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变电站运维隐患危险点分析及防治

2019-10-21万锴李方杰陈玄清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防治措施

万锴 李方杰 陈玄清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能源的需求也在逐渐增长,因此,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就显得尤为重要。智能电网是电力的一种传输媒介,随着人们研究的不断深入,其规模和全面性都在增长,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当中的重要组成成分,技术含量也在提高。但是现在智能变电站在运行和维护过程中依然存在了很多问题,部分甚至具有很大的危险性。文章结合实际情况,对智能变电站运维情况里的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策略。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隐患危险;防治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的变电站势必会朝着智能化科学化的方向不断前进,因此,要想保障我国的变电站能够可持续的长久发展,就必须要对自身的运维管理水平进行不断的提升。要加强和巩固整个运维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通过在运维系统使用的过程中,融入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方式,来提升专业的技能,增强运维的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确保运维管理工作能够在智能变电站的发展过程中,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和作用,在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为整个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智能变电站的结构特点

智能变电站的结构主要包含了三个部分,分别是过程层、间隔层以及站控层,首先,对于过程层来说,在这一层中它主要是包含了一些智能的组附件以及智能的设备,从而对智能的终端进行合并单元,完成电站整个电能的分配和变换工作,从而保障电能能够得到及时的测量与传输,具有一定的监管和控制作用。其次,是间隔层,间隔层通常指的是继电保护装置以及测控装置等二次设备。在间隔层中,可以通过间隔作用的方式,来对一次设备的功能进行操作,从而实现远距离的输出和输入工作,保障智能传感器和控制通信器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最后,是站控层,在站控层中,它主要包含了自动化系统,站控系统,通信系统以及,对时等子系统,面对全站或是一个以上的一次设备的测量与监控工作的时候,就可以利用数据采集的方式,来实现相量采集,电能量的采集工作,从而对整体的信息提供一定的保护。

2智能变电站运维过程中的危险问题

2.1智能变电站设备运维过程中涉及的问题

智能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涉及到各种各样的设备样式,不同设备一般有着不同的运行状态,因而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按照有关标准规定,并参考实际运行模式来根据有关调度命令执行。在一些变压器和断路器之类的设备进行操作的时候,会对施工人员造成一定的危险。一般来说施工人员在实际操纵变压器的时候危险一般包括以下方面,首先是切合空载变压器的时候会产生操作过电压,这一过程会对变压器的绝缘功能造成损伤,与此同时变压器空载电压的持续上升也会给变压器整体带来损伤。断路器如果出现故障线路就会造成断路器整体故障。母线倒闸的时候也会出现一些危险问题,首先因为继电保护和一些的自动装置切换故障时会出现的误动现象,与此同时过负荷和一些拉刀闸也可能会带来一些危险问题。

2.2智能变电站设备检修时工作人员带来的危险

智能变电站实际检修的效率和质量也和工作人员的素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但是实际工作的时候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良莠不齐,在一些地方工作站当中工作人员没有很高的专业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面临一些事故和故障的时候都不具备清晰的思路解决方案。经过有关调查可以发现,大部分的工作站事故都是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这些情况都指出,必须要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不仅仅要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还需要加强有关的管理措施,提高员工心理素质。

3对智能变电站危险性的管理控制方法

3.1加强人才的培训力度

为了使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管理工作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我们就必须要加强智能变电站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要定期地开展人员的培训工作,从而为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专业化人才。首先,我们可以通过邀请专门的技术人员或是设备生产的厂家,来对自身的工作人员进行讲解和培训,也可以邀请一些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人员,来对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管理工作展开深入的讲解,从而使工作人员能够针对设备的特点以及功能进行深入的掌握,为设备日后的稳定运行奠定基础。其次,也可以通过派工作人员外出学习的方式,来加强和提升自身团队的素质修养,可以加强变电站和变电站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充分的交流自身的工作经验,也可以采取联调的方式,派遣一些工作经验较足,专业知识较强的员工,对设备的现场安装和调试进行验收,从而对设备的资料进行收集,开展更加规范的编制和学习,不断地为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培育出专业的运维人员,从而为整个智能变电站日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2完善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方法

认真落实巡查和维护过程并加以完善,这是每个管理人员的义务,做到这一点的同时也要尽量的保证二次直流设备的运维管理。对于一些继电保护装置在需要使用的时候,必需要得到有关管理人员的审核批准,如果在审核过程中发现危险点的存在就必须要立刻停止使用,并通报给有关的维修人员。压边二次回路不能出现短路现象,同时二次回路不能并联。在完成了整体检修工作之后,需要有关的负责任进行书面结论,同时负责人检查无误后确定其可以投入使用,出具材料证明之后方可开始运行。

3.3建设一体化的五防系统

第一,建设站控层面的防控系统。在监控系统实际建设的过程中,需明确站内层面的防控系统建设标准,掌握实时监控内容,并结合数据库系统与图形环境,创建一次设备的操作运行管理机制,在后台操作平台中,创建五防的管理模块,同时要实现数据交换与实时共享工作,提升管理工作效果。在防控系统建设中,需针对误差情况进行分析,建设关于断路器设备、接地开关设备与隔断开关设备的防控机制,明确具体的工作内容与要求,避免出现错误操作的现象。第二,间隔层的误差防控系统。在间隔层实际运行的过程中,需利用网络化的管理方式规避误差问题,建立遥信数据信息管理机制,通过过程层获取具体的信息,并提升遥信数据信息的管理水平。同时,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还要针对模拟量进行严格的分析,明确合并单元的实际运行要求与特点,并利用通信网络针对数据信息进行实时的传递与输送,确保间隔层设备运行数据信息的獲取效果,更好地判断数据情况,提升五防系统的建设与使用水平。第三,接地单元电气闭锁层面的防控系统。在建设接地单元电气封闭层面防控系统的过程中,需明确二次电缆的实际运行特点,针对电气设备的具体位置进行全面分析,将操作流程作为主要依据,完善具体的封闭锁层功能。同时,需保证数据信息传递的实时性与可靠性,创新管理内容与形式,加大运维管理工作力度,协调各方面工作之间的关系。同时,可以将五防系统作为主要的防线内容,创新防控管理方式与渠道,及时发现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的措施解决问题。

结语

通过分析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可以发现,危险点的排查是设备安全工作当汇总的要点所在。面对当前新形势,对于一些重点的危险点进行重点分析和周全的防范必不可少,通过总结工作经验并进行进一步改善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安全管理的生产水平。

参考文献

[1]吴国权.智能变电站运维及操作的研究与应用[D].保定:华北电力大学,2015.

[2]周勇.浅谈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与设备的运维[J].低碳世界,2016(31):77-78.

猜你喜欢

智能变电站防治措施
110kV智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
关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优化探讨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二次设备调试技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