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羊布鲁氏菌病防治措施

2019-10-21师延清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14期
关键词:发生原因防治技术

师延清

摘要:在日常养殖中,牛羊由于某些原因极易患多种疾病,其中比较常见的是布鲁氏菌病,而若要保证牛羊的饲养效果,则需要采用合理的措施防治布鲁氏病菌的扩散。该文主要论述了牛羊布鲁氏菌病的发生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牛羊布鲁氏菌病;发生原因;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855.1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4.019

0引言

布鲁氏菌病也被称为布病,该病属于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面广,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家畜的成长和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一定要掌握合理的措施对牛羊布鲁氏菌病进行防治。

1疾病概述

1.1致病机理

牛羊布鲁氏菌病是因为布鲁氏杆菌引发,布鲁氏杆菌主要是从牛羊的消化系统混进牛羊身体内,之后伴随淋巴液的流动渗入牛羊的淋巴结内,尽管很多布鲁氏杆菌会遭到巨噬细胞的吞噬,但是依然具有一些布鲁氏杆菌会在细胞里得到繁殖,进而造成牛羊体里产生病灶。在布鲁氏病菌超过潜伏期后,会渗入血液循环内,逐步构成菌血病,并会逐渐变成败血症[1]

1.2传染源

羊是布鲁氏菌病的主要传染源。通常孕期的牛羊在被传染上布鲁氏杆菌后,早期极有可能发生流产的情况,甚至是产下死胎,而且母牛和母羊阴道的分泌物内也存在很多病菌,它们有很严重的传染性。此外,患病牛羊的脏器、乳汁等也存在很多病菌。

1.3传染途径

在接产时很有可能传染牛羊布鲁氏病菌,同时对已经患布鲁氏菌病的牛羊做挤奶、剪毛等工作同样会患牛羊布鲁氏病菌。另外,布鲁氏杆菌还会利用消化道黏膜渗入人体内,造成人体被布鲁氏杆菌传染。

2发病原因

2.1对该病缺乏了解

部分牛羊饲养人员并不了解该病菌会对人畜造成何种程度的危害,同时也未掌握合理的防治技术,进而购入很多具有布鲁氏菌病的牛羊,因而构成菌病传染源。而由于养殖规模的逐步扩大,导致该病的传染源也逐渐扩大[2]

2.2自我防护意识薄弱

在牛羊产犊、产羔时,没有采用合理的方式对胎水进行处治,再由于对畜产品进行生产中,相关工作者也没有使用合理的生产方式,进而造成布鲁氏菌经过各种媒介传染其他动物及人体内,进而导致人畜患该病。

2.3流通渠道不正规

在家畜跨地区流通中,很有可能导致布鲁氏病菌的扩散。这主要是因为当地没有重视检疫监测,甚至还取消了该项工作,进而造成在跨省、跨州期间出现布鲁氏菌病的传染。

2.4防疫管理不合理

部分动物防疫监督部门并没有创建布鲁氏菌病的防治方案,而且就算是具有方案,也不严格去执行。同时也没有掌握全新的检疫技术,不能彻底清除疫源。另外,养殖中作者未采用合理的喂养、接生方式,造成饲养管理工作没有科学依据,进而扩大了布鲁氏菌病的传染面积。

3防治措施

3.1对无病区进行防疫

在无病区中要进行合理的检疫,以保证畜群能得到健康成长,进而减少发病情况。如果牛羊因为某些原因而流产,则需要立即对其采取隔离措施,并清理流产物造成的污染,另外,还要用清血检验的方法检查流产胎儿和牛羊畜是否患布鲁氏菌病[3]

3.2对污染区进行防疫

要按时给传染区内的牛羊采取至少2次检疫,如果部分牛羊在疫区接种过有关菌苗,则需要在免疫后3年内再次给其采取检疫。同时要采用集中圈养的方式隔离污染区里的牛羊,而且养殖工作人员要采用克辽林、灰乳外加来苏儿全面给病牛羊污染过的牛羊进行消毒。而用量分别为克辽林5%、灰乳10%?20%、来苏儿5%。

