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噪声职业病的危害分析与相应预防措施探析

2019-10-21蔡学敏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37期

蔡学敏

【摘 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为了了解工作场所噪声对人体产生的危害,针对噪声危害应如何选择防噪声个体防护用品,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现场工作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得出长期接触高噪声会引起人体听力受损,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永久性听力损伤。可以通过减少接噪时间或佩戴防噪声防护用品(耳塞、耳罩等)来避免听力损伤。

【关键词】噪声职业病;危害分析;相应预防措施探析

引言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和城市建设与交通的快速发展,噪声已成为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最常见的危害因素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近年来,对噪声职业病工人的各种危害进行了越来越多的研究,相关部门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标准。并继续在生产中实施噪声控制措施,以预防和控制噪声职业病对员工的影响。该文探讨噪声的职业危害,并分析相应的生产预防措施。

1噪声对从业人员听力的危害

TTS变化的幅度与所接触到的噪音强度的高低、作用时间以及频谱特性都有着莫大的关联。经研究发现,在接触中等强度的噪声,也就是声压级在80~105dB而不超过8h,TTS会随着声级与接触时间的逐渐增加而呈现线形递增。值得注意的是,TTS其本身所产生的声压级有一个下限,当声压级低于70dB时,无论在此噪声环境下接触噪声多长时间也不会出现TTS现象。波动性或者间断性噪声引发的TTS的变化一般都相对复杂些。TTS在离开噪声环境后,在最开始的2~3h即可以恢复绝大部分,在接下来的16h便可以完全恢复。若未能恢复,第二天却又继续接触噪声,日复一日,便会发展成为不可恢复的听阈位移,这是一种病态发展,因此我们将这种听觉疲劳看作为听力损害的一种危险信号。如果在这种听觉疲劳的基础之上继续长期的接触强噪声,这便会直接导致听力在损害后无从恢复,即我们所说的永久性听阈位移(PTS),这主要是因为耳内的感音器官在强噪声的刺激之下,由其本身的功能性改变发展成为退行性器质性病变,也就是俗称的噪声性耳聋或听力损伤。

2噪声职业病的预防措施

2.1噪声来源预防

在现代工业中,建筑和运输,阻尼和消声装置可以减少固体发声体的振动,取代传统的高噪声设备;同时,还可以通过改变噪声源运动的方式来改善生产过程,并尽量避免在同一时间和同一地点使用各种噪声发生机械,从而使机械工作时的噪声降低;另外,还可以对噪声的传播途径进行干预,目前较为有效的干预措施以合理布局设备为主,将噪声污染较为严重的机器设备进行单独放置,并用墙体将其与其他区域进行隔离;同时,也可以将噪声较大的各型冲压机根据型号不同分开布置,将高噪声设备与低噪声设备分开放置,避免彼此之间相互干扰,也可以阻断噪声的传播。

2.2噪声防护

除了在声源以及噪声传播途径处降低噪声,我们还可以从受音者的受音器官处进一步降低,比如让长期处于噪音环境的工作人员佩戴耳塞、耳罩、护耳器等。这种方法经济、简单又环保,因此,努力提高自身佩戴的护耳器的舒适度就是我们目前所关注的重点之一。首先是舒适性。提高耳塞的舒适性,可以有效提高工人在噪声环境工作下的积极性。我们不仅要结合人耳具体情况科学设计耳塞,同时还要加大对耳塞使用者的使用培训,使其正确掌握耳塞的佩戴方法。其次是要有针对性地选择耳塞。不同耳塞的衰减值各不相同,我们要根据噪声频谱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耳塞,这样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要经常清洁、换洗耳塞,使其保持干净整洁。对于比较容易脏的泡沫耳塞,我们可以在使用了1~2周之后进行更换;对于非泡沫的耳塞,一般可在使用了1季度之后及时进行更换清洗。这样不仅卫生还可以有效提高噪声防御效果。

2.3完善管理制度

对于有噪声危害的企业要拥有个人防护设备管理系统,为有职业危害的员工提供个人防护设备。所发布的人体防护设备的类型和数量要根据员工的职位确定,并有明确的使用规则。企业所拥有的防护设备必须符合GB/T11651-2008“个人防护装备选型规范”的有关要求,根据相关要求,企业有责任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人员配备合格、安全的个人防护用品,配备的种类、更换的周期、以及个人防护用品性能与管理都要符合相关的要求;工作所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均有其各自的更换周期,同时,当个人防护用品出现破损、丢失等情况时要主动向企业申请更换。

2.4其他

①合理安排調度系统和工作时间表,避免工人长期接触噪声环境,减少接触噪声,注意加强营养,增强人体对噪声的抵抗力。②组织工人定期进行相关的体检和健康培训,让工人认识到噪声污染的危害,能够意识到主动保护听力的必要性。③企业要有完备的噪声污染评价体系,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噪声测定,并对员工的噪声暴露以及相应的保护措施效果进行评估。④制定听力保护计划,保证计划的落实,其中工程措施降噪是最优先采取的防控手段之一,具体的措施以建造的墙体、门窗等符合隔声、吸声的要求;根据作业岗位的噪声强度并结合护耳器产品的降噪系数(SNR)为作业人员发放防噪个人防护用品,如声耳塞或耳罩等;对工作场所的听力测试和职业病危害定期监测,实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三早”目的。

结语

高强度或过度的噪声危害人们的机体,是指生产过程中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并导致其出现各种疾病的物理有害因素。噪声容易使人产生不良情绪,如烦躁、焦虑、心情烦闷、情绪低落等,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谈话和交流,甚至正常生活,损害人体健康或引起职业病,会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消化系统等多方面造成影响。针对不同生产工艺,所产生的噪音声源各异,相关设计部门要与生产工艺密切配合,对噪声产生的方式、区域、频率进行细致研究,并与生产噪声治理设备的专业企业密切合作,采用高效的噪声治理技术,完成合理的工业设计,才能取得理想的噪声治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S].北京:北京法律出版社,2017.

[2]徐禄文.户外变电站噪声预测及优化控制设计[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3,33(01):152-156.

[3]张晓璐,王蕾,郭坚.变电站噪声超标影响及治理控制措施[J].现代建筑电气,2016,7(12):47-52.

(作者单位: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检测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