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球虫病诊断与治疗
2019-10-21刘智超
刘智超
摘要:随着养鸡集约化水平越来越高,饲养密度越来越大,鸡舍环境难以控制,再加上垫料平养,鸡群很容易发生球虫病,该文就鸡群发生球虫病的诊断、治疗过程、预防措施和发生原因进行详细阐述,供广大同行参考。
关键词:球虫病;肠道出血;湿度;药物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4.078
0引言
鸡群感染球虫病后,球虫能破坏肠道粘膜绒毛,降低肠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及吸收,不仅引起鸡体食欲变差、增重缓慢,饲料转化率降低,还会引起肠道出血、鸡只脱水,严重者衰竭死亡。鸡群感染球虫病后,会相继引起坏死性肠炎,降低机体抗病能力,致使鸡群对新城疫、禽流感、法氏囊等传染病的易感性增强,给养鸡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1发病情况
2019年5月福建省永安市大湖镇某养鸡专业户,饲养5 000只商品肉鸡,该批鸡苗15日龄时发现病鸡反应迟顿、精神颓废、闭目呆立、食欲变差、羽毛松乱、翅膀下垂、发病初期粪便呈西红柿样、随着病情的加重,鸡体消瘦,鸡冠苍白,鸡只排出血样粪便,腿部瘫痪、爬卧倒地、最后痉挛衰竭死亡。整个病程大约10 d左右,鸡群共死亡127只。
2剖检病变
对发病鸡只进行剖检,可见两侧盲肠肿胀到正常的2?3倍,肠粘膜出血、内部肠道粘膜有血凝块,肠腔内充满血凝块的浆糊状内容物,严重的在肠道外面可见出血红斑,十二指肠肿大,肠壁增厚、扩张、坏死,外面有明显的斑点,粘膜上有出血点,内部有血凝块或胶冻样物质。
3诊断
采取病鸡新鲜血便少许,用10倍饱和盐水混匀,用60目铜筛过滤,静置20 min,沾取少许上清液于载玻片,加盖玻片镜检,可见大量宽卵圆形虫卵。
刮取少量病鸡病变部位肠道粘膜,置于载玻片上,去掉粗渣,加盖玻片镜检,也可观察到有圆形虫卵。
4治疗措施
根据鸡群发病情况、流行病学分析、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等,可以确诊鸡群感染球虫病。针对鸡群爆发球虫病的情况,立即投给治疗球虫病的药物磺胺氯吡嗪钠混饮,按每升水加0.3 g,连用3d,再使用地克珠利混饮,按每升水添加0.5 mg,连用5 d[1],这样反复交叉使用2个疗程的药物后,鸡群病情得到控制,采食量和饮水量正常、沒有再发生死淘情况。同时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和维生素K,有利于保护肠道粘膜和促进其修复,帮助鸡只肠道止血消炎[2]。为防止球虫病再次爆发,应加强通风,隔离病鸡,随时观察鸡群粪便变化,同时辅助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K,使鸡只逐渐提高抵抗球虫的能力,最终达到不用药物来防治的效果。
5防控措施
5.1加强饲养管理
首先搞好卫生消毒工作,定期对鸡舍地面和周围环境进行清洗消毒,杀灭环境中存在的球虫卵囊。搞好通风管理给鸡群提供新鲜充足的空气,避免空气污浊和排出舍内湿气,抑制球虫的孢子生殖[3]。加强饮水管理,随着鸡群日龄的增加随时调整水线高度和水压大小,减少水线漏水现象,有利于降低鸡舍湿度。每天早上定期翻动地面垫料,将潮湿板结的垫料清除鸡舍、更换新鲜垫料,新垫料进舍前要在阳光下暴晒2?3d,确保舍内垫料松软干燥、无霉变且吸水性好。
5.2减少应激
在鸡群饲养中尽量减少应激发生,更换饲料时应逐渐过渡5?7 d,避免鸡只受到冷热应激。当鸡群不可避免发生应激时,应在饮水中添加维生素C有利于提高鸡只抗应激能力。