3.3定期进行免疫接种

在对牛羊布鲁氏菌病进行防治时,免疫防疫是经常用到的一种方式,其主要是根据所在地的实际状况采用布菌疫苗S2株、M5株给牛羊按时采取免疫接种。而要加强免疫的效果,则需要在接种完成后2年内再次进行免疫接种。而如果是牛羊阳性群,则要用3年的时间给其接种,到第4年后则要停止接种,然后对疫情进行观测,在注苗抗体逐渐消除后就能再進行疫苗接种,这样就可淘汰阳性畜群,并给阴性畜群进行疫苗接种[4]

3.4培养健康畜群

要防止饲养的畜群发生疾病,则需要尽量多的饲养幼畜。对病牛剩下的牛犊要立即采取隔离,同时还要给母牛的初乳采取人工饲养,然后还要对其喂养巴氏灭菌乳。通常隔离5?9月后才可以全面采取免疫检查,如果检测结果是阴性,则属于健康犊牛。此外,在饲养羔羊期间,要在隔离的1?2月内采取免疫检验。

3.5提高防疫工作认识程度

做好传染病防疫工作能加强牛羊养殖的效果,确保人畜的健康。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则需要提高防疫工作的认识程度,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防疫工作的管理力度。防疫站要做好对牛羊的检疫,对动物和有关产品采取消毒措施,如果检查出存在疫病,则还需要对附近的饲养区采取全面消毒,以此避免疫情扩散。

3.6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要做好防疫工作,相关部门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充足的资金能让所在地建设相关的疫苗技术试验基地,并有能力购入全新的设备,同时聘用有关的防疫专家去所在地进行认真的考察,做好对牛羊布鲁氏菌病的防疫。此外,还要合理的利用网络技术,建立与牛羊防疫工作有关的网络平台进行推广,有关的部门可在自己的官网中传送与动物防疫工作相关的信息和实验,并加大对全新的防疫技术的宣传力度,如某饲养者采用全新的技术会后提升经济收入;养殖者在利用网络平台后掌握了新技术,并提升养殖效果。此外,还要利用资金给旧设备进行更新和养护,使其能增加使用的时间,同时还要引人全新的设备,以达到免疫工作的要求。

3.7完善防疫体系

若要做好牛羊布鲁氏菌病的防疫,有关部门要创建合理的疾病防疫制度,以此保证防疫期间每项环节能顺利开展。而且有关部门要根据所在地对于养殖业的发展要求,采用合适的防疫技术,帮助养殖者能顺利完成饲养工作,进而提升经济收益,并让动物健康的成长。由于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疾病防治技术的进步,若研制出更为有效的防疫技术,则需要在经济充足的前提下设立防疫试验基地,保证研发的全新防疫技术具备实用性。对于养殖者,在掌握了有关试验结果后,能加强其采用全新技术的信心,进而得以很大程度地提升牛羊布鲁氏菌病防疫的效果。另外,还要创建合理的动物疾病控制机制,首先通过牛羊品种和疫病种类给防疫工作采取分类,这样能有针对性地对动物进行防疫。还要确立防疫人员的工作任务和职责,进而保证防疫工作能顺利开展,并提升效率。

4结束语

对牛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治属于一项繁琐的工作,若要合理地解决目前牛羊布鲁氏菌病防治期间存在的问题,则需要注重对无病区的防疫,采用合理的防疫技术掌控污染区的病情,按时对进行免疫接种,并采取消毒,另外,还要随时进行监测,以全面地加强布鲁氏菌病的防治效果,保证牛羊饲养业得到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昀.论牛羊布鲁氏菌病的发生和综合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19,15(5):179-180.

[2]王利.探究牛羊布鲁氏菌病综合防治的技术及存在问题[J].农民致富之友,2019(1):153.

[3]胡学三.牛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治建议[J].今日畜牧兽医,2017(8):27.

[4]王海兄.牛羊布鲁氏菌病综合防治技术及存在问题[J].山东畜牧兽医,2017,38(6):30-31.

猜你喜欢

发生原因防治技术
浅谈玉米空秆病的发生原因及如何防治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分析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