热机运行中的问题

2.1过热气温系统的控制问题

超临界机组的过热气温系统进行调节,主要是对煤水比进行调节,微调和细调都是通过减温水。过热气温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给水温度、过剩空气系数、火焰高度、燃水比等。过热气温系统自身具备较强理论性,但是实际运行中也存在相应问题,由于实际设计过程不够完善会导致生产环节出现各类故障,最终限制系统控制质量的有效提升,除了诸多外部影响因素之外,最重要的还是需要考虑各项参数拟定。

2.2主汽压力系统的控制我国大多电厂经过长期性

探索和研究,目前实际应用的直接能力平衡公式已经相对成熟,此类公式在主汽压力系统中得到有效应用。但是许多协调控制程序还是会使用能力平衡系统,在系统协调退出过程中,压力控制方式还是通过能量平衡公式基本理论实现。压力系统为了更好地控制压力,会选择控制炉膛的煤炭量,这样会导致电厂其他运行系统的稳定运行受到影响。

3提高电厂热机运行效率途径

3.1调整运行方式

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较快,各类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火电厂生产过程中得到有效应用,这大幅度提高了集控系统与电厂监视系统的稳定性。监控管理工作所传输的监控信号更加符合集控理念,并且逐步变得更人性化、易操作化,极大地拓展了电厂运行信号在集控理念下的发展空间,在确保电厂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了人工作业量,同时减少了设备的检修次数,在未来发展时期,标准化无人值守的电站运行模式必将在发电行业大规模推行。目前我国的无人值守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尚且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集控运行的整体效率以及电厂相关工作人员自身的工作效率等。当前火电厂集控运行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就是提高火电厂装机容量,目前已经获得较大范围提高,但是许多电厂设备目前仍在使用传统运行模式,使得工作界面无法实现信息传输,实际数据分享性也较差,加上变电站实际总量在不断扩大以及配电传输总规模的增加,过于传统化的管理模式中各个弊端会不断显现,最终限制火电厂集控运行方式的应用。

3.2完善运行系统的环境

中会受到运行环境的影响。就目前来看,集控系统的外部运行环境主要涉及电子室控制室的环境、计算机控制系统接地环境以及各个电源运行环境等。在各个设备进行安装、调试以及检修机组的过程中,由于诸多原因限制,此类设备的运行问题会被忽视,所以相关人员需要加强重视。此外,还需要严格注重以下的基本问题:目前火电厂中的空调系统是由控制室和电子室共同组成使用的,但是电子室内空调只能对湿度进行调节,温度不能进行调节。如果进入了湿度较高的季节,那么模件上将会结霜,影响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此外等到气候较为干燥的季节时还会产生巨大的静电干扰。此外当前集控运行系统没有设置合理的电缆屏蔽和接地系统,会受到各类信息号干扰的情况,最终导致信息与数据传输过程中发出各类错误信号,影响系统各项工作准确判断。还有大多数UPS电源供电传输方式不能满足系统实际运行的需要,许多制动机构气源管长期暴露在外,等到气候寒冷的时候便会结冰,导致气动执行机构出现拒动等现象。所以工作人员要在实际工作中对集控系统运行中会出现的问题加强管理监控,做好各类防护措施,避免各类问题限制了火电厂的有序运转。

3.3阶梯式管理控制模式

这种模式理论的基础体现出一种阶梯式分层管理的步骤,其主要是根据各个单元部门具有的作用以及实际的情况,进行相应合理有序分层原则的制定,进而把电站内独立的单元部门进行有效的划分为具有不同阶梯状的层级,并对各层级间以及各部门间关系进行梳理,發挥其上下游的协调关系和明确分工的体系。这种模式对具有诸多独立单位的部门形式发电站具有十分强针对性,其管理控制的效果也是十分的显著说,阶梯管控的方式能够高效的把电厂内独立的单位进行电厂整体管控体系的融合,并实施分层的管理和控制,根据各部门实际结构具有的优先顺序以及生产的顺序,来对各设备以及部门进行合理的管控,保证电气集中的控制系统能够有序的运作。

3.4分散式管理控制模式

对于分散式管理控制模式来说,其将电站各内部的单元拆分为若干个更加小部分的结构,再针对求部分进行层级的划分,实现管控水平和效率的提高,这也是这种管理控制模式具有的显著特点。如果发电厂是在一种单线管控模式下进行运行管理,其很难实现对厂内的各部门进行独立的管控,而这种分散式的管控方式就能够很好的解决此类问题,这种方式能够实现运行统筹的管理,对各个独立的器械以及结构单元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防止各独立单元出现相互的扰动与影响,从而实现个部门单元冲突的有效降低,并大幅度地提高了发电厂发电运行管控的质量。

结束语

我国经济的发展使得各个领域的生产规模在逐步扩大,对于电能的实际消耗量在不断提升。加上目前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较快,各类先进设备以及新科技在电厂中有效应用,确保了电厂各项工作稳定运行,也提高其发展建设效益。目前火电厂大多都是采取集控运行,此类运行方式在扩大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对于电厂整体安全以及运行的可靠性造成了严重威胁,所以当前需要采取具体措施予以应对。

参考文献

[1]张毅杰,雷璐源.解决电厂热控调试中常见问题的策略分析[J].通讯世界,2017(24):239.

[2]吕茁.试析提高电厂热控系统可靠性的技术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6):6.

[3]冯建伟.电厂热控系统可靠性的提高与技术要点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7(19):71+73.

[4]温东霞.论电厂热控调试中技术创新的意义[J].南方农机,2017,48(18):95.

[5]朱亚利,姜玲玲,关键.电厂热控自动化运行的稳定性[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7(12):64-65.

猜你喜欢

电厂
下饺子喽
电厂热工控制系统中抗干扰技术运用分析
“互联网+技术”在电厂本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电厂烟气脱硝装置对锅炉运行的影响研究
关于火力电厂电气运行安全管理的思考
电厂继电保护二次回路改造问题探析
电厂热工调试的相关问题探析
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探析
加强对企业自备电厂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