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钢琴陪练在幼儿钢琴学习中的作用

2019-10-21范晶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0期
关键词:琴童陪练学琴

一、“陪”是一种艺术

“陪练”这个名词在近些年来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继汽车陪练,跆拳道陪练,散打陪练,英语口语陪练等之后,又出现了钢琴陪练这个行业。钢琴陪练在儿童学习钢琴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然而,钢琴陪练并不像其字面理解那么简单,这里面的技术含量是尤为巨大的,极有可能,有朝一日,出现一个“钢琴陪练”学说。

(一)钢琴陪练出现的原因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学习钢琴的优越性,钢琴已经成为了一门越来越大众化的乐器,学琴儿童人数也在不断激增。但由于大部分家长缺乏钢琴教育基础知识,无法准确的指导和监督儿童练琴,因此钢琴陪练应运而生。在众多琴行或艺术培训中心都增加了钢琴陪练这一职业,经过多年发展,这一职业已逐步走入正轨,越来越规范化、模式化。钢琴陪练已发展成一种新兴的钢琴教育模式。

(二)钢琴陪练的作用及意义

钢琴教育由于教师教学能力及侧重点的不同,教学分工也越来越细化,陪练已逐步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不仅提高主课教学质量,减轻琴童家长的陪学压力,还能有效地改善学习方法,帮助琴童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的同时培养琴童的自主学习能力。

钢琴陪练教师不同于专业的钢琴教师,而是在钢琴教师和学琴孩童之间起着一个桥梁的作用。陪练教师的关键在于其辅助性,帮助琴童们及时消化专业钢琴老师教授的知识,将专业钢琴老师在课堂上教授于孩子的内容在陪练的过程中进行系统化、具体化的梳理[1] 。因为幼儿琴童在专业课后自己练琴的过程中,由于学龄前儿童年龄的局限性,课后独自练琴时难以保持良好的弹琴习惯,也不容易抓住专业老师上课时教导的重点。这个时候,称职的钢琴陪练老师是专业钢琴授课老师的得力助手,两者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最佳拍档”,这样,钢琴陪练就变成了专业钢琴老师的有力助手,陪练老师通过与专业钢琴老师密切的沟通与联系了解每个琴童的不同情况,上课时有针对性、有重点的解决不同孩子的不同问题,以保证琴童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突飞猛进的进步。

二、教师要懂“陪”,会“陪”

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成功等于艰苦的劳动加正确的方法”。方法不对,努力白费。孩子年龄小,不可能自己去思考练琴的方法,只有靠教师不断的去引导,钢琴学习更是条漫漫长路,除了少数对钢琴有天生兴趣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父母让孩子学。因此,陪练老师应该在课堂上通过合适的方法培养起琴童的学琴兴趣,让孩子在漫长的钢琴学习过程中坚持下来,并让孩子健康快乐的学好钢琴。

(一)激发儿童的练琴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幼儿钢琴学童来说,他们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不高,只有让他们喜欢钢琴这个大家伙,喜欢上你的钢琴课,他们才有可能在漫长的钢琴学习途中坚持下来。那怎样才能让琴童对钢琴产生兴趣这是钢琴陪练首先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生动形象不失趣味的教学语言是必不可少的,幼儿钢琴学童的心理及生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对生动形象的、能联系到他们生活中实际场景的讲解容易接受和吸收,因此陪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使讲解变得更加形象生动有趣。那么陪练教师就必不可少的还要学习一些儿童心理学知识,上课时用他们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使他们在愉悦的玩耍中学到知识,产生兴趣。例如:幼儿天生好动这是他们的特性,所以在每次练琴前,可以弹一两首他会唱的儿歌,让孩子伴着音乐节奏唱一唱跳一跳,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同时又可培养音乐感觉;又如:学龄前琴童的注意力只有15-25分钟,因此陪练老师要抓住这个黄金时间把重点要练习作业的优先完成,之后的时间,我们可以与琴童如用比赛“钢琴接龙”的方式老师先弹前面一部分学生接剩余部分,并在结束后让学生与老师互相评价,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专心的观察老师的弹奏,同时待老师提出学生的不足时,学生也能欣然接受。陪练老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发明各种各样的的小方法使琴童在枯燥的练习中感到新鲜有趣。

