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实现德育有效渗透
2019-10-21邓敏芳
邓敏芳
摘 要: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儿童高尚的道德认知,良好的道德行为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其实施与德育要求是相契合的。所以,在组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把握该课程的特点,在育人理念的指導下,打破传统知识灌输的限制,实现教学的优化,帮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行,提升道德素养。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德育渗透;实施对策
在新时期,德育是各学段、各学科教师实施教学的关键。立德树人要求的提出,驱使着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将德育与各学科融合在一起,从而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实现道德品质的发展,驱动全面发展。众所周知,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儿童高尚的道德认知,良好的道德行为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其实施与德育要求是相契合的。所以,在组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深入其中挖掘德育因素,采取多样的手段为学生营造德育氛围,组织德育活动,借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般情况下,我在组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候,会这样实现德育渗透。
一、着眼课堂,结合生活,多样形式融入德育
道德与法治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生活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材编写人员为我们选择了大量的极具生活性的内容,其旨在引导教师将生活引入到课堂中,使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发挥已有的生活经验,自主地分析生活现象,感知其中的道德内涵,从而对道德内容进行感知和理解,受到德育的熏陶。基于此,我在组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候,会挖掘教材和生活中的德育内容,多样形式地融入德育。
1.挖掘教材德育因素,实现德育渗透
教材是教师组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依据,就如上文所提及的,当前所使用的部编版教材中收录着大量的生活内容,这就为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感知生活中的道德因素提供了便利。所以,我在组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之前,首先会对教材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透过知识挖掘其中所蕴含的道德因素,以多样的形式将其展现给学生。以“请到我的家乡来”,该内容的实施旨在引导学生树立热爱家乡之情。因此,我在组织教学的时候,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感知家乡的美好。
2.引入生活德育因素,实现德育渗透
生活是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的来源,其中不仅包含着大量的道德与法治资源,还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甚至一些德育因素是教材中没有展现的。这就需要教师敢于打破课堂的限制,回归现实生活,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根据教学要求,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并以多样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从而在开拓学生视野的过程中,使其在大量的德育感性材料的积累和观察中,对其中的德育因素进行感知和理解,进而实现德育的有效渗透。仍以“请到我的家乡来”为例,三年级的学生对家乡的认知不是很深刻的,在有限的生活经历的限制下,其是难以感知到家乡的美好的,产生热爱家乡之情也是难上加难的。基于此,我回归生活,对我们所在的家乡进行观察和分析,发现其中的特色,以此借助视频或图片方式展现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在浏览家乡的过程中,对家乡的方方面面建立一个深刻的认知。不少学在看到家乡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时候,其不由地发出好美的赞叹;有的学生看到家乡从过去到现在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不由地喊出了“厉害,我的家乡”……如此自然而然地使学生在感受家乡的过程中,产生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实现了德育的渗透。
二、采用多样手段,建设德育课堂
1.树立道德榜样
道德榜样作为隐性的德育资源,其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德育渗透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道德榜样的类别来说,其是多种多样的,如教师、学生、教材对象等。由此,我在组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候,会从不同方面入手为学生建立道德榜样,以此使其在观察、模仿的过程中,受到良好道德的熏陶。以教师榜样为例,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向师性,其总是将老师作为榜样的对象,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基于此,我在小学道德鳄鱼法治教学活动开展中,会从自身的道德行为入手,为学生做出榜样。具体地,我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会注意语言的表达,不会口头脏字,做到文明用语,将谢谢、对不起、不好意思等挂在嘴边,以此使学生受到文明用语的熏陶。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我很少迟到早退,尽量上课前的两分钟达到教室,做好上课准备,以此帮助学生在我的熏陶下,树立时间意识,学会遵守班级规则。再以学生榜样为例,小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其竞争意识也在不断地发展。树立学生榜样,不仅可以为其他学生做出道德示范,还可以使学生在竞争意识的驱使下,学习他人,扬长补短,不断地获得自我提升。如此道德榜样的树立,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道德示范,还可以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
2.引导角色扮演
学生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参与主体,其亲身体验所学,将在自主性的发挥下,建立对其深刻的理解,甚至会形成道德上的认同感,对自我的日常表现进行干反思,进而在自我优化的过程中,提升道德品质。为了实现这一点,我在组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候,会为学生展现寄予道德内涵的情境,并鼓励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而深刻掌握所学,受到良好道德的熏陶。以“生活离不开规则”为例,教材在这节课为我们展现了大量的插图,每一幅插图呈现了不同的违反规则的行为。这些违反规则的行为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或自己也做的。为了使学生对这些不良行为进行反思,我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以插图为切入点,为学生创设了骑车载人、闯红灯等生活情境,并引导学生在小组中,根据指定的情境,发挥想象力,自主编创表演活动。其中一个小组的学生在编创闯红灯场景的时候,其设置了这样的内容:上课时间要到了,但是学校路口的红灯亮了,为了不迟到,闯过红灯,飞奔到学校;在夜晚里,马路上静悄悄的,红灯亮了,反正也没有人,直接闯红灯……在学生生动地演绎中,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上课迟到,是要被记名,扣除班级日常分数的,为了不给班级扣分,我们可以闯红灯吗?在这样的两难选择下,学生会展开激烈的讨论,尽管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是在总结阶段,我还是引导遵循交通规则,维护公共治安。如此角色扮演的实施,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建立认同感,还使其在体验中,积累了生活经验,受到了良好道德的熏陶,有利于其形成道德品质。
三、打破教学限制,组织课外实践活动
新课改的实施鼓励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打破课堂、教材的限制,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参与到多样的实践活动之中,进而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对所学进行灵活运用,提高学习能力,同时也将学习认知转化为行为,促进良好行为的养成。对此,我在组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候,会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组织多样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践行良好行为。以“小水滴的诉说”为例,该节课教学的实施旨在引导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对此,我在课后,组织了“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此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学校进行保护水资源宣讲,并结合所学介绍保护水资源的方法,以此在所学运用中增强道德认知。与此同时,我还组织了保护水资源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体验中,践行道德行为。
总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采取多样的方式,结合生活融入德育;丰富课堂渗透德育;组织实践践行德育,进而使学生在掌握所学的过程中,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行,实现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宇新.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研究[D].燕山大学,2017.
[2]刘娇.小学德育教科书价值取向的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