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精准监督”

2019-10-21李龙刚

好日子(中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根源检察工作个案

李龙刚

检察工作必须适应新时代的新特点、新形势、新要求,民事行政检察工作要“精准监督”,努力在服务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征程中精准履职、发挥职能。具体落实到工作中,精准监督包括以下三个层次:

一、查办案件要“精”

着重于监督的质量,不再追求监督的数量;强调通过优化监督实现强化监督,不搞粗放式办案;普通的监督案件不是越多越好,要突出办“精品案件”,优先选择创新、进步、引领价值的典型案件。这是监督理念的重大转变,是理性的回归,进一步放弃了形式主义、条条框框的拘束,让监督更加注重内容、更加注重实质。

二、审查问题要“准”

以问题为导向,在全面、深入地审查问题的基础上,在诸多问题中找准重点问题,拨开形式问题找准实质问题,从问题的结果溯源找准根源性问题。以此提出于法有据、合情合理,可行性、操作性都比较强的监督意见。监督意见越能抓住主要问题、根源性问题、推动问题解决,监督就越精準。这其实与民事审判深层次违法问题监督工作有一定的共同点,都强调“准”,目标都是要找到根源性问题和解决措施。

三、办案效果要“实”

监督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维护法制的统一和权威,监督必须考虑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通过个案的公平正义来引领司法进步、促进社会进步。如果办案子仅仅是作为一项任务、填充数据,监督不仅达不到效果,还会让人“讲空话”,贬低法律监督的权威性。正如张军检察长在报告里所说的“抗诉一件促进解决一个领域、一个地方、一个时期司法理念、政策、导向的问题”。让监督对象、广大群众能看见实实在在的效果。当然,对那些不具有典型性的、确有错误的个案也不放任,具体的个案的纠正也是维护司法公正的内容。

猜你喜欢

根源检察工作个案
公共政策中社会排斥的产生根源及其防范对策
追课本知识本意,溯解题思维根源
江西万载:走访代表委员“问计”检察工作
聚焦“五个新提升” 努力开创检察工作新局面
河北枣强:派员旁听人大代表审议检察工作
论检察文化与检察工作协调发展规律
网络暴力的危害及产生根源
An Analysis on the Cause of Babbitt’s Failure in Rebell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