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时期华君武的漫画创作探析

2019-10-21赵珈玮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0期
关键词:工农兵漫画创作

一、华君武漫画的创作来源

“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这是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关于文艺创作题材的经典总结。华君武此后的漫画创作题材紧跟着毛泽东的这一经典论述。华君武曾说:“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没有生活的源泉来滋润你,你的创作就搞不出来,你也搞不好。所以我们提倡到生活中去,仔细观察生活。”华君武的漫画题材深入日常生活的每一处琐碎细节,甚至达到了所有的事皆可入画,所有的意皆可体现的境界。平凡生活中暗含着的不易察觉的幽默在华君武的漫画中熠熠生辉。全身心投入生活、感受生活所带来的一切酸甜苦辣,并将这些真情实感融入漫画中,是华君武创作出这些优秀作品的不二法门。

二、华君武漫画创作的目的

(一)为人民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我们画漫画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这不是讲空话。作为漫画作者,人民在想什么,喜欢什么,憎恨什么,你都要考虑。”建国以前三十年,文艺工作的指导理念、漫画创作的目的和意义就是“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让工农兵了解、喜爱从而培养工农兵,使工农兵团结一心、勇于斗争,最后取得革命胜利。“毛主席的《新民主主义论》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我的漫画创作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他使我思索漫画如何为工农兵服务,如何为工农兵所理解。”由于漫画表现形式夸张,内容通俗易懂,核心思想鲜明,工农兵对这种艺术形式喜闻乐见容易接受。漫画也因此在当年的延安风靡一时。华君武的漫画将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身体力行,服务于工农兵、服务于无产阶级政治成了华君武投入漫画创作的根本目的。

(二)反映社会真实

延安时期华君武的讽刺漫画,虽然主旨偏向左倾思想,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为了整顿三风,有给你一下石头的必要》《矢与的》《知识架子》为了整风运动所作,同时也是知识分子接受改造的成果。在漫画《为了整顿三风,有给你一下石头的必要》中,有一个人不慎落入井中,摔了个四脚朝天,另一个人站在井边高举一块大石头,预备扔向井里,并说道:“为了整顿三风,有给你一下石头的必要。”消灭中国共产党内部的非马列主义,是整风运动的主旨。整风运动重点驳斥党八股,抵制主观主义,批判宗派主义,从而重塑文风,树立马克思主义学风,纠正党风。“脱裤子、割尾巴、洗洗澡”是整风运动中极为形象的比喻。意在面对自身真实检查问题,果断解决问题,彻底和过去说再见。是以画面中站在井邊之人的形象是半脱裤子,没有尾巴,意思是经过了改造。面对不接受改造的顽固派,不仅将其落井,还要彻底摧毁。

(三)揭穿国民党的反动统治,预示反法西斯斗争必胜

大量以时事为题材的漫画,如《最后一个傀儡》、《汪逆耍猴戏》、《希特勒统治下的人民》、《赫尔利们的把戏》、《太阳出来,雪人就要融化》、《丰收》、《做梦》、《榜样》、《诱降》、《无题》、《救国公粮》、《相差不多》、《脱离轴心》等都反映了抗敌斗争。这些漫画作品一方面揭穿了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另一方面预示反法西斯斗争必将赢得最后的胜利。

1944年多个地区发生蝗虫灾害,大面积的良田颗粒无收,再加上日军的扫荡更是雪上加霜。与此同时蒋、宋、孔、陈四大家族非但没有赈灾,竟然还继续搜刮可怜的农民。作品《丰收》和《榜样》是以此为主题的漫画中较为经典的两幅。画面中一个瘦骨嶙峋的农民,只穿着短裤跪在地上,双手捧着寥寥无几的几颗麦穗,呈给坐在对面的三位大爷。而这三位大爷怡然自得的坐在搜刮来的米袋之上,左边那位一丝不挂,头部细细长长,头顶还有两根触角,眼睛又大又圆、嘴巴是分瓣式的,胸腔又短又平、肚子节节分明而又硕大,两条腿则又细又长整体活像一只大蝗虫。中间的那位脸和身形都与孔祥熙神似。右边的头戴礼帽遮住半边脸,留着八字小胡,身材精瘦披着黑色大衣。整幅作品构思精巧,将蝗虫、孔祥熙和蒋介石巧妙带入画中,搜刮农民的粮食,透露出人民生活的困苦来自于蝗虫这种天灾和大家族搜刮这个人祸。大家族的剥削搜刮不亚于蝗灾,暗示穷苦人民若想打破困境就必然要清除四大家族这几座大山。以“丰收”为题,寓意四大家族剥削压榨不减,视人民疾苦于无物,无论哪年哪月都会丰收;而本应喜获丰收的农民,却与题目形成反差。农民和三位大爷丰收时节的境况形成鲜明对比,题目与画面内容构思之巧妙,讽刺之效果深入人心。1943年以墨索里尼为首的意大利法西斯统治被推翻,于1945年四月墨索里尼被枪决,之后愤怒的群众将其尸体运到米兰,倒挂于广场上暴尸示众。漫画《榜样》中,左侧的两个人身体前倾,诚惶诚恐的盯着被倒挂的墨索里尼的尸体。其中一个是日本军官,右手像墨索里尼一样五指张开;另一个人被日本人遮住大半看不到脸,光头、穿着黑色长袍,似是蒋介石。这幅作品取名“榜样”,让日本人和蒋介石并排站在墨索里尼的尸体前,暗示日本统治者和蒋介石的下场将与墨索里尼一样,被反法西斯联盟打败并处决。

结语

人生并非总是充满欢愉,喜忧参半才是生活常态。若是看透世事仍怀幽默面对人生百味,一生苦旅便会有有丝丝甜意,确也不再漫长。也许华君武创作漫画的最终目标便是如此吧。

参考文献:

[1] 华君武:《华君武集》[M].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2]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

[3] 郑化改:《华君武说漫画》[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8:28

作者简介:

赵珈玮(1994.10—),女,汉族,籍贯:河南焦作人,郑州大学美术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学,研究方向:美术史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猜你喜欢

工农兵漫画创作
Jazz
可亲可敬的工农兵
知识漫画
漫画4幅
漫画与幽默
从建设“工农兵”文化到大众文化的崛起
揭开王洪文“工农兵”的伪装面目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