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腹泻病因与防治

2019-10-21吕诏斌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14期
关键词:病因防治

吕诏斌

摘要:江苏省羊养殖规模大,致病因子较多。在临床上多见腹泻病。当羊出现腹泻病时死亡率很高,具有流行性。因此,分析致病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手段很关键,该文结合江苏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腹泻病因,并且给出了较为详细的防治方法。

关键词:羊腹泻;病因;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4.029

0引言

市场上羊肉的消耗量大,特别是冬季,江苏省是羊养殖的主要地区,羊养殖规模庞大,近年年均出栏羊数量高达数百万头。随着养殖规模扩大,羊养殖数量增多,羊病种类及发病次数也开始增加,给养殖户带来的损失非常大,腹泻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病理特征。

1病因

1.1案例

案例1:江苏省在羊养殖中曾发生过一起严重的羊腹泻导致羊大量死亡的事件。在2018年5月上旬养羊户发现一批注射过羊痘疫苗的羊在2?3 d内出现流泪、食欲减退现象,5?10 d后开始出现腹泻,不断消瘦且陆续死亡。经过专家组鉴定引起羊腹泻发作的主要原因包括羊本身健康状态差、饲养管理不善以及羊群寄生虫感染等有关。经过针对性防控,病情得到控制,也表明病因分析的正确性。

案例2:针对江苏某地6家养羊场进行腹泻病流行病学调查,经过调查发现腹泻病常见于羔羊,15日龄内的羔羊最为严重,成年羊相对少见而且病症情况较弱。

腹泻病常发病于潮湿的气候条件下以及秋季、冬季和春季的转换时节。气候多变的情况下也易发生腹泻病。高峰期6—7月,此时节气候条件适合致病细菌繁殖,而且羊食用湿冷或者发霉变质饲草易发生腹泻。羊发生腹泻病通常与小肠疾病有很大关系,病理特征突出表现为分泌过多或者吸收不良2种病理过程。对于羔羊,由于肠黏膜发育不全,胃液酸度比较小,酶活性比较低,一旦遇到不良情况,进入胃肠的饲草可能发生分解不全而发酵,刺激肠道蠕动而导致腹泻。同时因为肠道内未消化物发酵引起氢离子浓度变化,创造了一个有利于细菌繁殖的环境,会使腹泻症状加剧。

1.2病因

1.2.1饲养管理不良

通过调查发现腹泻病常见于羔羊,新生羔羊本身不具备特别有效的免疫机能,通常需要通过从母乳中获取免疫球建立免疫力,如果新生羔羊获取的母乳量不够,或者是没有及时获得母乳的补给,通常会因环境中的细菌侵袭而导致腹泻[1]。羔羊的消化系统不完善,食物不能完全被消化,因为免疫力低不能有效抑制病原细菌繁殖,导致腹泻产生。

1.2.2菌原性与寄生虫

经过流行病学统计,羊腹泻最主要的致病因素还是致病菌导致的腹泻及寄生虫导致的腹泻,由于羔羊免疫力低,消化功能不全,容易受环境影响出现腹泻,6—7月是腹泻高发期,由于环境适合致病菌和寄生虫的繁殖,当羊食用一些携带致病菌和寄生虫的食物会出现腹泻[2]

第一,霉菌。霉菌进入羊消化系统中初期会引起采食量减少,被毛粗糙,当肠道蠕动加剧,出现水泻,并伴有体温下降,粪便颜色灰黄,当发生该病通常都是使用发霉的饲草,需要及时撤换。

第二,大肠杆菌。多数是因为母体乳房不清洁,产房环境不良,突出为潮湿、拥挤、通风不良、寒冷,由此感染大肠杆菌导致腹泻。在发病初期粪便表现为稀薄恶臭,有时会出现气泡并且有血。羊出现腹痛,在后期粪便转灰白,羊严重虚脱,会引起脱水死亡,病程快,只需1?2d,死亡率高。

第三,沙门氏菌。可引起败血和腹泻,这种病通常是羔羊在母体子宫内感染或者是接产时羊水感染,也可能在7?15日龄出现消化道感染,传染源通常是病羊和带菌母羊,病程2?3d,体温升高,腹泻,粪便含血且有组织碎片,食欲不振,迅速消瘦死亡。

