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牛羊疫病综合防治措施
2019-10-21潘晓光
潘晓光
摘要:陕西省牛羊养殖是畜牧养殖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当地畜牧养殖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该文结合地区内部的牛羊养殖实际情况,简要分析了山西省境内常见的牛羊疫病种类,深入探究了常见牛羊疫病综合防治措施,以期提升地区内部牛羊养殖的经济效益,为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关键词:常见性;牛羊疫病;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3;S858.26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4.035
0引言
在我国市场经济飞快发展的背景下,各地区畜牧养殖行业随之发展。山西省由于地域气候与自然环境原因,牛羊养殖是主要的养殖形式之一,牛羊养殖质量与养殖效率直接影响地区农业畜牧业整体经济的发展。在地区内部的牛羊养殖行业中,常见的牛羊疫病主要包括结核病、布鲁氏菌病、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等。针对这些常见疫病,地区主管部门及养殖场人员要加强牛羊养殖管理,做好疫病防控工作,共同促进牛羊养殖经济发展。
1常见疫病种类
1.1结核病
结核病是一种常见性牛羊呼吸道疾病,主要是由于结核杆菌传播引起,传播特点是人畜共患。牛羊患有结核病初期并没有明显体现,随着病程的逐渐加深,会陆续出现食欲减退、毛色暗淡、皮毛光泽度下降、出现脓性鼻液、乳房淋巴结肿大、下痢等症状。牛羊结核病没有出现能有效预防的免疫疫苗,也没有针对性的特效药物。因此,结核病需要重点进行预防工作,加强消毒,灭杀结核杆菌,避免出现病情大规模爆发的情况[1]。
1.2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是山西省内部牛羊养殖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体现为生殖系统障碍,公牛羊会出现睾丸炎,母牛羊则会出现流产、不孕等症状;一些母牛及母羊患有布鲁氏菌病被治愈后,仍然保持带毒体质,出现长期排毒症状,最终导致母牛和母羊的不孕不育,降低母牛及母羊的生产能力,严重影响牛羊养殖场的经济效益,不利于地区养殖经济发展。针对布鲁氏菌病,养殖场工作人员要做好疫苗免疫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流程开展免疫工作。
1.3口蹄疫
口蹄疫是山西省各养殖场中发生较为频繁的疾病,主要发生于出生牛羊中,牛羊患病后,会出现全身水泡、溃疡、体温升高、口腔唾液分泌量增大、牛羊蹄部红肿、水泡等情况;部分牛羊出现蹄部水泡化脓、蹄壳脱落的情况。针对地区内部的口蹄疫病发情况,养殖场工作人员要强化口蹄疫的预防措施,响应国家号召,接受强制性免疫,且按照季节,在每年的春季与秋季对牛羊进行口蹄疫疫苗接种,并对患病牛羊進行无害化处理[2]。
1.4小反刍兽疫
小反刍兽疫主要发生于羊群中,患病后,病羊会出现被毛杂乱、体温升高、食欲下降、口腔中存在坏死病灶、水状腹泻等情况;小反刍兽疫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死亡发生率高达50%。针对小反刍兽疫,养殖场工作人员要将无害化处理病畜作为该病的主要预防方法,对病畜及死畜进行彻底的无害化处理;对于未被感染的羊群,则进行疫苗免疫,利用磺胺类药物进行注射,提高羊群本身的免疫能力。
2防治措施
2.1定期驱虫,加强牛羊日常管理
针对地区内部的常见牛羊疫病,养殖场工作人员要重视寄生虫对牛羊健康的影响,定期对养殖场内的牛羊进行驱虫,控制牛羊养殖场疫病的传播范围,强化养殖场内部的牛羊日常管理工作。基于目前牛羊养殖规模较大的情况,工作人员可适当调整驱虫方式,引进“药浴”驱虫法,每年进行2次定期驱虫,保证牛羊体内外不存在寄生虫。此外,工作人员要规范养殖场内的牛羊驱虫流程,结合养殖场的实际情况,优化驱虫工作,在每年4月、9月进行体内外驱虫;重点关注公牛及公羊的驱虫工作,进行4次驱虫;对于待产母牛及母羊记性产前与产后的驱虫,保证待产牛羊的身体状况。
