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克和克心得
2019-10-21杨雨婷
杨雨婷
《克与千克》 一课之前,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课外实践活动: 回家调查家人的体重。 汇报的结果各不相同:
(1)我爸爸的体重是 500 千克。 (教室里一片哄笑,他意识到了自 己的错误后,又马上改口: )我想起来了 ,我爸爸的体重是500 克。
(2)我妈妈体重 100 斤。
(3)我奶奶重 90 千克,我爷爷重 110 千克。
我们在日 常生活中都接触过重量问题,而且对质量概念有了 一定的体验和认识。 但是我们接触的重量单位以“斤”和“两”较多,对“克”与“千克”还缺乏认识,而且重量单位比较抽象,与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知识严重脱离,对 1 克与 1 千克到底有多重还不清楚,只是受课本的牵制,所以出现了 种种错误的答案。 为了沟通斤与克,千克的联系,加深我们对重量的体验,感受重量与日 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老师先让我们到生活中去收集标有重量的物品, 充分利用直观,创制条件让我们进行实践操作活动,调动我们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抽象的重量单位能被具体地感知,从而使每个人都能较为深刻地认识重量单位,然后再从建立起来的具体的物质的表象过度到抽象的概念。
我们的做法如下:
1.找一找 从家中找一找标有重量的物品, 并读一读。 初步体验克与千克,知道克与千克是两个不一样的重量单位。 在建立了1 克与 1 千克的重量概念以后, 从身边寻 找 质量大约是 1 克或 1 千克的物品, 巩固对 1 克或 1 千克概念的理解, 加深对 1 克或1 千克重量的体验。
2.猜一猜 猜一猜一支蜡笔有多重?引出重量单位克。 1 克大約有多重?拿出 1 个 2 分硬币,知道 1 克相当于 1 个 2 分硬币的重量。 初步建立克的概念。 有了初步的概念后,再来估计一盒蜡笔的重量就比较准确了 ,我们有了 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3.掂一掂 亲自 动手分别掂一掂 一盒蜡笔、 一个鸭蛋、一袋洗衣粉, 用肌肉有意识地感觉,体验它的实际重量, 建立较牢固的重量单位。
4.算一算 我们已经有了 一盒蜡笔大约是 100 克的体验 , 以 此 为 切入口,老师让我不断地向我的合作伙伴借整盒的蜡笔,将重量 100 克、 100 克地往上加,当加到 500 克时,老师告诉我们: 500 克就是我们平时说的 1 斤;当加到 1000 克时,猜一猜还可以怎样表示。(1000 克相当于 2 斤,还等于 1 千克)使我们较形象地认识到十个 100 克是 1 千克,建立千克的概念,同时沟通斤与克、 千克之间的联系。
5.换一换 生 活是丰富多彩的,蕴涵着许许多多的 学 习 资源,能极大地引起我们的注意。同学 之 间 交换实物辅助学习,为我们创设了广阔的学习空间。 同时,固定包装的物体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把固定包装的物体的重量与它的实际感受联系起来,使同学们在脑中全方位反复感知重量单位。
6.称一称 用 天平去称 一些 学习 用品,老师与我们一起参与活动,把抽象的重量单位与熟悉的事物结合起来,加深对重量单位“克”的了 解; 在排着长长的队伍称体重的过程中, 沟通“斤”与“千克”的联系, 巩固重量单位“千克”。
通过以上的 6 种活动, 我们认识了克与千克, 懂得了 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深深的理解了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同时调动了我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作者简介:指导老师:湖南武冈市思源实验学校,刘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