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有效策略

2019-10-21马欣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3期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家长

2010年出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2012年出台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指出:“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谈到学前教育的讲话中也指出:明确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模式就是游戏模式。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喜欢游戏是每个孩子的天性。那什么是教学游戏化呢?教学游戏化不是单纯的玩游戏或者带孩子到户外游玩儿,它是通过游戏化的课程实现,需要教师主动的设计活动,让孩子在轻松快乐中学习成长,拓展学习到的知识。这种游戏不是放任自流的,不是纯粹的嬉闹或重复性的“玩”,教学游戏化所包含的教育理念主要表现在:教育环境的创设、教育目标的呈现、教育内容的生成、教育活动的指导、教育效果评价等方面。

教学游戏化是将“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具体化,是教师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的具体表现,那么如何有效地实施教学游戏化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一、营造教学游戏化的环境氛围

(一)环境创设安全适宜。

无论是户外游戏环境还是室内游戏环境都应当本着安全适宜的原则进行创设,因为只有环境场所安全了,幼儿才能够不担心发生危险,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当中去。比如高空玩具、供幼儿攀、爬、吊的户外玩具设计要考虑到幼儿落地后的安全性,必须有保护措施设置。也只有不出意外的环境中教师才可能将全部精力用在认真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指导规划幼儿开展游戏活动。

(二)区域环境创设中注重动静交替。

在幼儿园班级区角的创设中就要特别注意动静协调。比如图书角、美工角就需要设置一个安静的区域供幼儿进行活动。而角色表演区、音乐表演区、益智区幼儿在其中会交流、有吵闹声,需要考虑到与静态区域互不干扰。

(三)游戏材料的投放满足幼儿需求。

在游戏环境中投放丰富适宜的材料是实现教学游戏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一是提供的材料数量丰富,数量足够的游戏材料可以满足幼儿的不同兴趣和需求;二是提供不同种类的游戏材料,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和求知欲,让幼儿在不断地发现和探索中提升他们的创造力、想像力,获取更多知识经验。另外,游戏材料的取放也要做到方便幼儿,并标明名称及种类,相同各类的放在一起,取放的位置要有助于幼儿自由选择、自主取放,在游戏结束后也便于幼儿自行整理活动场地,在自行整理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提升他们在数学认知中的分类能力,对集合的认知。如果把游戏材料放到幼儿够不到的位置,那么材料就形同虚设没有意义;三是要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幼儿的个差异为幼儿提供不同的游戏材料。

二、提升教师教学游戏化专业知识和技能

教师是推进教学游戏化的主体,教学游戏化的理念不是让所有教学活动都具有游戏性的特征,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活动与游戏活动是分离状态的理念,这就对教师的教育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有创设游戏化教学环境的能力、整合游戏性教育资源的能力、组织开展游戏化教学活动的能力、对幼儿的观察评价能力、拓展游戏经验的能力等等,这也需要我们注重加强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培训。

(一)注重在理论学习中提升专业能力。

1、要通过订购相关游戏化教学书籍,要求教师自主学习,撰写读书笔记,学习心得等,不断提升教师教学游戏化执行能力;

2、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专家进行教学游戏化理论讲座,学习先进的游戏化课程理念,教学游戏化的方法,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

(二)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提升专业技能。

教学游戏化需要提升教师组织开展游戏化教学活动的主观能力,游戏活动是以教师对幼儿观察为基础的,在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对幼儿行为、态度、情绪情感等方面认真的观察研究,从而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游戏的态度、发展水平、欠缺的经验和技能等等,只有通过在具体实践中的不断摸索才能积累丰富的经验,不断提升教学技能和水平。

三、游戏活动组织中的有效策略

1、以个别化、小组化开展游戏活动。

以个别化、小组化的方式组织幼儿开展游戏活动是基于幼儿的学习特点、活动的主体性、不同的发展水平。在活动中便于教师对幼儿进行有效的观察,规划后期的游戏活动。

2、教师在游戏活动中適宜的指导。

对幼儿的游戏进行适宜的指导会对活动的开展起到调节、矫正和导向作用,但在游戏指导时教师要把握好观察多于指导的原则,也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参与到幼儿游戏当中影响游戏的发展,为游戏的规则作出示范等等。

3、注重幼儿游戏经验的积累。

教师要注重加强幼儿日常生活中经验的积累,幼儿许多游戏活动是对生活情景的再现,教师要反复引导帮助幼儿通过回忆、讨论、对话等方式整理和分享已有的经验,促进游戏的延伸与拓展。

4、通过评价反思不断总结经验。

对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有效评价,可以促进教师对幼儿发展水平、发展能力的了解和掌握,促进游戏活动内容的合理规划。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也可以不断总结经验,反复改进创新教育方式,提升个人的教育技能和专业素养。

5、注重家园沟通,促进教学游戏化实施。

由于多数家长受传统教育“重知识,轻游戏”的影响,认为教学游戏化就是让幼儿整天玩儿,学不到任何知识,因此向家长普及和宣传教学游戏化的新理念势在必行。幼儿园一要通过家长培训、家园互动交流平台(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微信平台)等方式加强新教学理念的宣传,汇报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发展情况,逐步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二要组织家长参与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中,让家长亲身体验到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知识经验技能的获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积极主动的学习兴趣,家长就会改变自己的抵制思想和态度。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教学游戏化的核心是在幼儿园开展“真游戏”,让幼儿积极投入到活动当中,让家长逐步转变教育观念,教学游戏化的实施也需要每个幼儿教师从自身做起,改变我们的教学理念,真正把游戏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游戏中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建立规则意识,发展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使他们拥有一个真正幸福快乐的童年!

作者简介:马欣,女,新疆焉耆县,1978年8月,幼儿教育,新疆焉耆玛丽艳幼儿园,841100,

猜你喜欢

幼儿园游戏家长
家长错了
爱“上”幼儿园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