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焦点访谈》节目特色
2019-10-21陈伦虎
陈伦虎
摘要:导语: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里,所走过的这条“洒满阳光又艰辛曲折、充满较量又蕴涵着希冀的改革之路”,“既有新闻改革激流勇进的欢悦和兴奋,也不乏遭受挫折、上下招怨的遗憾和痛楚:既积累了初级阶段办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可贵经验。又留下了由于‘左的和‘右的错误思潮的干扰而造成的重重教训。”作为社会生活“晴雨表”的新闻事业,真实反映了社会的巨大变化,央视名牌栏目《焦点访谈》,不仅在深度报道上独树一帜,在评论方面也独具特色。
关键词:《焦点访谈》;选题;评论;电视画面与语言艺术
一、选题的新颖和报道的深度
(一)选题角度以事实为基础。
选题的角度既包含媒体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角度,也包含媒体筛选事实、组合事实的角度。确立选题不能不顾事实地想当然,更不能无中生有地编造。社会上有不少出现导向问题的报道与其说是认识不足,毋宁说是因为其选题角度的选取不当,而角度不当又是由于报道者对事实进行了曲解。
(二)选题角度以政策为依据。这里所说的政策既包括党和政府在一段时期工作的方针政策、制度规定,也包括国家的法律和宣传纪律。舆论监督节目能忠实地反映出党、政府和人民的意愿,而政策恰是党和政府意志的具体体现。其实,一则报道要做到大家风范,而不是显得“小家子气”,最便捷的方法就是依据政策确定选题角度。因为政策是为保护绝大多数人利益而制定出来的规范,只有顺着政策的角度深入,做出的报道才能被大多数观众接受、认可。要保证节目在舆论监督的报道中不出问题,就要在选题角度上主动往政策上“靠”。政策不仅是衡量节目选题角度是否正确的依据,同时也是确认舆论监督类报道导向的最可靠的“保护伞”。
二、1+1+1>3
关于电视新闻评论的探究,不应该局限于时效性、受众性、导向性等新闻评论的一般属性问题,也不应该困顿于分析研究它与其他新闻评论媒体“辈分相同”、“体力规格基本一致”的问题,因为这些方面无助于把握电视新闻评论的特性,无助于把它与报刊新闻评论、广播新闻评论区别开来。现在要着重讨论和弄清的问题是,电视新闻评论怎样才是电视的?
电视画面是电视最基本的一种表达手段,它使新闻评论成为电视化的新闻评论,具有了电视媒介的属性。电视画面能以具象解释抽象,以视觉信号演现文字概念,以细节场景实证结论观点,具有图文并茂、现场纪实、生动形象等优势。爱森斯坦就曾指出:“画面将我们引向感情,又从感情引向思想。”还有,电视评论家恰耶夫斯基曾言:“我们应当巧妙地利用电视的小画面,从视觉上、心理上有意识地去探索它的渊源。”他所说的小画面,就是这种有奇妙表现功能的镜头。
三、“电视化”的体现
评论是一种重要且难度颇大的宣传形式,需要编辑、记者专心对待和认真把握。电视评论,体现出电视附加在评论上的魅力一一覆盖范围广。受众层次多。但还应考虑到视听信号转瞬即逝、不易保留的缺点。所以这决定了电视评论节目的论题宜小不宜大、论述宜具体不宣抽象,从一滴水的晶透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所謂“焦点”之所在:社会热点、政府工作重点、群众关心点的三位一体。与之相呼应的,是《焦点访谈》领导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的选题原则。比如,以人类灵魂工程师出卖灵魂为抨击目标的《从教不仁一一全国升学受贿第一案》;以发展经济之名,却是非法占地为议题的《北京郊区一一耕地上修起一片坟茔》;以揭露假冒伪劣产品坑害百姓,保护儿童合法权益为宗旨的《婴儿何以夭折》、《情暖童心》;还有以揭露利令智昏者丑陋形态。且又令人触目惊心的<盗窃增值税票》、《危如累卵恐龙蛋》等等。其题材之广泛、提炼之精确、表述之透彻、评论之精辟足以能使人看到采编人员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一)精选题材
“视”和“听”、“声”与“画”糅合在一起来表现评论的事实和观点,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比如《托起明天的栋梁》、《城市血脉待医治》、《对话比对抗好一一中美就知识产权问题会议》、《交警暗访记》等节目,均是可视性较强的节目。作者在处理这些题材时,非常重视画面语言的开拓,以此追求丰富饱满的可视现象。
(二)实况音响可感性强。
《焦点访谈》大都采用记者现场采访、公众现场评述的方式,语调十分真实,声音非常丰富,观众犹如身临其境。
(三)字幕可读性强。
电视是以画面见长的,它优于广播和报纸的正是形象逼真的画面作用。在电视评论中,尽管画面的视觉形象占重要地位。而适时的字幕显示乃具有画龙点睛之效,尤其像一些数据性的字幕显示,对观众而言不仅具有确切性。更重要的是可以诱导观众对问题作深入思考和理解。应该注意的是,字幕显示并非多多益善,因为文字没有必要重复描绘画面已经表现的事实,相反,画面应保持相对的简浩,应留下必要的空间让观众自己去思考。
四、独具特色的语言魅力
《焦点访谈》用平和的语言清晰地表达着它对事情的看法,而这个看法往往能够对观看节目的人产生很深的影响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众的价值取向。此外,《焦点访谈》还在报道中穿插应用多种语言形式,大大增强了其语言魅力和传播效果。总体来看,《焦点访谈》就是新闻栏目中的标杆,并不断传播着社会的正能量。
1.在看似平常的语言中蕴含鲜明的倾向与态度,给观众以强烈的感染《焦点访谈》如今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风风雨雨,它记录的是整个中国20多年的变迁发展。《焦点访谈》中的新闻评论并不是长篇大论的批评或指正,但就是这寥寥几句,足以表达节目的倾向与态度,通过音乐与画面的配合,给予观众强烈的感染。《焦点访谈》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对新闻事件所进行的求真求实的报道上,更为重要的是,它展现了新闻工作者对社会的责任感,即对社会中存在的不良现象进行鞭挞。
2.在评论式的语言报道中夹叙夹议,提高评论的价值引导功能
3.穿插、并用多种语言形式,增强语言的魅力和传播效果
在一定程度上讲,《焦点访谈》已经不是一个简单意义上的电视栏目。一方面,它肩负着沉甸甸的舆论导向使命,它要符合政治和政策导向的要求;另一方面,它承载着厚重的观众期待和观众对媒体的正义寄托,它要完成自己的社会职能;同时还有作为一个电视新闻栏目所定义的属性,它要符合新闻传播规律和电视表现规律,它还要在这些规律的约束中参与同类和不同类栏目的竞争,要运用这些规律形成自己的表达风格从而形成稳定收视,这些内容就是决定这个栏目生存的决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