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中多元化教学法的应用探索
2019-10-21陈琳任燕杨蕤
陈琳 任燕 杨蕤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高中数学课堂也迎来变革,向着开放、先进、高效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数学教师革新教育理念,以开阔的胸襟和长远的眼光引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运用多元化教学法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学生的特点对症下药,而且教学方法多元化也是当下数学教学的趋势,推动了高中阶段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以及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关键词:高中数学;多元化教学;合作教学;问题教学;生活教学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实践教学中不难发现,几乎针对所有的知识教学都是采用满堂灌式教学法,单调、重复的教学法不仅让本该生机勃勃的数学课堂失去了活力,还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严重的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需要数学教师灵活运用多元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让枯燥的数学课堂重新焕发生机,使高中数学教材内容中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促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地提升。
一、合作教学法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高中数学教材中会涉及到一些难度较高的问题,虽然现在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但是显然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某些问题很难凭一己之力解决。数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形式的学习,学生在合作过程中产生思维的碰撞产生新的灵感,遇到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当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还能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并且还有利于学生养成团队合作的意识和习惯。
例如,在学习《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时,就可以组织开展合作教学。这部分内容需要学生了解函数的单调性和其导数的关系,要求学生会运用导数求出函数的单调区间,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函数是我们学习数学过程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通过对函数的研究,我们可以对数量的变化有更加清晰的了解,接下来就请同学们以合作探究的形式对函数的性质展开研究,并体会导数在研究函数时的作用。”听我讲完以后学生在小组中与其他学生合作学习,共同研究函数的性质。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发表了自己的发现,将所有学生观点进行糅合、筛选后学生最终掌握了函数的单调性,并了解到了函数的单调性和导数的关系。这样,通过在数学课堂中运用合作教学法,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将小组内的观点筛选再汇总,最终找出规律,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收获良多,既提升了自己又意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
二、问题教学法
课堂提问是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交流最直接的途径和方法,利用问题除了可以让教师随时掌握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状态之外,还可以将问题作为指导学生学习的工具。高中数学的难度有目共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面对复杂繁琐的知识常常不知道从何下手,数学教师可以利用问题给学生指出学习的方向,帮助他们找到数学知识的突破口。
例如,在学习《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时,就可以运用问题教学法。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已经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椭圆和双曲线的几何性质,那么我们上节课学习的抛物线是否也具有跟椭圆和双曲线类似的几何性质呢,具体是什么性质呢?请大家带着问题开始学习吧。”学生开始带着我提出的问题对教材进行探究,由于有之前的学习基础,再加上我提出问题的引导,学生很快找出了拋物线的几何性质,并可以灵活运用抛物线的性质解决问题。这样,通过我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学生轻易就找到了突破口,轻松掌握了数学知识,提升了他们的学习自信心,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得到显著提升。
三、生活教学法
高中阶段的学生经常认为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不大,即使学会了也应用不到日常生活中,数学“无用论”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学生学习数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实物,也可以将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出生活化的情境,以熟悉的生活情境刺激学生的感官,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以此来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时,就可以运用生活教学法。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会遇到各种事,当然也伴随着各种条件,比如:如果中国队在这场比赛中获得胜利,那么中国队就是整场比赛的冠军。通过这个例子我们知道如果中国获得胜利,那么中国队获得冠军是必然会发生事情,这就是涉及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什么是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请大家联系实际举例子来体会吧。”学生都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根据我举出的例子很快找出更多生活中案例,在贴近生活的案例中掌握了知识。这样,通过在数学课堂中融入生活案例激发了学生的灵感,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掌握了知识,有效提升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总之,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数学教师要顺势而为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结合数学教材内容并运用先进、合理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打造最优质的数学课堂,从而有效提升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桂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多元化教学策略刍议[J].当代教研论丛,2019(03):60-61.
[2] 薛炳功.高中数学多元化教学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06):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