第四,B型魏氏梭菌。由此致病菌引起的腹泻通常称为羊痢疾,发病初期精神不振,低头弓背,食欲不振,不久后出现持续性剧烈腹泻,粪便水样,后期形成血便,病程短,死亡率高。

第五,球虫。以反复腹泻为临床表现,主要是艾美耳球虫引起。成年公羊多为带虫者但是不会发病,发病率最高的是2?4月龄羔羊,而发生这种寄生虫性腹泻,通常与圈舍环境有关,表现为高温、高湿、高密度及卫生差。

第六,隐孢子虫。这种寄生虫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容易引起3?35日龄羔羊发病,感染途径为粪口。粪便中的隐孢子虫有感染能力,潜伏期4 d,环境不好会引起该病爆发,患病羊有顽固性腹泻,并且可能有继发性感染,腹泻会加剧。

2防治

2.1预防措施

羊腹泻最主要致病因素有3类,包括饲养管理、致病菌和寄生虫。这3种致病因素实际都与环境因素有很大关系。因此,预防腹泻要做好饲养管理,优化饲养环境。

(1)养殖规模应适度,可采取高床养殖的方法[3]。同时要考虑当地饲草来源及环境情况控制规模,羊群的密度不宜太大,如果盲目扩张致病风险会增多。高床养殖这种方式能降低羊与致病因子接触的概率,可有效防止腹泻病的发生。

(2)要合理喂养,营养均衡。饲草的选择最好是新鲜青草或者豆科干草。适当使用玉米、豆饼、麦麸等制成的精饲料,使用精饲料要求定时定量,而且少量多添,防止因为喂养不当引起出现消化不良,饮水供应充足。

(3)羊舍清洁卫生必须要特别重视,要及时更换垫草,清理粪便,定时定期对羊舍进行消毒,通常可用30%草木灰水或10%石灰水消毒,羊舍要保证干燥清洁。

(4)适当地进行户外放养,天气合适的情况下要将羊赶到室外,让羊接受阳光的照射,增强活动量,可增强体质。注意寒冷天气不适合放养,因为寒冷天气可能引起风寒或者食用湿冷饲草而引起腹泻。

2.2治疗措施

當羊发生腹泻病,要采取清理肠道、止酵防腐、保护黏膜、保护心脏、防止中毒以及脱水的原则进行治疗。

针对菌原性的腹泻,通常可使用抗生素控制继发性感染,同时补液、防酸、防脱水是主要的支持治疗手段。因为发病羊体质弱,而且腹泻病病程短死亡率高,必须要精准诊断及时治疗,切忌盲目用药。应送实验室进行药敏试验,选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通常可用庆大霉素、喹诺酮等药物。注意在治疗中必须要补液。可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50?100 mL搭配碳酸氢钠10 mL进行静脉注射,每天1?2次。保护肠道可用0.2 g砂炭银+0.2 g鞣酸蛋白,加水调和后灌服,每天2次,恢复期的羊可用人工盐或者大黄酊等健胃剂促进食欲恢复。

针对虫源性腹泻,通常都使用药物治疗,抗生素无效。通常可采用地克珠利、氨丙啉、磺胺二甲基嘧啶等药物进行治疗,这些药物对于治疗球虫引起的腹泻效果比较好。对于隐孢子虫引起的腹泻,治疗方法上尚没有比较有效的方式,主要采取电解质溶液、补充维生素C、补液等治疗手段。

3结束语

结合江苏省的实际情况,由于羊的大规模养殖,致病风险增加,其中腹泻成为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在临床上发生腹泻的羊通常都是羔羊,病程短,死亡率高,针对性地强化防治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于怀舟.羊腹泻病流行病学及防治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7,13(5):93.

[2]张英秀.羊腹泻病的临床症状与防治[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8(10):106-107.

[3]张建华,刘俊,刘兰等.规模养羊腹泻病的防治技术[J].兽医导刊,2015(2):68.

猜你喜欢

病因防治
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汉字小门诊系列(六)
汉字小门诊系列(五)
寻找发热的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