(二)鼓励式的陪练

陪练教师要认识到,学习钢琴是一个异常艰苦的过程,不仅需要手脚并用地弹好钢琴,还有技术技巧的融入。在实践教学中,了解到许多学生家长他们以前也学习过钢琴,可是在这个艰苦且漫长的学琴之路中放弃了,因此也担心自己的孩子不能坚持下来。我们可以看出钢琴学习绝非易事,更何况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幼儿琴童。因此在陪练过程中,陪练老师要有充分的耐心与热情,当孩子们失败和错误时,要少批评多鼓励,用充满爱心与耐心的语言一步步引导孩子改正错误走向成功。在适当的时候给孩子鼓励,可以得到比斥责、批评更好的效果。

对于孩子来说,在他反复失败或者练琴不顺时不恰当地批评往往会造成一种逆反及自卑心理,使琴童丧失信心甚至不愿意练琴,而鼓励则可使孩子增强信心、克服困难从而获得成就感对钢琴的兴趣更浓厚。因此哪怕是儿童学习钢琴中取得了微小的进步,老师也要充分且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当然凡事都讲究一个度,鼓励的尺度要与学生付出的努力成正比,如果学生付出非常多的努力并且做得很好,但教师的鼓励却没达到孩子内心的期望值,孩子就会觉得教师的鼓励很“贬值”,认为自己付出那么多的努力却没有得到内心期望的评价而觉得自己很委屈,这样当然就取不到鼓励的作用;相反如果孩子没有怎么努力,教师的表扬又过于夸大,那孩子自然就会觉得学习钢琴不需要怎么努力,这样就会培养孩子的惰性,对孩子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同样取不到良好的作用。

总而言之,在孩子学习钢琴的过程中我们提倡以鼓励为主,教师们一定要充分重视鼓励对学琴兴趣的激励作用。其次,鼓励或惩罚能否得到良好的效果并取到积极的作用,就要看教师是否能以合理的方式做到及时、明确、把握好分寸了。

(三)对孩子多一份耐心

教师陪练时绝大多数时候对待孩子是耐心的,但是在孩子多次出现错误而又屡教不改的时候,就会开始失去耐心。孩子学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要急于要求孩子很快的取得成绩,教师要明白没有哪一个孩子愿意去弹错。教师要了解钢琴学习的复杂性,对孩子多一份理解与宽容,多一份耐心。当然不排除有时候孩子故意跟教师作对的情况,但是这种情况发生时,教师更不能用比以前更严厉的方法去制服孩子,而是要反省自己的教学策略,认清楚钢琴学习的困难性,这样控制自己的情绪就会容易得多。以上这些虽然要做到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是这样做的教师起到了一个很好的陪练作用,付出这种努力也是值得的,因为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保持对钢琴学习的兴趣。

结 论

钢琴学习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要认清自己在琴童学琴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地位,要有策略的让琴童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对钢琴的兴趣,让他们始终保持一种努力的学习状态,并通过良好的策略不断培养学琴儿童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孩子达到应有的学习成效。“陪”是为了“不陪”,钢琴陪练老师最终的目标是在陪练过程中帮助孩子培养起学琴兴趣并建立起正确的学琴习惯以及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需要了解自己在孩子学琴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正确分析认识孩子各方面的需要和能力,给孩子确立科学合理的目标,注重自己在辅导孩子学习中的方式和方法,使孩子少走弯路。以孩子快乐学琴为出发点,以鼓励与赞许为主要策略,让孩子在漫长的钢琴学习过程走得健康、轻松而快乐。

作者简介:

范晶(1995.4)女,漢族,湖南省长沙市人,湖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方向:音乐学。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猜你喜欢

琴童陪练学琴
孔子学琴
比第3门将更苦B
琴童风采
特殊陪练
琴童风采
怎么看待爸妈当陪练
炀炀的“三心二意”学琴路
琴童风采
琴童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