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在急诊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9-10-21王园园
王园园
摘要: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在急诊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期间在急诊抢救的患者120例,根据平均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对比两组的患者死亡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13.3%高于观察组3.3%,护理满意度85.0%低于观察组96.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急诊中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本院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采用。
关键词:急诊急救;死亡率;护理满意度
急诊是急症病人最集中、病情最复杂、病情最严重的科室,需要医护人员快速有效的对急症患者进行抢救[1]。急症患者入院前急救是否及时、诊断是否准确、护理措施是否得力等均会影响到患者的安危。整体护理能够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给予患者及时的救治,大大减少了患者的死亡率,降低患者的伤残率,把危险系数降低,挽救一条生命,成全一个家庭[2]。整体护理的采用在急症急救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因此,本院选取120例急症患者,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进行观察,结果较为满意,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期间在急诊抢救的患者120例,根据平均分配原则进行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为18~65岁,平均年龄为(40.2±3.5)岁。观察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为20~69岁,平均年龄为(43.1±3.2)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迅速分析患者病情,进行分诊抢救,监测患者病情,做好记录,有情况及时联系主治医生。
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①护理人员对收治的急症患者,快速的观察生命体征,了解具体状况分析病因。②护理人员要保证患者的呼吸顺畅,对呼吸困难的患者及时给氧。③护理人员对有外伤的患者,要及时处理伤口,以免再次感染。④患者如果有意识,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宽慰患者,降低患者焦虑紧张的心情,积极配合抢救。⑤护理人员要与医护人员做好交接,帮助医护人员进行准确的抢救措施,减少患者的抢救时间。⑥抢救后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监测生命体征,如发生紧急情况快速进行抢救。⑦护理人员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全程陪护急症患者,要有耐心与其沟通,消除患者及家属的疑虑,直到患者康复出院。
1.3疗效判定
护理满意度评定标准:满分100分,非常满意>90分,满意60―90分,不满意<6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急救患者的死亡率=抢救失败/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A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死亡率
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3.讨论
急诊急救是在突发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紧急的抢救。急诊急救保证了患者在突然的情况下发病或是意外伤害时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治疗,缓解疼痛,甚至挽回生命[3]。抢救前对收治急症患者进行护理的环节很重要,所以急诊急救中整体护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急诊收治的患者病情复杂多样,情况紧急,是医院中最容易产生医患纠纷[4]。因此,快速、准确、全面的护理及抢救,大大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减少了医患纠纷。
本次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这说明在急诊急救中采用整体护理效果顯著,减少患者的抢救时间,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临床应广泛采用。
参考文献:
[1]黄秀娟.整体护理在急诊急救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18,31(3):188-189.
[2]杜会勇.整体护理在急诊急救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5):144-146.
[3]苏丹.整体护理干预用于急诊急救护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8):265-265,266.
[4]姚美华,刘莉,宋露莎等.整体护理在急诊急救护理工作中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51):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