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是弱势群体的精神家园

2019-10-21张云莉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0期
关键词:阅读服务弱势群体图书馆

张云莉

摘要:弱势群体是一个值得社会关注的一个特殊群体。这里分析了弱势群体的概念以及服务的意义、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性及应承担的社会职责,探讨了图书馆为特殊群体服务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图书馆;弱势群体;阅读服务

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根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弱势群体的产生及存在对社会的稳定、发展有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全面扶持、提升弱势群体是和谐社会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这一问题,也是值得社会关注的现实问题。图书馆是社会文化力的核心,拥有较全面、完备的信息资源、先进的服务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措施。公共图书馆是公益性的文化教育机构,具有保存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播知识信息、提供休闲娱乐等方面的职能。利用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职能,对弱势群体进行知识援助和信息援助,消除他们与常人之间的知识鸿沟,使其增强生存能力获得一技之长,成了公共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职责。如何认识与对待弱势群体问题,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从对弱势群体服务理念的角度看,尊重、理解、保护、支持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援助是文明社会应尽的社会责任,要维护他们做人的尊严,把图书馆建设成为弱势群体的精神家园。

一、弱势群体的概念及现状

弱势群体又叫脆弱群體。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范围十分广泛。一般意义上讲,弱势群体是指由于某些生理方面障碍以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包括残疾人、老年人、少年儿童、长期病患者、边远地区贫困人口、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及城镇低收入人群等。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研究报告《走向更加公正的社会》中统计,中国弱势群体规模大约有1.4—1.8亿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1﹪—14﹪。在我国对于这样巨大的一个群体,提高他们的文化程度,增强他们的信心,对于社会的稳定有着重大意义。

二、公共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的意义

在现阶段,对于弱势群体的物质、经济救助越来越多,却很少有人关注他们的精神需求。据2001年城市事业状况统计,在全国7000万产业工人中,初级工人占60﹪,中级工人占35﹪,而高级工人和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明显不足,大量失业和待业人员中,主要是低技能和无技能者。国家统计局对数据的抽样调查显示,在农村,劳动文化程度与家庭人均收入的高低关系密切。文盲与半文盲劳动的贫困发生率高达21.3﹪,而中专及以上学历贫困发生率只有7﹪- 8﹪。关注弱势群体是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整个社会充满活力的需要,是维护社会稳定有序的需要,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需要。

三、为弱势群体服务是社会的责任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在社会中弱势群体的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弱势群体的队伍越来越庞大,是一个结构复杂、分布广泛的群体,他们的存在与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不相称,转变弱势群体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社会各界给予了广泛关注,和谐社会呼唤图书馆对弱势群体服务,提高其文化素质和信息获取能力,增强其参与就业和再就业的能力,也可预防和减少道德问题及犯罪的发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这也是图书馆为构建和谐社会理应做出的贡献。如2014年4月黑龙江省利用邪教活动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从多名委托人手中分别收取了10000元、15000元、4000元等不等的代理费,多次纠集“法轮功”邪教组织人员在建三江等地聚众扰乱社会秩序。这些不法分子利用人们的无知,骗去人民的钱财。从而达到他们非法占有的目的,达到了不劳而获的目的。如2014年6月1日震惊全国的凶案邪教“全能神”的成员;据警方调查,河北籍犯罪嫌疑人张立冬(男,无业)、其长女张某(无业)、次女张某(无业)、儿子张某(辍学)、河北籍的张某某(女,无业)、山东籍的吕某某(女,无业)6人组成了邪教“全能神”。由于他们是无业人员,聚集在一起破坏社会的安定团结。为构建我们的和谐社会带来了不利的因素,拯救这个群体,是社会的责任,更是图书馆的义务。

