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行与维护的一体化技术应用
2019-10-21刘思思
刘思思
摘 要:在变电站运行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同时实现维护的目的,将会提高供电的稳定性,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因此,可以尝试将变电运行与维护的技术结合起来应用。文章首先分析了应用运维一体化技术的难点,然后结合笔者的经验,探究应用该项技术的具体方式。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提高变电站供电的质量,减少输电故障的产生。
关键词:变电运行;变电维护;运维一体化技术
目前,我国的电力产业正在迅猛发展,而与之相关的安全问题也得到广泛关注。实际上,变电站在运行期间如果发生故障,会产生大范围的用电影响,同时故障还具有后果严重、传递速度快的特点。在应用运维一体化技术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准则,实现对工作人员安全的保护,降低工作期间存在的风险。
1 变电运行与维护的一体化技术应用的难点
运维一体化是变电站运行中常用的技术之一,能够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实现对系统的维护,因此,有效提高了变电运行的稳定性。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变电维护一体化技术存在诸多难点,增加了运维人员在工作期间的风险程度。具体而言,变电运维一体化的技术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变电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与实际检修的工作存在明显差异。因此,要求运维人员结合情况,对技术进行调整。(2)在开展运维工作期间,工作人员并不能对其中的安全风险、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准确掌握,所以不仅会影响工作的效率与质量,还会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形成威胁。(3)运维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需面临的作业强度较大,同时整个工作期间安全风险性较高,需要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专业的知识等。实际上,只有清楚认识到变电运维一体化技术存在的难点,才能制定更加详细的运维方案,实现对风险问题的预防与解决,从而提高运维一体化技术的效果,并增强变电运行的稳定性[1]。
2 变电运行与维护的一体化技术应用的路径
2.1 安全评估,风险预控
在应用变电运维一体化技术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进行安全评估,实现风险预控的目的。首先,科学评估并建立风险库。结合实际工作流程的需要开展风险评估会,对运维期间可能存在的风险源进行预先防护。同时,还应该对日常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风险问题进行评估,实现对风险原因的分析与评判,帮助运维人员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为实际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风险评估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合理科学地整合,实现构建风险数据库的目的。风险数据库主要包括安全隐患数据库、缺陷库等,在存储风险数据的同时,为后续工作提供指引。其次,对流程化控制作业中的风险进行预控。实施工作期间,如果出现某一种抽象风险,那么将会增加预控的难度,同时,对运维人员产生安全威胁。因此,需要设计出一种自动程序,实现对抽象性风险的分析,自动形成风险防护体系,弥补人工操作在分析风险期间的不足。通过以上方式,可以有效发挥运维一体化技术的作用,帮助变电站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2.2 安全管理,加强监管
在应用运维一体化技术的过程中,为了保障现场工作的安全性,相关部门应该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与作业规范条例,编制具有变电站特色的《标准化运维作业指导卡》。编制该卡的目的是提高运维人员对安全的重视,并规范应用运维一体化技术的方式,为实现工作的目标提供保障。除此之外,在现场应用运维一体化技术的过程中,监管人员还应该将“逐项打钩”的方式应用在检验环节中。具体而言,“逐项打钩”是对运维人员的每一步骤、每一操作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核对,在确定无误的前提下打钩。虽然此种方式在执行的过程中比较繁琐,但是却能够保障所有任务的完成质量,能从根本上减少应用运维一体化技术的风险,实现对运维人员安全的保障[2]。
2.3 风险控制,提升技能
首先,变电站可以开展技术活动,提高运维人员的专业技能。这一过程中,需要结合运维一体化技术的实际内容,对相关人员进行针对性培养。在加深其对先进技术认识的同时,能够保障在日后的工作中实现对技术的规范性应用,增强运维人员的专业素养。其次,由于应用运维一体化技术过程中存在诸多安全风险,因此,需要对项目的承载范围进行分析与确定。将其作为基础,实现对技术人员工作范围的划分,从而实现各司其职的目的,并为评价工作质量与运维效果奠定基础。除此之外,相关人员还应该做好监督与管理工作,重视对运维人员行为的监管,确保其每一步操作均符合既定規范,从而实现变电运维一体化技术应用的目标。
3 结语
变电站在应用运维一体化技术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难点问题,要求相关人员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处理,避免风险。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实现对安全的评估,将其作为基础对风险予以预控,并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通过以上方式,可以实现控制风险的目的,提升运维的技能水平,充分发挥运维一体化技术的价值,强化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并满足电力用户对供电质量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夏永久.浅谈“端—云一体化”技术在智慧建筑运维系统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2018(1):37-40.
[2]王远湘,肖东玲,佘兰.“五维一体化”模式在高职基础护理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7(2):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