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2019-10-21王东杰
王东杰
摘要 青年亚文化是反映青年群体独特认知的文化形态,这一独特的文化形态大多由居于边缘地位的青年人创造出来,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中的最活跃分子,自然对青年亚文化极力热捧。青年亚文化在大学生身上主要呈现为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怪异的审美旨趣、个性化的消费行为,它导致大学生价值观扭曲、消费观异化、责任意识淡薄,可通过强化自我引领、加强教育引导、净化网络环境等方式引导大学生合理看待青年亚文化。
关键词 文化;青年亚文化;大学生
当今时代,多元文化并存,不同文化间既存在交流、交融,也存在交锋,扰乱了青年人价值观的形成。青年亚文化是反映青年群体独特认知的文化形态,这一独特的文化形态大多由居于边缘地位的青年人创造出来,表达青年人的利益诉求,与成年人的文化观念存在某种程度的冲突,甚至试图抗拒成年人对其施加的约束力。青年人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青年亚文化虽然影响群体有限,但对社会主文化的冲击力却是很大的。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中的最活跃分子,自然对青年亚文化极力热捧,因此,引导他们增强文化辨别力极为必要。
一、青年亚文化在大学生身上主要的呈现形式
(一)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
网民创造的网络语言往往综合了文字、字母、图片、拼音、符号等多种元素,以怪异、诙谐、另类的形式呈现出来,各种荒诞不经的表达形式却恰恰契合大学生的心理认知,所以,一经大学生掌握,便能借助网络的力量迅速扩大,渗透人其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年来,微信、QQ、MOMO等各类社交平台上充斥着各种网络流行语,大学生通过这些独特的网络语言满足社交需求。总体而言,当前流行的主要有以大写字母组合表达独特含义的网络语言,如BF、GF、PK、TMD等;通过数字表达谐音意义的网络语言,如1314、520等;热点事件催生的网络语言,如我爸是李刚、你妈喊你回家吃饭等;其他还有如白富美、白骨精、齐天大圣、灭绝师太、斗战胜佛、蓝瘦香菇等,所表达的意思与原本意思已发生很大差异。
(二)怪异的审美旨趣
在青年亚文化的影响下,大学生的审美观发生了很大变化。追求着装和发型的怪异,如衣服不伦不类的混搭、在衣服上印刷奇怪的标语或图案、牛仔裤上故意穿透几个破洞、染出五颜六色的头发、各种造型奇特的发型等,无不展现了大学生追求与众不同的心理状态,反映了孤立美、高冷美的情趣追求。恶搞是颠覆传统美的重要方式,不同于父辈严禁、严肃、内敛地表达方式,当代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娱乐化、诙谐化、个性化地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大学生通过恶搞,不仅表达出对传统的不懈,也试图对传统经典进行解构,甚至颠覆。恶搞文化对社会主文化表现出某种程度的不合作,甚至对抗性,表现了大学生独特的审美情趣。
(三)个性化的消费行为
消费行为的个性化,是青年亚文化在消费方面的显性表现。多数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资助,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消费能力,但在力所能及的消费能力下,他们仍表现出个性化的消费行为,以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与精神气质。在消费理念上,他们更注重取悦自己,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一些大学生之所以产生消费行为,可能完全是因为想与自己喜欢的明星实现同款而已,至于产品的性能、实用与否及是否有购买必要,基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小清新文化备受大学生宠爱,也在于它满足了大学生标榜自我、追求新颖的心理需求。为了满足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不少大学生不再遵守父辈量人为出的消费习惯,他们纷纷选择使用信用卡、网络等支付方式。
二、青年_哐文化对大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
(一)导致大学生价值观扭曲
青年亚文化传播的广泛性势必带来价值观的多元性,大学生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很容易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导致价值观扭曲。在网络的助推下,青年亚文化传播速度极快,大学生还没有对其进行客观判断、理性分析、深入思考的情况下已经深受影响,那些消极的文化因子也就不自觉地深深嵌入他们的头脑,形成错误的价值观。青年亚文化宣扬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负面价值,容易导致大学生产生金钱崇拜,把获得更多金钱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追求个人利益,快意享受生活。为了获得名利,一些大学生在网络上肆意乱发帖子、随意点评时事、故意展示丑陋,表现出明显的功利主义取向。即使有部分大学生对拜金主义等错误价值观嗤之以鼻,但也很难抵制物质享受带来的快感,不久即被同化。
