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2019-10-21李科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自信心信息技术能力

李科

摘 要:自信意味着自己相信自己,它是人们对自己力量充分估价的一种内心体验,是一种反映个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在教学课堂上,也需要时刻的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学生;信息技术;自信心;能力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说过:“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真正的教育,不仅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他的智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有自信,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因此,培养有自信的学生是当前教育的重点之一,有效的将自信心的培养融入到学科教学中,也成了我无时无刻都在做的尝试,让学生对学习有信心,对学习更有兴趣,才能实现教学的根本目的。

一、目标是方向,兴趣是基石,鼓励是培养自信心的前提。

没有目标的学习是难以学好及实现学习效果的,而兴趣则是一种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在第一次课前可以给学生树立一个学科大目标,即这门课要实现什么最终的结果,期间的每个章节中也可以树立各种教学小目标,让学生能将难点逐个击破。有了目标,学生才知道要干什么,通过实现完成众多的小目标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完成最后的大目标。

例如,在上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证课程时,我在课堂上会经常的提醒学生的终极目标及时考到一级证书,时刻的提醒,像高考一样,给学生一个紧迫感,才能然学生感受到学科学习的重要性,才能在完成小目标时不留余力。每次的所带的班级学生都能实现98%以上的通过率,远超市的70%标准。

只有让学生相信自己,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其自身的潜力,信任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前提。例如,在每堂课即将结束前,都会进行作品展示和点评。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出现在大家面前时,一开始出现的可能是羞涩,但经过细致的点评,将优点突出的鼓励后,学生心态则会由羞涩感转变为自信力,但自己的优势保持一定的程度后,学生自然会获得一种成功感,并提升了自己对学科学习的自信心,在他们今后的学习中,则会更努力的探索新的技巧和操作方法。

在练习巡查时的及时激励,可以让学生在完成小目标学习的过程中就建立起自信心,避免在完成学习前,因遇到了各种“小”困难过量而厌学,而老师对学生的尊重、赞许和鼓励就是对学生最大的信任,也是学生建立自信心的源泉之一。

二、学以致用,应用于生活,在应用中巩固知识,培养自信心。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与意识。这就告诉我们,上课的内容必须要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生活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因此课堂上的内容必须要让学生感到学以致用,就必须要先将教学内容的制定要与日常的应用相结合。例如:在高中信息技术中的动态网页制作教学中,当讲到写入和输入的时候,就可以用聊天软件效果来引入,因为通常学生都会使用QQ、微信、上贴吧、论坛等,这些都具有是类似的效果,讲起来好理解,效果明显,而学生自己学会了以后也会有一定的成就感。

又好像在讲到“Word2010”软件,就可以通过写作文、写信、写通知等方式开始讲解,基本掌握软件操作后,还可以用来制作电子小报,为校刊排版等案例,让课程变得生动实用起来,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不会觉得枯燥,因为所学的内容,都可以用到生活中,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和有成就感,才能够逐步培养他们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自信心。

三、任务设计难度适中,让学生能够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成功体验是学生进步的持久动力,我们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因材施教,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过高的难度,只会眼高手低,让学生丧失自信,失去学习的动力。

例如,“Word2010”软件教学中,可以通过打字软件,让学生先学会键盘的熟练操作,然后再进入Word软件,进行简单的文章排版,先从改变文字的颜色、字体、字号,这些操作只需用鼠标进行操作又显而易见的操作开始。当学生看到自己能够轻而易举地完成文字的形象变化和直观的画面时,自然的会觉得这门课不难学,随后才会逐步的增加难度,让学生有过关挑战的感觉,当每次完成挑战后,学生的自信心也在不断的提升。

四、倡导自主学习、以学习为竞争,以合作为乐趣

通过实际项目实操及小组竞争的引入,能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应变、交流与合作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可以锻炼学生获取新知识以的能力,通过完成项目的操作,能让学生获得很高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在“动态网站建设”教学活动中,将每堂课的内容都扩展成一个项目,采用自主学习,小组竞争互动的学习方式,充分的锻炼学生合作沟通能力,提升自我探究学习的能力,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如投票项目学习时,因为投票运用的知识点是SQL更新命令的变形,知识点相对互通,但又有区别,虽然夹杂着少量的函数计算,但该项目贴近生活,趣味性较高。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先练后讲的方式,由学生根据提供的学习材料進行自主学习,大胆思考,勇于探究,学生不但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不少小组学生也从中自发的想到了如何对IP进行限制,如何将选项和结果放在一起等功能。可见自主学习不但可以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又如学校实用项目“实训处学生管理系统”的制作,在期间加入竞争机制,放手去让学生小组去自主完成,并告知最优秀的作品将会被学校实训处应用,学生得知后,热情瞬间就被带动起来,眼中充满了迎接挑战的自信和激情。

有学生在案例总结中这样写到:“在没接到这项目之前,我真没想到学校会把实训处网站这个项目交给我们,当时我很兴奋,但又有点担心做不好,可我们还是很有信心的接下了这个项目。之后,我们用了2个星期完成了初稿,在完成这项目之前,我和搭档卢雁海遇到不少新的难题,一次又一次的解决了,并通过不断的解决难题,让知识不断的充实着自己,让我有种非常美妙的成就感,更让我更加自信,也让我更加喜欢动态网站制作课程了。”

由此可见,竞争的加入,让学生的自我探究成为了可能,同时也锻炼了对问题的分析及思考能力,通过实际项目的训练能使得学生更自信心,通过小组合作充分的锻炼了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

五、科学评价,激发学生创新动机。

作品评价一直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本着对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原则。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倡学生采取多种方式解决问题,扩展学生的思维,作品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自我认识智能的培养。

在学生做完一个作品或一节课结束时教师要给学生做足够的评价,指出好的方面及不足,尽量以表扬为主。因为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评比,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让他们做得更好,让他们更自信,更喜欢信息技术这门课程。

通过多种的实例证明,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可以让学生上课更有成效,自信的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会比不自信学生取得更大的成就,而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培养出来的自信心和能力,会随着信息技术是日新月异而前进,会让其永不过时。

参考文献:

[1] 戴尔.卡耐基.《人性的优点》.中国文联出版社.2014

[2]马岚英.增强自信体验成功-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上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甘肃教育.2016

猜你喜欢

自信心信息技术能力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培养初中学生自信心与英语教学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