2.2科学消毒,营造良好牛羊生活环境
针对地区内部的常见牛羊疫病,养殖场工作人员要正确认知消毒工作对牛羊疫病防治的重要性,制定科学、合理的消毒制度与管理制度,为牛羊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养殖场工作人员要将地区内的实际情况与具体气候环境作为消毒管理的主要参考标准,根据消毒需求开展内部消毒工作。在养殖场日常管理中,养殖人员要保证在每年的春季与秋季各进行一次全面消毒,且对非硬化地面的场所进行喷洒消毒,保证消毒液体至少渗透入地面下2 cm,且利用相关消毒工具,每月进行2次定期消毒。养殖场人员还要管理进出车辆,对进入养殖场的外来车辆进行消毒与检查,避免出现外部病毒流入情况;若发现疫病发生,则第一时间对发病场所进行消毒处理,避免病原体扩散传播,还要利用草木灰、生石灰与氨水对进行深入消毒。
2.3严密监测牛羊体温,及时发现病情
针对地区内部的常见牛羊疫病,工作人员要强化牛羊养殖的日常管理工作,及时发现牛羊疫病病情,严格控制牛羊疫病情况,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经济损失。在实际养殖管理中,养殖场工作人员要时刻监测牛羊体温,明确健康牛犊、幼羊的体温阈值为38.0?39.0℃,健康青年牛羊的正常体温阈值为38.7?39.2℃,健康成年牛羊的体温阈值为38.5?39.6℃。在对经历过剧烈运动的牛羊进行体温监测时,工作人员要让牛羊大量饮水,保证至少30 min的休息时间,再进行体温监测。
2.4制定紧急预案,第一时间控制疫病病情
针对地区内部的常见牛羊疫病,各地区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联合地区内部的牛羊养殖场,结合各养殖场曾经爆发过的常见性牛羊疫病病情,制定紧急预案,一旦发现地区内部养殖场发生疫情,则立刻启动紧急预案,第一时间控制病情,避免出现流行性传播情况。若发现养殖场内部出现疑似疫病情况,则需要对并病羊的分泌物、生活环境、食用器具、饮水工具等进行彻底的消毒,完善消灭病毒细菌;还要封锁病发养殖区域,进行全面消毒,彻底消灭病原体。对于病死牛羊,则进行高温处理、深埋等无害化处理,还要对病牛羊所在的牛群、羊群进行全面检疫,及时发现携带病菌的牛羊,对已经感染的牛羊进行隔离治疗[3]。
2.5科学选址,提高牛羊补栏防范措施
针对地区内部的常见牛羊疫病,地区主管部门与养殖场人员要科学选择养殖场的建设地点,科学选址,改善养殖场的周边环境;还要及时做好补栏防范措施,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常见牛羊疫病的综合防治水平。在选址时,要尽量将养殖场建设在地势高,背风,远离学校、屠宰场、垃圾场、工厂及住宅区等地区。
3结束语
随着地区内部牛羊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常见性牛羊疾病对地区养殖业经济的影响程度愈发增强。地区养殖主管部门与养殖场人员要结合地区牛羊常见性疾病的发生情况,制定相应的常见性牛羊疫病防治措施,如定期驱虫、科学消毒、严密监测牛羊体温、制定紧急预案及科学选址,进而提升养殖场的牛羊管理水平,营造良好养殖环境;还能及时发现疫病病情,合理控制病情扩散,提高地区内部牛羊养殖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海瑾.常见牛羊疫病综合防治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8,14(9):125.
[2]多乐,托亚,吕潇潇,等.常见牛羊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J].今日畜牧兽医,2017(12):25.
[3]梁光跃.综合防治技术治疗肉牛疫病的效果观察[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7(4):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