(二)导致大学生消费观异化
如前所述,在青年亚文化的影响下,大学生的消费呈现极强的个性化趋势,但其消费结构是非均衡的。在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中,娱乐消费、人情消费、恋爱消费、符号消费、炫耀性消费占据相当大的比例,他们渴望通过多样化的消费形式提升个人生活品质,忽视了基本的生活消费、学习消费。一些大学生可以少吃饭、不购买学习用品,但不能控制物欲的享受,精神生活缺乏高层次追求;一些大学生为了凸显个性,获得他人的关注,便通过穿名牌、用高端奢侈品等外在形式展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一些大学生热衷于自拍,旅游、吃饭、购物、娱乐等无不展示在朋友圈,透视的是对无忧无虑消费的向往。
(三)导致大学生责任意识淡薄
在青年亚文化负面因素的影响下,一些大学生对网络恶搞缺乏正确的认知,在好奇、好玩儿心理的驱使下对传统文化、历史人物缺乏必要的敬畏,透视的是其网络责任意识的匮乏;对盲目消费、攀比消费、超前消费等情不自禁,甚至为了满足一时的消费欲望,恶意透支信用卡,不顾后果的进行网络借贷,表明他们对父母和社会的不负责任;一些大学生自我封闭,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很少与同学交流、交往,基本不参加学校或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缺乏合作能力,孤僻冷漠、孤芳自赏、孤家寡人,甚至对他们怀有敌视之意,但面对难题只会自怨自艾,缺乏应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也找不到人生奋斗的目标、方向、动力,表现出对自己的极端不负责任。
三、青年亚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应对策略
(一)强化自我引领
大学生要对自己有全面、正确、充分的认知,在内心深处明确自己的人生追求,為实现人生理想不懈奋斗。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遵循社会主流价值,尊重传统、尊重历史、尊重往圣先贤,不恶搞、不戏谑、不整蛊,保持心理健康与行为端正;克制消费欲望,正确看待金钱,坚决不以畸形消费的方式满足内心的虚荣,努力提高精神修养,远离物质诱惑;提升媒介素养,面对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善于分析、善于判断、善于识别,形成自动摒除不良信息的强大过滤能力,多从官方网站获取权威信息,让网络成为自己学习、生活、工作的强大助手,而不是被网络俘获,沉溺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走向颓废。
(二)加强教育引导
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子女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满足了家庭的不同需求,父母的消费习惯对子女金钱观的塑造产生很大作用,因此,父母要身体力行弘扬艰苦奋斗、克勤克俭的传统美德,引导子女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父母与子女要多交流、常沟通,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关注其精神成长。高校要重点培养大学生的理性思维、理性分析、理性判断能力,帮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辩证分析、客观评价事物,不人云亦云,不受制于人。运用大学德育课程平台.发挥好辅导员、班主任、德育课教师的作用,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净化校园环境,抵消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
(三)净化网络环境
青年亚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是互联网,良好的网络环境是确保青年亚文化健康传播的重要前提。互联网也是大学生了解社会的主要工具,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网络世界充斥着各不相同甚至根本对立的价值理念,大学生由于辨别能力较差,易受网络舆论的影响,因此,要加强舆论监管,消除错误舆论给大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网络虚拟性、隐蔽性的特征,导致虚假信息、色情信息、诈骗信息、错误信息充斥其中,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必须加强监管,净化大学生获取信息的网络土壤。网络运营商、各媒体平台也要加强行业自律,增强社会责任感,主动切断不良亚文化传播的源头,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清朗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