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动手能力实践策略研究

2019-10-21李文霞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0期
关键词:动手能力互联网+小学数学

李文霞

摘要:随着新课改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深入发展,素质教育的教学观念逐渐被广大学校教师所接纳认可,而在小学学科当中,小学数学是一门较为特殊的学科,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还要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对加深数学知识概念的理解,为往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互联网进行教学,切实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下文将重点阐述在“互联网+”环境下实现小学数学课堂动手能力实践的方针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动手能力;实践方针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传统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能使用的教学工具只有黑板和粉笔,但在时代发展的今天,互联网信息技术逐渐被广大学校所接纳认可,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潮流,积极探索互联网技术,及时转变课堂教学理念,更新课堂上的教学方式,应用互联网进行教学。小学生对数学中很多抽象的知识无法理解,教师可以应用互联网技术,以更加直观的形式教导学生,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

一、课堂上动手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在新时代的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要合理科学应用互联网进行教学,能够切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动手实际操作,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加深对数学知识内容的印象和理解。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本身的思想较为稚嫩,抽象思维还没有成型,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很多知识无法直观地理解,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切身感受体会数学知识概念。

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每个学生发下一个七巧板的教学模型,让学生动手实践,在实践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和与分”的概念,在学生拼拆七巧板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问题:观察你所拼的这个图形,你能数出来它是由几块三角板组成的吗?如果拿走一块,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还有几块三角板呢?面积变大还是变小了呢?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以实践动手的形式充分感受“合与分”的概念,再给学生提出由浅到深的问题,层层递进,让学生将“合与分”的概念逐渐转化为“加法与减法”的概念,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在课堂上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动手实践,不仅能够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还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让学生对本堂课教学内容更加便于理解,为往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应用互联网多媒体进行教学,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生年龄较小,定性不强,对周围的事物好奇行很强,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工具较少,只有黑板和粉笔,进行授课的方式往往是教师站在课堂上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小学生来说往往过于单一、枯燥,学生很容易出现疲惫、厌倦的心理,长期如此甚至可能出现厌学的状态,因此,在新课改互联网的背景下,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要结合多媒体上进行授课,在多媒体上播放学生感兴趣的并且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动画视频,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丰富拓展,在课堂教学中,有限的数学教材会限制学生的学习思考思维,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长期的封闭式教学,不利于学生创新动手实践能力的发展,无法切实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应用互联网网络资源,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进行拓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联系实际生活,增加教学资源,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本堂数学课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充分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和主观能动性,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北師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分一分与除法”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的导入环节应用多媒体网络进行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除法概念、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动手能力。教师可以应用互联网给学生放映孙悟空分蟠桃的动画,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美猴王孙悟空手里拿着八个桃子,身边有四个小猴子,那么每个小猴子平均分,能分到几个桃子呢?教师应用这个动画引入除法的概念内容,带领学生帮助孙悟空给小猴子分蟠桃,从而引入除法的概念。运用互联网多媒体作为导入环节,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印象和理解。在互联网多媒体上给学生播放“美猴王分桃子”的视频后,教师也要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切实感受除法、合与分的概念,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教学,每组有八名学生、十六张纸片,教师可以提出分纸片的要求任务,让学生通过组内分纸片,并用除法将分纸片的方法写出来,进一步通过实践感受除法的应用。例如教师提出要求:要求每个对纸片进行平均分配,那么学生就要将十六张纸片除以小组内人数,即16/8=2,每个学生手里分到两张纸片,教师还可以提出类似的要求,让学生在分纸片的过程中感受除法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概念的理解,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综合素养。

三、加强交流实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给学生进行“填鸭式”的传授知识,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授课内容往往过于单一枯燥,再加上小学生年龄较小,很难在课堂教学中长时间保持高度注意力集中,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因此,在互联网的教学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在传统教学方法上做出更新和转变,教师进行翻转课堂,重视学生对学习的知识内容的吸收理解,在课堂上应用互联网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教师改变自己的定位,积极和学生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切实实现“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案。教师在课堂上由过去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者逐渐转变为知识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参考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教材上的重点难点设定教案,拓展学生的视野,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展开针对性教学,面对学生很难理解的较为抽象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动手进行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给学生创设良好、开放的数学学习环境。

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小学教师要跟紧时代的脚步,及时提高自己的教学思路,在课堂上转变教学方式,在课堂下更新教学观念,科学、合理应用互联网进行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小学数学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数学教师要应用互联网+技术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帮助学生提升创新动手能力,切实满足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吴惠琴.小学数学课堂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8(2).

[2] 李惠兰.小学数学课堂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策略解析[J].好家长,2019(25).

[3] 刘得志.互动课堂下小学数学探究能力培养策略[J].陕西教育:教学,2018.

(作者单位:鹤壁市山城区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动手能力互联网+小学数学
动手能力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培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