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2019-10-21徐芬

健康前沿 2019年5期
关键词:不良事件风险管理

徐芬

摘要:目的:分析在血液科护理工作中采用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本院血液科从2017年7月开始实施风险管理模式,选取实施风险管理前收治的180例患者为对照组,同时选取实施风险管理后收治的18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结果:经过对所选360例血液科患者研究表明,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在血液科进行风险管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对降低护患纠纷发生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风险管理;血液科护理;不良事件

引言:血液科属于医院中非常重要的科室之一,日常工作过程中存在很多风险因素,不仅会影响护理质量,同时对患者的病情恢复也造成一定影响[1]。基于此,本文以我科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收治的患者为调查对象,分析护理管理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血液科从2017年7月开始实施风险管理模式,随机选取实施风险管理前收治的180例患者为对照组,同时随机选取实施风险管理后收治的180例患者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女比例為93:87,患者年龄下限为15岁,年龄上限为72岁,平均年龄为(48.17±4.29)岁,患者患病类型为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人数分别为66例、65例和49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91:89,患者年龄下限为15岁,年龄上限为73岁,平均年龄为(48.41±4.33)岁,患者患病类型为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人数分别为67例、64例和49例。对比2组血液科患者一般资料,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传统护理

血液科在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前主要采用传统护理模式,护理内容为以下几点: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为患者详细讲解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观察,注意对患者在及家属实施药物指导,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流程进行,避免患者处出现感染现象。在实施风险管理后,具体护理管理内容为以下几点:(1)组间风险管理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通过对以往护理工作以及相关文献进行查找,组内定期开展护理经验交流学习会,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改善方案;(2)提升护士对护理工作的风险防范意识,组长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对血液科护理过程中医疗事故处理方案进行学习,对各项护理操作进行严格规定,以此不断提高护理人员对风险事故的防范意识;(3)对于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事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对护理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在风险应急预案制定过程中主要涵盖了输液反应、输液变态反应、跌倒和烫伤以及化疗药物外渗等应急预案。同时组长还需要每周组织护士学习两次,并制定短期、长期业务培训计划,对于一些新入职的护理人员需要重视其岗前培训,同时对一些低年资人员制定专项培训和晋升职称前培训。对于学习内容定期进行考核,以此了解护士对护理技能和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对下一步的培训提供理论基础;(4)对护理人员操作前进行严格规定,主要为:对患者输血前需要在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才能操作,并在实验室进行乙肝五项、梅毒螺旋体等检查,对输血查对技术进行完善,患者输血后需要密切观察其有无不良反应,一旦出现异常现象则需要及时进行处理;(5)加强护患沟通制度的完善,以此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需要主动与其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了解患者内心的真实想法,从而有效预防护患矛盾的发生。在对患者实施护理工作期间需要始终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观念,将患者放在第一位,同时还可以通过与患者家属之间的交流了解患者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意见,从而对其提出得到建议积极采纳,并叮嘱患者及家属治疗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潜在风险,从而获取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1.3观察指标

对实施风险管理前后血液科不良事件的发生进行统计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所产生的统计数据均由SPSS20.0软件分析、整理,数据处理过程中定量检验采用t值,用( )显示;计数采用x2进行检验,用百分比(%)显示,当P<0.05,有统计学意义[2]。

2结果

经过对所选360例血液科患者研究表明,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

3讨论

血液科患者具有病程长和治疗难度大的特点,大部分患者由于对自身病情和家庭经济负担过分担忧,极易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对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由于血液科护理工作量较大且繁杂,因此护理期间极易出现护理差错以及不良反应等现象,同时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期间还需要加强住院环境管理,避免出现感染等不良现象,从而引起护患纠纷的发生[3]。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属于较为新型的护理模式,其主要强调将依法不良事件的发生贯穿整个护理工作中,对于一些潜在的风险事件进行有效评估和处理,从而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本研究经过对所选360例血液科患者研究表明,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血液科护理管理工作中采用风险管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护理期间风险事件的发生,同时对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有积极作用。由此可见,风险管理措施值得在血液科护理工作中被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许璟璐. 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20):109-110.

[2]戈晓梅. 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6):131-132.

[3]刘明琴,马文清,白航,和瑞金. 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患者中的应用[J].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6,3(07):108-109.

猜你喜欢

不良事件风险管理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早期颅骨修补治疗脑外伤的临床应用优势
我院125例住院患者使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的安全性分析
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不良事件报告体系在大型综合医院的应用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