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教研的实效性
2019-10-21曹宏斌
曹宏斌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也为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留下了空间,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对新课程标准和地理知识进行把握,在精确把握教学难度和教学进度的情况下,不断的进行拓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效性
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出现让当前的高中地理课堂组织形式发生了特别显著的变化,教师只有更好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才可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本文就从这个角度出发,具体的分析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和教研的实效性,从而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当前教学教研中出现的问题
(一)对教材的深度和广度把握不准确
教材体系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新课标的宽泛性也让教师不知道如何去解读新课标和如何去处理教材,一些教师没有办法转变自己的教学习惯,仍然抱着 “教教材”的态度,传统的教材知识结构也让学生不知道如何去进行深度和广度的把握,做了很多的无用功。
(二)初高衔接中出现了断层
当前的中考制度认为地理是一门副科,不会被重视,这就使初中地理知识形成缺口,导致它和高中地理知识无法衔接,学生听课就像是听天书一样。
(三)设置了太多的无效活动
使用活动的教学形式,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读图和析图技能、信息提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是每一个知识点都用活动的形式呈现,就会占用学生很多的课堂时间,这个时候如果再设计一些学生自主学习的小组活动,就无法在规定的课时里面完成相应的任务,而且一些学校的办学条件,也不能够支持活动的有效开展,最终使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降低。
(四)探究过程形式化
合作探究作为一个高效课堂的内容之一,可以大大的提高教学的质量。但是在具体的课程当中,一些教师就是为了探究而进行探究,没有进行师生合作和生生合作,也没有没有针对性的开展课程,导致学生无法进行深入的思考,失去探究的价值。
二、有效教学应该具备的品质
有效课堂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成长,也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需要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不能是某个方面或者科学的成长,因此教师不可以太过于高估自己学科的价值,也不能把自己的学科只放在自己的学科上面,而是应该体现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有效课堂不仅仅要体现教学的质量,也要求学生有时间的观念,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不能只是跟着感觉走,而是要把时间放在重要的内容上面。教学有效性不仅仅体现在教学内容多少上面,也体现在学习的过程上面。
三、增强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教研实效性的具体方法
(一)有效率的利用地理教材
地理教材的选择要更加具有针对性,顺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在高中阶段,教师和学生都更加注意高考成绩。所以地理教材的选择还是按照大纲的要求,对于比较薄弱的地方,地理教师也应该鼓励他们,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的教学活动细心的收集素材,增加知识储备。
(二)科学的进行教学活动
对于新课程教学,教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高中地理教师应该积极的去应对,找到科学的解决方法,首先要有针对性的开展没有被激活的问题,立足新课标的相关实质,确定高中地理学习的目标,这样才不至于在教学的过程中出现偏差,找不到教学的重难点,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在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发中,教师要适度的对内容进行删减和添加,也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课程的转变,提高其启发性和参与性,增强学生得到创新和实践能力。在学生进行活动的时候,教师要找到合适的机会去对学生点拨,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这样不管是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还是在探究的时候,学生都可以找到其中的关键点,引导学生向着深层次进行发展。在开展了活动之后,地理教师也应该积极的反思,这样才可以获得更加深度的理解,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写出更加优秀的教学设计。这样的几个过程之后,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可以提高。
(三)根据教材模块的特点,制定目标
在制订了三维目标之后,就可以进行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的目标也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所以只有制定更好的教学目标,才可以体现出教学的核心。因为新课标有着一定的宽泛性,也给学生和教师留下了足够的提升空间。高中地理教材里面的一些知识点,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学习情况,把新课标加入到地理知识的学习里面,在课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安排。教师要更好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组织合作探究活动,避免形式化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可以在具体的课程中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地理学习热情。所以在进行合作探究课程的时候,地理教师要更加注意问题的有效性,摆脱形式主义,及时的和学生进行互动,鼓励学生和学生之间多互动,还要有针对性的鼓励学生思考,提高地理新课程的教学效率。
(五)针对新课标的要求
对于学生的薄弱环节,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素材的收集,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首先要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不然就会偏离目标,找不到教学的重难点,其次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设计重点的问题,帮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环节巩固自己的认知。只有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才可以让学生更好的面对重难点,并在恰当的时机提出问题,增强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更好的抓住时机,进行知识的点拨,重视学生知识的迁移,这样才找到重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格广泛性。从不同的角度来安排教学活动,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去主动的学习,从而获得发展。并且可以在认知的基础上面,获得进步和成长。教师还要更好的进行教学反思,在完成教学后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坚持写反思,记录自己的理解和困惑,把重点放在教学内容上面,更好的设计教学过程。这样不仅仅可以提高教学的目标,也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要更好的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活动,努力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有针对性的利用教材的内容,科学的进行教学活动,并根据模块的特点,来制定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活动,提高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米玛次仁.浅谈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教研的实效性[J].中等教育,2017(10).
[2] 鄂傲君.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开展课题研究[J].中等教育,2018(2).
[3] 肖威.浅谈环保教育与高中地理新课程的结合[J].中等教育,2013(7).
[4] 孙维斌.基于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中等教育,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