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用药科普小知识

2019-10-21谭琼珍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2期
关键词:阻滞剂抑制剂副作用

谭琼珍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48-02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水平发展程度越来越高,国民生活条件不断提高,但是身体素质却越来越差。高血压这类的慢性疾病发作也呈现了越来越频繁的现状,并且发病人群年轻化的现象严重。

高血压相关知识

高血压的常见症状:患者患病时并没有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多数由于在体检检查时发现。患者有时会出现头晕、头疼、心绞痛等症状,但是由于该症状都缺少特殊性,所以患者并不会发现。

而以下几种情形,出现高血压并且产生危险的可能性较大:①胆固醇较高,并且患有心脏病或者肾脏疾病、糖尿病的患者,具有较高的危险性;②如果患者有饮酒过度、缺乏锻炼、吸烟并且精神焦虑的情况,患有高血压后危险性也会较高;③家族史中有过高血压的病史,那么也容易患有高血压病。

而在进行高血压治疗的时候,最容易出现以下几种误区:①患者根据自己的感觉来预判自己血压的高低;②患者的血压一降,便自主将降血压药物停止使用;③患者为了追求高降压,导致降压过快,并且降得过低;④患者陷入到根据药物的价格的高低来进行药物的选择,并不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⑤在夏季时候,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压不高的现象,于是患者便自己将药停止;⑥高血压的治疗效果由于个人的情况不同,所以表现也不一样。当前高血压患者占据较大比例的依旧是老年人,而由于老年人的各个身体器官其自身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所以对于药物的吸取、代谢以及排泄的状态,都会有不同的表现。所以在选择药物的时候,需要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进行决定,而不是盲目的一概而论;⑦由于现代技术水平的发展,高血压患者很容易达到稳定的血压,部分患者便会不再进行检查,更有甚者停止用药,从而导致更加严重的病情。所以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进行检查,以便医生可以有及时、准确的信息,从而制定合理的计划。

高血压药物治疗原则

高血压患者在用药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①降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患者需要有心理准备。②要进行平稳的降压,并且进行长期、持续性的治疗;③患者服用药物时,要从低剂量开始,逐步升高剂量;④相对于单种药物加大剂量服用,两种药物低剂量一起使用效果更好,对于病人的伤害性更小;⑤患者不能私自进行停药或者换药,药物剂量一定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用;⑥患者服用的药物应该方便一些,这样患者在长期治疗的情况下,更易坚持下来。

而高血压患者在选择药物方面也需要遵循以下的原则:①药物降压的效果好,能够使患者的血压较长时间维持在一定水平上的;②患者在二十四之内可以实现平稳降压的;③药物服用次数较少,一天一次为最佳的情况,方便患者可以长时间的坚持服用;④药物的副作用较小,患者受到的影响较小的药物;⑤药物除了降压的效果外,还可以对于患者的心、脑、肾等靶器官进行一定的保护作用。

当前情况之下,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降压药物有以下几种:①利尿剂;②钙拮抗剂;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④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剂;⑤β受体阻滞剂;⑥α受体阻滞剂,这六类药物。

高血压药物的特点

1、利尿剂

利尿剂是现阶段的高血压患者最为常见的一种降压药物,例如氢氯噻嗪。这种药物对于肾脏将体内的钠盐以及水分的排出有较好的作用,并且通过排除水分和钠盐来进行血压的降低。另外利尿剂也可以引起血管的扩张作用。但是利尿剂有其副作用,即患者可能会出现低钾的状态。所以患者在使用利尿剂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补钾,以及使用保钾制剂。该类药物所使用的人群主要针对于中老年患者、肥胖患者、有肾衰竭或者心衰的高血压患者。

2、肾上腺素能阻滞剂

肾上腺素能阻滞剂是当前高血压患者最常服用的β阻滞剂,例如美多心安类。这类药物主要是通过阻断交感神经系统来起到的作用。更加适用于年轻人、以及曾经有过心肌梗塞、快速性心率失常以及心绞痛的患者。同时由于这类药物的特性,所以在进行心绞痛以及心肌梗塞的治疗时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所以心绞痛以及心肌梗塞的患者也会服用这类药物。

3、钙拮抗剂

钙拮抗剂主要是通过使患者的血管扩张以达到降压的最终目的。这种药物最常被老年人以及具有心绞痛的患者所服用。但是根据研究表明,使用钙拮抗剂这类药物,有可能增大患者因为心肌梗塞死亡的可能性,但是这个只是猜测,并没有实际的证据来证明该药物在长期使用后会有类似的危险问题。而该药物最为常见的副作用,便是患者会出现头痛、面部潮红以及踝部水肿的现象。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这类药物同样使用过进行血管扩张来进行血压的降低的,但是这类药物扩张的是动脉血管。所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更加适合年轻人、出现心力衰竭的患者、有蛋白尿的患者以及服用其他的药物出现了较多的副作用患者。这类药物最为主要的特点便是可以对于靶器官进行保护。但是血管緊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也具有副作用,即患者可能会出现干咳的现象。

5、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其实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有着较为相同的作用机制,但是相对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来说,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

更加的直接、全面。这是当前最新的一种降压药物,类似于科素亚。通过实验研究证明,科素亚对于患有心力衰竭的患者、糖尿病患者以及肾损害患者和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大患者有着十分显著地保护靶器官的作用。而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的副作用,和安慰剂较为类似,所以对于使用其他种类的降压药产生副作用以及有着心肾损害的患者来说,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有着可以提高患者治疗顺应性的作用。

6、复方制剂

经过大量的实践研究证明,选择两种药物低剂量来进行联合使用,对于患者来说是要远远好过选择单一化的药物剂型大剂量的使用。而这种方式使得降压的效果更为明显,同时对于副作用也起到了良好的减轻甚至于避免的作用。现阶段最新的复方制剂药物例如“海捷亚”,即氯沙坦和氢氯噻嗪的联合使用。

猜你喜欢

阻滞剂抑制剂副作用
PD-1抑制剂联合仑伐替尼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分析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肾内科的应用分析
质子泵抑制剂对反流性咽喉炎的疗效研究
4个进口PD-1/PD-L1抑制剂不良反应信号的挖掘与评价
有些高血压患者不适合使用β受体阻滞剂
药物副作用,到底怎么解?
安眠药可以这样吃
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客观看待药物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