5.3合理使用药物
临床上常用的防治球虫病有效药品种类很多,为提高药物对防治鸡球虫病的效果,应注意避免产生耐药性问题,注意准确选用敏感药,适当采取配伍用药,轮换用药,用足药量,用够疗程。
5.4免疫接种
平养鸡群是球虫病爆发的常见场所,建议进行接种疫苗,来防控球虫病的发生,生产上一般通过饮水和滴嘴等途径进行免疫,可明显降低球虫病的发生。
6讨论
鸡球虫病对养鸡业影响很大,严重影响鸡的正常生长。因此应结合该病的特征,加强饲养管理和治疗,以达到防治的目的。
6.1湿度过高
球虫进行孢子生殖的适宜湿度为高于30%,鸡舍内湿度越高越有利于球虫的孢子繁殖,球虫卵囊数量迅速增加,引起鸡群爆发球虫病。湿度较高的情况通常是由于舍内通风不良,不能将湿气排出;水线管理不善,有漏水溢水情况;鸡群发生腹泻、垫料潮湿板结等。另外,鸡群密度过大,舍内空气污浊,也会增加球虫卵囊的数量,提高鸡群发生球虫病的机会。
6.2地面平养
这种饲养方式鸡只长期接触垫料,并不停翻动垫料、更容易采食到较多的球虫卵囊。如果再加上垫料管理不当、舍内湿度较大、通风不良等情况,垫料会成为球虫孢子生殖的基地,球虫卵囊在垫料中急剧增加,造成鸡群感染球虫病。由此可见垫料平养,比网上平养或笼养更容易接触粪便,进而增加了感染球虫的几率。另外饲养肉种鸡进行限饲限时,鸡只会啄食地面垫料,也增加了感染球虫病的机会。
6.3发生应激
在鸡群日常饲养管理中,经常遇到免疫接种、饲料更换、转群、气候突变等情况,鸡体肾上腺素分泌增加,鸡只发生应激反应,抗病能力下降。这时如果鸡体感染球虫卵囊发生球虫病,就会促使病情进一步恶化[4]。同时,如果鸡群感染传染性疾病时,会影响球虫疫苗的免疫应答,引起免疫失败,加快球虫病的爆发。
6.4饲料营养
如果饲料中的营养不平衡,会降低机体抗病能力,同样条件下鸡只容易受到球虫卵囊的侵扰,致使鸡群发生球虫病。另外,饲料中粗纤维含量较高时,增加鸡体饱腹感,减少鸡只刨食垫料的机会,也会相应减少发生球虫病的几率。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较多时,会结合肠道粘膜,引起粘膜受到损伤,增加球虫病的进一步加重。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时,受到损伤的肠道粘膜会不容易修复,影响球虫病的治疗效果。
6.5容易产生耐药性
球虫很容易对药物产生耐药性,在防治球虫病时一定要交替、轮换使用药物,不能长期使用一种抗球虫药或者盲目将几种成分相同的药物组合到一起使用。同时,防控球虫病应结合饲养管理,不可过分依赖药物来防治球虫病,这样不但起不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还会杀灭肠道内有益菌群,造成肠道菌群失衡,鸡群长期处于腹泻状态,反而增加治疗球虫病的难度。
7结束语
在日常养殖中,养殖户需了解发病原因,掌握诊断方法,及时根据病情进行有效治疗。同时,加强饲养管理,注意场内外卫生,注意舍温湿度控制,并做好消毒及免疫接种工作,进而减低发病率,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滕秀丽.鸡球虫病的诊治[J].中兽医学杂志,2019(1):68.
[2]马岚.鸡球虫病的诊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31(5):212.
[3]冀云山.常见鸡病防治[J].畜禽业,2016(12):76-77.
[4]简大全.鸡球虫病的诊治及预防措施探讨[J].科技风,2018(21):19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