四、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的具体措施

(1)公共图书馆要建立专门的分馆为下岗工人学习一技之长

在我国的现阶段,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和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许多企业职工因不适应岗位的需要或因企业破产倒闭而失去工作,成为下岗职工。而成为下岗工人的原因,有主观和客观的原因,他们的思想也在发生着变革。对于制度的不满,对于社会的不满也占据他们的脑海。这些人长期脱离了原单位,很少接受组织的教育和参加政治学习活动,他们的空闲时间多,但经济困难,想再就业一时难以如愿,想参加一些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又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精神需求难以满足,思想迷惘,精神空虚,因而一些不健康、消极、腐朽的思想(如损人利己、好逸恶劳、投机取巧的心理)易于侵入他们的头脑,给社会的不安定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对于以上这种现状,图书馆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图书馆应当负起责任,为他们着想,为他们考虑。把他们变成服务社会的新生力量,让他们更好的为社会服务。我们要采取以下的措施帮助他们;首先要做好宣传的力度,要求他们进入图书馆。在做宣传的同时,我们要找米下锅,不能守株待兔。与居委会、社区联系,了解他们的状况。建立信息档案,把他们请进去。其次是为他们做好思想教育,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在某些服务项目上可以给予一些特殊的照顾,利用多种方法来满足他们的需求,达到学习的目的。再次,帮助他们联系二次上岗的机会,让他们感到没有焦虑感,失落感,给予人文的关怀。图书馆通过努力要做到,我们决不放弃,一定要千方百计地去干,而且要干好,干成功。最后让他们达到“要我学” 变成“我要学”的目的。只有这样,图书馆为下岗职工服务的工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图书馆的社会影响才会扩大,图书馆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才会相应得到提高。才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2)创设“爱”的空间,让孩子徜徉书海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刚出升的太阳,他们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古人曰;“少年强则国强”的佳句。由此可见,对于少年儿童的教育尤为重要。在信息、知识蓬勃发展的今天,随着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式越来越多。正确的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是社会的重要职责。也是我们图书馆不可推卸的责任,图书馆作为儿童的第二课堂,我们要帮助他们正确的看待是与非。在洁白的纸张上留下完美的图案,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世界观价值和人生观。公共图书馆要为儿童提供一个设备齐全和服务优良的学习场所,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在新的形势下,公共图书馆要以儿童为上,尽力的满足他们的需求,更好地为小读者服务,我们要让孩子们感受到图书馆的浓浓的读书氛围,让他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同时提高孩子们阅读图书,获取知识的兴趣。

(3)建设"夕阳红"书屋,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随着我國老龄化趋势的日益加剧,老年工作日益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迈入老年的人口数量也很大,民政部和全国老龄办等部门发布了统计数字,截止2012年底,全国老年人口已经增至1.94亿,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2亿,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4.8%。因此我国不仅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指标超出了国际上的共识,老龄化比较突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指出,公共图书馆是地区的信息中心,它向每个人提供各种知识和信息,它也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老年人的学习更为重要,提高他们的思想意识和思想境界,让他们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用,通过他们在图书馆的各种文化活动可以消除他们的失落感,焦虑感和孤独感,丰富他们的晚年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为构建我们的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和贡献。老年人在学习时,应为他们提供方便,给他们提供笔和纸以及老年人所能用到的东西,还可以从老年人的特点,爱好出发,为老年读者设立专架,还可以利用自身的优越条件和设施,开办老年书法,绘画等讲座,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在服务方式上,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老年人有不同的对待方式,对娱乐型的老年读者,要尽量提供方便,欢迎他们的到来,对学习研究型的老年读者我们尽力帮他们找出所需要的材料,对实际应用型的老年读者态度要和蔼,解答要详细,让他们满意而归。我们要尽量做到让老年读者来我们这有很大的收获,让他们获得更多的愉悦感,让他们喜欢上我们这里。

(4)增设设施,让残病人享受读书的快乐

2007年5月28日,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发布第二次全国残疾人调查公报,我国共有8300多万残疾人,涉及2.6亿家庭人口,他们中的一些人存在着生存问题,给家庭带来一些负担,他们接受教育的机会也少,文化水平低,在社会上处于弱势,这些人全由国家来抚养也是不现实的,只能给予他们特殊的帮助与照顾。比如为盲人提供盲文出版物和收听有声资料的设备;为弱视者提供放大阅读器和大字本图书;为他们个别或集体提供朗读服务;为聋哑人配备懂手语的工作人员,提供手语读物;为不便到馆的残疾人送书上门;利用流动图书车把图书直接送到残疾人生活和工作的地点等。为了更好的为残疾人服务,我们可以提供必要的条件保证,提供残疾人特殊需要的设施(自动门,专用电梯等)和设备(放大阅读器,音像录放设备等)。我们会努力做好为残疾人服务的工作。

为弱势群体服务既是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责任,也是其服务方式之一。其人文关怀意义深远,关系到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也是图书馆的社会责任,是广大图书馆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所以我们应对现有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的实践经验加以总结,发挥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优势,为扶助,服务弱势群体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以崇高的使命感继续把这项充满爱心的工作做的更好。

参考文献:

[1] 王爽.面向弱势群体的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38(05):25-26.

[2] 刘倩倩.关于公共图书馆为青少年弱势群体服务的思考[J].智库时代,2018(26):87-88.

(作者单位:延安市图书馆)

猜你喜欢

阅读服务弱势群体图书馆
图书馆
新媒体时代图书馆阅读服务
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法价值分析
论弱势群体保护之法律保障机制的建立
网络竞争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服务创新模式分析
民粹风下,台军成岛内“弱势群体”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