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如何做好环境监测

2019-10-21李淑婷

名城绘 2019年4期
关键词:污染治理环境监测环境保护

李淑婷

摘要:随着当今越来越严峻的环境问题,如何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已经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首要任务。而环境监测工作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前提,也是人们所必须重视的工作。本文简要的介绍了环境监测的概念和意义,环境监测质量对环保乃至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对环境监测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保护;环境污染物;污染治理

1环境监测的概念和意义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利用现代化的监测仪器与监测方法,对某一地区环境中存在的标志性污染物进行测定,得到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并以此为依据确定该地区环境的污染状况和发展趋势。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高,经济增长对环境资源的掠夺现象也不断加剧,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降低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此外,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也会向环境中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当前的环境承载能力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最终导致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此时,世界各国开始意识到环境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于是,环境保护工作也应运而生。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准确的数字依据,对评估环境的污染状况、划分环境污染的等级、了解环境污染物迁移和转化的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

2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污染事故信息传递机制不健全

污染事故的发生一般是突发性的,一旦发生,在短时间内将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从而很可能对环境造成威胁,甚至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应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向上级部门提供事故的相关信息,而这一信息的提供者主要就是环境监测部门。通过监测,在发生污染后,监测部门将所监测到的污染信息報送上级部门,从而为其采取措施对污染进行治理和善后提供可靠依据。可是,由于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对应急环境监测工作要求非常高。同时,我国环境应急监测能力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污染事故信息传递机制并不健全。如在应该提供环境污染信息数据的时候,却提供不了,其对污染事故紧急应急监测和信息传递缺乏应有的技术支持,从而不能在第一时间为相关领导部门或者决策部门提供污染事故的性质、产生的破坏性、影响程度等。

2.2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率低,有的仪器设备购置后基本闲置。 环境监测站许多大型监测仪器设备已列入地市级环境监测站的标准配置,在各级主管部门的重视和财政的支持,环境监测部门的硬件投入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申请购置某些仪器设备时不够审慎,只是为了满足环境监测站的基本配置要求而进行申购(基本配置是考核环境监测站的一项主要指标),不能为政府和环境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从而监测也就失去了意义。另外存在着不充分考虑地区和本部门的实际需要及其长远规划的使用效益和配套管理,造成部分申购的仪器设备使用率低,有的仪器设备购置后基本闲置,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2.3环境监测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在环保这一大的历史背景下,实行环境监测立法是环保工作中的重点内容。然而,由于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的符合环保要求的环境监测法律制度,从而使得监测工作的作用、地位、性质等没有明确的依据,发生环境污染现象,其取证过程艰难,举证更是难上加难,最终导致环境监测过程中的监测经费保障方式、监测人员管理模式、监测管理体制等都不能实现统一部署,统一执行,对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稳定、健康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第一.各层次、不同立法规定之间缺乏协调性。法律、法规、规章以及不同层次的立法之间相互衔接、协调和配合才形成完善的环境管理体制立法。但目前的相关立法却出现法律的规定特别具体,规章的规定反而较抽象的问题。

第二.单行立法规定缺乏具体性。作为环境管理主要法律依据的各单行法律,如《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在规定管理体制时往往都过于抽象和模糊就导致各部门之间权责不明,出现推诿扯皮等现象。

3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有效措施

3.1加强质量管理制度建设

质量保证的根本是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对监测质量管理中的每一个步骤制订统一的管理程序,规范实验室工作流程。完善素质建设,建立定量考核。抽查、同步监测和质量巡检等制度。加强各类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尽快完善各个监测业务领域的质量管理制度。加快研究并健全适合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管理制度,尽快形成规范化的运营模式,使质量管理制度能在环境监测机构中有效的实施和运行,保证质量管理能落到实处。

3.2加强现场环境监测过程的管理

环境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受现场监测影响。影响现场环境监测工作的因素很多,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如采样容器选择、采样点位布设、采样过程及样品保存方法等。如果实施方法有误,会严重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因此,对现场环境的监测过程需提出质控要求,并及时纠正现场采样过程的问题,做到及时整改、不断完善和提高,最大限度地减少现场监测对数据准确性的影响。

3.3加强人才培养和监测队伍素质建设

环境监测分析、质控及采样等人员操作技能的高低、责任心的强弱、工作态度的好坏也会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监测人员的综合素质决定工作质量,对技术人员的培训是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和根本保证。

由于监测工作较强的专业性、监测对象的日益复杂化,而且随着科学技术和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的发展变化,很多新知识、新技能需要重新学习。因此,需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业务培训,使技术人员熟悉国家标准方法和技术规范,掌握先进监测手段,加强质量意识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提高质量管理素质和业务素质,从根本上保证监测工作的质量。

3.4完善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建设

随着国家对环保事业的重视和支持。环保领域的业务量也在不断扩大。为实现监测管理的信息化。大量而繁重的工作亟需网络体系的建设,从而减少工作量以及避免出现错误。

4结束语

环境监测是一门包含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多学科的技术,想要做好环境监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又奠定了其不可或缺的地位。所以说我们要不断提升环境监测工作质量,通过实践与创新相结合,要及时准确的提供环境监测数据,为我国当今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宋晓明.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意义[J].民营科技,2011,(8).

[2]侯振佳.环境监测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6):27~28.

(作者单位:河北名华质检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污染治理环境监测环境保护
土壤环境监测方法探讨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分析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严惩环境监测数据造假 谁签字谁负责
试论如何提高水质检测的准确性及稳定性
工业氧化钼生产工艺及污染治理分析
正阳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状况分析与研究
环境经济学视角下养殖业负外部性分析及治理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