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育金融类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研究

2019-10-21高小红闫洪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37期
关键词:金融专业应用型

高小红 闫洪

【摘 要】金融职业教育体系囊括了金融行业的各个方面,亟需进一步的优化课程设计、提升学生的实训技能等。不同企业对于学生的操作技能要求存在较大的差异,职业学院金融专业缺乏综合素质的培养,课程安排不合理,传统的理论课程教育仍以课堂教师为主,无法形成综合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培训体系。论文提出了优化金融课程体系、优化应用型、技能型教师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等意见,提升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学生质量等。

【关键词】金融专业;课程安排;应用型

在金融领域中,金融职业教育体系培养了很多的优秀人才提供给金融行业,促进金融行业的发展和繁荣。金融职业教育体系包含了证券管理、金融服务、经济管理等专业,囊括了金融行业的各个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人才供给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的飞快发展,市场对操作型人才以及经济管理型人才的需求和要求越来越高,对我国金融体系改革、体系更新等有了更高的需求,亟需进一步的优化课程设计、提升学生的实训技能等。

一、金融类专业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职业学院当前对于金融职业市场不明确,不明确金融职业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注重学生单方面技能的培养,缺乏综合素质的培养。职业学院金融专业类毕业生主要就职于各类理财企业、金融服务部门、资产管理、银行等,这些不同企业对于学生的操作技能要求存在较大的差异,通常都会在岗前进行实训培养。职业学院金融专业要以综合型人才培養为目标,提升学生金融各个领域的知识储备,并根据学生个人兴趣爱好,加强某个领域的专业技能,以此来适应金融市场的人才需求。

职业学校的金融职业化教育目标在于提供给市场综合素质较高的职业技能人才,因此在学校金融课程设计上要有特色,满足市场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此外金融职业产业升级要构建知识体系,并反馈给职业学校一些企业经验,这就促进两者之间的相互提升。但当前职业学校的大部分金融专业仍是对接本科教学内容,本科教学内容注重理论,在实践和实训方面的课时和内容都比较少。理论课时过多,职业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实践课程较少,课程安排不合理,和高学历的本科以上院校学生无法形成竞争力,这就会导致学生专业就业率较低,学生很容易产生较大的消极心理,无法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金融专业是理论较强的专业,传统的理论课程教育仍以课堂教师为主,无法形成综合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培训体系。职业学校由于资金缺乏,无法投入配置实训相关的环境,无法较好的支撑实训内容,即使部分学校有实训课程,实训课程也无法有效的培养学生实操能力,也无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职业学校的教师结构要突出金融行业特色。职业学校师资结构在配置过程中要注重工作经验和学历相结合,不以学历作为招聘标准。当前高校招聘管理过程中,职业学校教师主要注重高学历的人才,因此很多职业学校招聘教师规章制度时,会注重应聘人才的个人学历,越高学历的人才越容易入职,由此很多职业学校的教师都具备硕士学位,而相对应的专业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可以以专业资格证或职称对应,很多学校对于工作经验的要求都很少或基本没有。无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无法传授给学生真正的企业金融实操,这就会制约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和培养,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职业学校毕业生综合素质较差,个人专业实操技能不过关。

二、金融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思考

(1)优化金融课程体系

职业学校的金融课程体系改革要以学生职业化为根本出发点,金融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为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技能型金融人才,满足市场金融需求。职业学校的金融职业课程课程体系的改革可以从以下方面实现:

职业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生的主要领域为证券、保险、资产管理、银行等,这些行业所设计的专业知识差异性较大,但一般性金融业务则大部分一致,因此职业学校的职业金融毕业生要具备基础金融问题和技术解决能力。职业学校的金融专业课程在设计过程中要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使得毕业生毕业后就可以直接找到对口的工作。

职业学校的金融课程体系改革要以学生职业化为根本出发点,金融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为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技能型金融人才,满足市场金融需求。职业学校的金融职业课程课程体系的改革可以从以下方面实现:

职业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生的主要领域为证券、保险、资产管理、银行等,这些行业所设计的专业知识差异性较大,但一般性金融业务则大部分一致,因此职业学校的职业金融毕业生要具备基础金融问题和技术解决能力。职业学校的金融专业课程在设计过程中要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使得毕业生毕业后就可以直接找到对口的工作。

学校要充分调查金融市场需求,及时更新和开设对口的金融服务专业。金融职业教育主要任务在于提供高素质优质金融人才给市场,因此学校要充分了解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和理论需求。职业学校的金融类专业要以企业供给需求为导向,根据企业市场的变化及时的修改、优化课程内容,此外还可以定期邀请企业优秀人才来提升学生对就业市场的了解,进而促进其自身的内在积极性的提升。

(2)优化应用型、技能型教师结构

金融行业对于实战和理论知识同时都注重,本科金融教育专业更加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以理论为主,阐述金融知识框架以及发展趋势等,相对会忽视学生实训、操作能力方面培养。职业学校的金融专业直接面向就业市场,因此在招聘过程中要选择企业经验丰富、工作时间较多的求职者,构建一只经济丰富、职业技能强的教师人才梯队。在日常授课过程中,通过案例结合理论教授学生,注重学生理论知识教授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学校要显著的提升教师的个人专业技能,深入了解企业运转制度和周期,这是由于金融行业企业管理模式变化更新较快,对于金融员工的要求也是日益变化,职业学校要鼓励授课教师到企业中感受市场的变化,提升自我金融知识,掌控最新的行业变化趋势,这就不仅可以促进自我意识的提升,在授课过程中也能够显著提升教学水平。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学生实践能力

金融行业中对于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因此这就需要充分结合学校教育和学生实践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综合素质人才。职业学校的培养模式中学生实训、培训、实践等都安排在最后一个学年或学期,完成学生实训报告后,接下来则是实习报告、毕业论文的撰写,最后毕业。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分割了实践和理论,无法高校的促进学生个人知识以及应用实践能力。职业学校要尽可能的营造学生实训、理论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环境,鼓励学生去企业实习工作后,在继续在学校进行学习。学生在工作后清楚自身的缺陷,再次学习后就可以针对性的学习,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弥补学校教育在个性化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

三、结束语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速度较慢,金融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以市场变化为导向,促进职业学校的发展,改善职业学校就业率低、就业质量不高等问题现状。在职业学校的金融教育行业中不断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师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对市场的掌控能力,突出学生实践能力,优化金融课程体系,促进学生自我意识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许宜湛. 高职教育金融类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向[J]. 金融经济,2016(06):142-143.

[2]张国强. 高职金融类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思考[J].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1(04):32-35.

[3]王辉,杨艳. 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特色发展路径探析——以保险职业学院为例[J]. 职业技术,2019,18(08):5-7+24.

[4]许捷,李玉菲. 新时代金融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J]. 职业技术教育,2019,40(20):20-24.

[5]沈陆娟. 高职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耦合策略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6):72-80.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学)

猜你喜欢

金融专业应用型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应用型高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模拟银行实训平台的发展探究
互联网时代独立学院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优化研究
新常态下高职金融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研究
金融专业对学生就业前景的分析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案例分析法在金融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