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019-10-21徐小淇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3期
关键词:逻辑思维能力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徐小淇

摘  要:逻辑思维能力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使学生准确分析数学问题,解题时有清晰的思路。本文首先提出了逻辑思维能力对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进而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具体策略,以促进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数学教育愈加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数学教学并非要求学生掌握固定的解题思维和固定的基础知识,而是要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具备解决数学问题的实际能力,能将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实现素质教育尤为重要,学生能在实践中强化数学能力,学会合理归纳、总结以及运用,应重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1.逻辑思维能力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数学教学中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是要求学生有清晰的解题思路,要求学生必须能理解教师在教学中讲解的每一个步骤,理解运算中的各种关系,能推导出具体的公式,在解题时有较好的条理性。逻辑思维能力不仅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有重要作用,对于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也有重要帮助,拥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可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对数学学习更有信心。在教学小学数学高年级段知识时,良好的逻辑性能帮助学生更轻松地学习新知识,对复杂问题的解析也更准确,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因此,逻辑思维能力对数学学习十分重要,能帮助学生更轻松地学习新知识、更准确地解题,应在教学中重视启发学生,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1]。

2.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

2.1以提问启发学生数学逻辑思维

教师应用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促使学生动脑思考,避免用惯性思维解决问题。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引入新知识,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层层递进地学习。比如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知识《认识钟表》时,教师就要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的思路,不断启发学生的逻辑思维。教师要提问“谁认识图片中的物品?”学生们能轻松回答“是钟表”。教师要继续提问“钟表里有什么呢?”,学生们会跟着教师的提问去思考,能发现钟表里有指针和数字。教师要给学生讲解指针和数字的作用及名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钟表。若教师直白地进行讲学,学生的注意力可能并不在教师身上,也很难总结出教学内容中的重点知识,学习过程缺乏逻辑性。用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思考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学到知识,远比死记硬背知识的效果更好。很多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思考不积极,习惯用固有思维去解决问题,不擅于分析问题的要点和条件之间的关系,通过提问方式启发学生能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善于动脑,能做到活学活用[2]。

2.2以适宜情境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创设适宜的情境能加强学生的学习印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数学教学内容创设情境,使学生能更直观地体会到数学知识中的概念,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教学一年级下册知识《位置》时,教师就可以用班级中的学生举例,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前、后、上、下位置的关系。教师以一组学生为例,让学生们说一说“小明的前面是谁、小明的后面是谁?”再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自己的左边位置和右边位置的同学名字,使学生对方位名词有更准确的理解。教师还可以用几排几列的方式点名,比如提到第一排左数第一个同学和第二列后数第一个同学,让学生们说一说这些同学的名字,考验学生们的理解是否准确。灵活创设与数学知识相关的情境,学生会对数学知识中的基础知识有更准确的把握,能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教师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特征,尽量选择与学生兴趣相关的话题,比如以去电影院看电影为例,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若干个座位,让学生指出几排几号的具体位置,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融合,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

2.3以小组合作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应给予学生锻炼机会,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中各抒己见,积极主动思考,既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彼此学习,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知识《位置与方向》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划分小组,要求小组讨论门、窗、黑板、操场分别在什么方向。学生们会在小组讨论中积极思考,也会相互讲解,学习氛围十分融洽。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小组合作进行适当的启发,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形成。比如启发学生思考一下,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什么?哪个物品和太阳升起的方向相同?加强学生对方位中“东”的印象。为了改善一些学生逻辑性差的问题,教师可以在小组讨论结束后单独提问,要求学生用语言表述的方式回答以上问题,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教师可以给学生设定具有逻辑性的回答规范,比如按照东、南、西、北的顺序,降低学生的回答难度,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逻辑。只有多动脑思考、多交流探讨才能逐渐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在解决问题时才能更有条理、更缜密,教师应多给学生锻炼机会,利用小组合作和发言的方式锻炼学生逻辑思维[4]。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必须在教学中多啟发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通过融入情境和小组合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面对问题时积极思考,避免思维固化,陷入解题误区,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良好的逻辑思维才能促进数学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  吴世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中国农村教育,2018,272(10):56-57.

[2]  王万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7(30):00210-00210.

[3]  曾翠彬.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考试周刊,2017(63):108-108.

[4]  崔庆龙.小学数学教具的利用技巧[J].东西南北:教育,2018(1):105-105.

猜你喜欢

逻辑思维能力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