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MOOC视野下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
2019-10-21亓文峰
亓文峰
摘 要:“慕课”(MOOC)是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进行重点知识的认知,同时对学生进行学科常识的渗透,基于此,笔者从自身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讲解经验出发,提出如何在MOOC视野下开展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的教学。
关键词:MOOC;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教学重点;常识
教育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教学形式的变化,而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抓住现代化教育改革的机遇,促进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形式的优化,从而逐步提高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效果。而MOOC就是能有效满足教学改革要求的现代化教学形式。
一、引导自主学习
素质教育理念的发展,让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开始积极采用有效的策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在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教学中应用MOOC,教师可以发挥其开放性的特点,利用其中的网络在线课程,促进学生自主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探索和认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在学生观看MOOC的过程中,學生也能够先于教师的讲解,对信息技术知识产生自己的理解,因此能够实现“翻转课堂”的构建,彰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价值。
例如,在“音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中,教师就可以利用MOOC技术,促进学生进行本节课知识的自主认知。从课本的分析来看,本节课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音频信息的采集”“音频信息的加工”等,基于上述内容,教师向学生布置“预习音频信息的采集方法和加工方法”的作业,让学生以检索关键词“音频信息”“加工”“采集”等形式,自主查找有关本节课知识的MOOC视频。在课下,学生基于教师的指导,在浏览器中进行关键词的检索,找到与“音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这节课相关的MOOC视频,并进行自主观看,从而基于自身的能力,对“音频信息的采集”“音频信息的加工”等知识有所认识,完成对本节课信息技术知识的自主学习。
显而易见,在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教学前,教师可以利用MOOC的形式,促进学生自主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认知,从而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突破教学重点
每一节信息技术课程中都会有其教学重点,这也是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学科中应当掌握的基础内容,而如何引导学生深化对信息技术重点知识的认知,促进学生提高对重点知识的学习效果,也成为近年来教师思考的主要问题。而MOOC技术的出现,则能有效帮助教师缓解这一问题。
例如,从教学大纲的要求中可以分析出“数据库管理的两类基本操作”是《利用数据库管理大量信息》这节课中的教学重点,在传统形式下,教师采用单向讲解的形式,对学生讲述“数据库管理的两类基本操作”等内容,将学生置于课堂中的被动地位,降低学生对本节课重点知识进行理解的自主性。而MOOC技术的出现,可以让学生在教师讲解前,通过自主观看介绍“数据库管理的两类基本操作”等知识的MOOC视频,对“数据库管理的两类基本操作”等知识有一个初步认知。随后,教师根据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解决学生对“数据库管理的两类基本操作”等知识认知中存在的偏差,提高教学的效果。紧接着,教师再让学生对该MOOC视频进行观看,使学生在反复观看中,深化对“数据库管理的两类基本操作”等知识的记忆,实现对本节课重点知识的突破学习。
不难看出,在开展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能够利用MOOC技术,能够促进学生进行信息技术重点知识的自主学习,从而提高重点知识的教学效果。
三、渗透学科常识
信息技术常识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对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素养具有积极意义,但是,由于课堂教学时长有限,教师在对学生讲述了教材当中的信息技术知识之外,很少有充足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常识的教学,以至于制约了学生信息技术综合素养的发展。而MOOC技术的产生,就可以有效帮助教师解决这一问题。
例如,在《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MOOC技术,向学生介绍有关现阶段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的实例。在课下,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目前社会中现存的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案例,进行MOOC视频的制作,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将该视频的时长控制在15分钟左右。随后,教师将该视频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对该视频进行自主观看,从而让学生在利用自己的课下时间对该视频进行观看中,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综合素养。
总而言之,MOOC技术对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具有积极意义,在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继续发挥MOOC技术的应用优势,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内容,找准二者之间的结合点,从而不断形成现代化的教学体系,提高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倪晶.新课程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J].中国校外教育,2017(35):96.
[2] 臧全成.浅析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