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教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研究

2019-10-21郭新宇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期
关键词:导学案自主学习小学数学

郭新宇

摘  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筒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而自学的习惯尤为重要,是学习的内因,起着决定性作用。尤其是9-12岁的孩子,是培养、形成自学习惯的关键期。在小学阶段,以课本为载体,利用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导学案;自学指导;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自学习惯

现代教学理论特别强调“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适应新课改要求,教师的理念必须更新以便与时俱进。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模式的实践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为我们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提供可行性参考。

一、搭建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主导”与“主体”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师要善于搭建和创设教学中和谐民主的氛围,使学生敢于参与课堂、乐于思考问题、善于讨论问题。在学习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允许学生出错,宽容学生阅历不足的错误。苏霍姆林斯基说:“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要尽可能地满足。教师和学生各种信息交流,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在交流中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补充,达到学生与老师诚恳和谐的交流,学生自然就会“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富有成效。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1.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

为了使学生能尽快地掌握读的方法,能积极主动而有兴趣地去读,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阅读水平、理解能力以及学生在阅读中会出现的问题或遇到的障碍,设计有利于帮助学生阅读课本的导学案。

比如,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时、分、秒”。为了让学生很快地读懂课本图中的数学信息,可以设计这样的数学问题,“自学提示:自己阅读,围绕课题和图中的数字,说说每幅图所表达的数学信息。”将“课题”和“数字”用下划线标注出来,引起学生的注意,目的是让学生围绕“课题”和“数字”观察、理解情境图。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几种典型的说法:

学生1:这是张新年晚会的图。

学生2:他们在倒数十个数。

学生3:在新年晚会上,他们倒计时10秒钟,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在学生的回答和争辩中,显然学生1和学生2没有认真阅读导学案中的“自学提示”,学生3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准确快速地找到了数学信息,一个鲜活的数学知识“10秒”通过学生的讨论,从情境图中找出来了,學生马上能联想起更多相关的数学生活实例,对数学知识感受深刻,理解到位,同时也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2.帮助学生养成自学质疑的习惯

“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难。”其实对学生来说,我认为,当学生能提出问题的时候,就是学生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时候,这句话说的就是学生高效学习的时候。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时分秒”中的图,老师的计时是“9秒”,但这“9秒”表示学生多少米的赛跑呢?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是个难点,也是一个关键点,这就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时间单位“秒”,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秒”的存在和对“秒”的正确理解,这就必须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在设计导学案时可以设计“自学质疑:图中,老师计时是‘9秒,这‘9秒是这位男生多少米的成绩呢?是50米还是100米呢?”学生围绕着这个问题,自然会质疑,会多问几个为什么?学生有了疑问,也就有了学习的愿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独立思考是学生自学的关键环节。在学生认真阅读、提出问题后,就自然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比如,在设计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时分秒”中的图“自学质疑”的问题后,可以设计“自学质疑提示:要知道9秒是多少米的赛跑成绩,你可以和同学在操场上比一比,看看你们的赛跑成绩,你就知道答案了。”这样的“提示”设计,有些教师可能觉得有些麻烦,家长觉着有些繁琐或幼稚,但对于孩子初次认识、理解、掌握知识来说,这是最重要的。因为知识不能只靠模仿或记忆而获得,更重要的是要扩大学生掌握知识的情感体验范围,让学生通过行动发现、证实知识在生活中存在的方式和起到的作用,这样学生才能感到知识的价值和魅力,也就有信心、有兴趣、有方法独立思考课本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也就形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

4.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习惯

学生用不断创新的精神和方法获取知识,是一种主动积极高效的学习方法。要真正做到“温故知新”,就需要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抓住知识的创新点进行独具匠心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比如,在设计“时分秒”“探究创新”这一环节时,可以将“1分=()秒”设计一个探究创新的知识点。例如“探究创新:你知道1分=()秒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说说你的途径或方法?”在课堂学习成果展示中出现了令人兴奋的结果?

生1:妈妈告诉我1分=60秒;

生2:我发现我们家的电子时钟“秒”的位置上的数字显示到60时,“分”的位置上就会增加1,秒的位置就重新从1开始计时;

生3:我也看了我家的石英钟,秒针每次走1小格,走完一圈正好是60次,钟表一圈正好是60格,当走完一圈时,分针芷好走了1小格,所以我发现,秒针走1小格是1秒,分针走1小格是1分,秒针走60格分针正好走1格,所以“1分=60秒”;

生4:我们以前学过“1时=60分”,根据分针和时针之间的关系,我就想到秒针和分针之间也有着同样的关系,也就是“1分=60秒”。听了同学们的表述,学生越听越有兴趣,老师听了感到很兴奋。每个学生的思维过程丰富、严密,而且思维方式差别很大,创新思维的多样性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以上,是我对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看法,已经应用到日常教学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当前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还不尽完善,还需要广大的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探索与研究,以切实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  付守良.导学案设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04).

猜你喜欢

导学案自主学习小学数学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