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2019-10-21王琴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课堂学习数学知识小学数学

王琴

摘 要:小学数学作为学生迈入理工科学科的第一步,是基础中的基础,学生在接触小学数学的过程中,常常被复杂的抽象概念和公式所困扰,逐渐出现厌学的情绪。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在情景中感悟数学知识,让学生主动学习;在活动中探索数学知识,让学生学会学习;在练习中理解数学知识,让学生合作学习;在生活中延伸数学知识,让学生善于学习。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和大家一起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知识;课堂学习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让全体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与发现、参与与探索、感知与内化,主动地获取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能够全面、科学的发展。所以,教师要真正转换角色,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把课堂充分还给学生,把“教学过程”变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创设高效地数学课堂。

一、在情景中感悟数学知识,让学生主动学习。

良好的学习情境能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一种能促进小学好奇的气氛,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精心设计学习情境,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对新授课的知识具有一股热情,并在这种热情的驱使下产生一种迫切要求获取新知识的欲望。这样,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积极地开动脑筋,主动学习,让创造思维得以发挥。

例如:在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时,开课时,我对同学们说:“今天在上课之前,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拍球的游戏,看谁观察的最认真?老师还要考考大家”。于是老师计时,并指4名同学做拍球比赛,其他同学计数。拍完后,老师提问:“比赛结果大家都知道了,你能不能任意把两个同学拍球的个数进行比较,说出他们的多少关系?比一比,看谁说的最完整”。这时同学们争先恐后,都抢着说,有的说小明比小红多拍10个,有的说小华比小明少拍5个……于是老师总述:这就是本节课老师将带领大家探讨的数学知识。通过这一简单的情境设计,一开始就让学生远离那种枯燥、陌生的心理状态,把学生带进了一种熟悉而亲切的环境中,让他们感受到了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学习。

二、在活动中探索数学知识,让学生学会学习。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理想的教学效果是学大于教。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利用和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充分让学生做一做、比一比、猜一猜、玩一玩、说一说……让学生充分经历学习过程,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认真听讲,课堂练习的同时,有更多的机会去亲自探索,操作实践,与同学交流和分享探索的结果,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掌握数学方法,让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如在教学《分类》这一课时,我结合学生家庭环境和实际情况,让学生带来自己家中的帽子。课堂上,我把学生分成小组,要求学生比一比,看一看,把帽子进行分类,并要求说出理由。于是同学们忙活开了,有的小组还出现了抢同一顶帽子的热闹场面。因为有的是按照帽子否有帽沿儿进行分类的,有的是按照帽子的制作材料进行分类的,有的是按照帽子的颜色进行分类的……出现了多种结果。只要同学们说的有道理,我就给予充分的肯定。课堂上,我还设计了一个为自己的帽子找朋友的游戏,同学们玩的非常高兴,学的非常开心。通过这一简单的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落实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使學生初步感受到了解决问题的多样性,活跃了学生思维。因为朴素的教学环节里渗透的是教师对学生心灵的关注,这样的课堂,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最真诚的、最真实的生活状态,所以教师能教得从容,学生能学得轻松。

三、在练习中理解数学知识,让学生合作学习。

数学教学离不开练习,设计的练习题要具有针对性、典型性和实效性,要能真正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练习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话语权,不怕学生暴露错误;练习中,在让学生体会方法多样化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找出最优化的方法。把课堂充分还给学生,多让学生之间合作学习,让他们自己发现错误,从而改正错误,这样获得的知识,学生印象深,记的牢。

如在教学二年级《除法的意义》一课后,我设计了这样一组对比练习题如图):

淘气和笑笑学了这一课后,看图分别列出了不同的算式,但是他们都认为自己是对的,于是争个不停。同学们,你们能帮帮他们吗?然后让女生代表笑笑,男生代表淘气,全班进行讨论交流,最后得出他们列的算式都是对的,就是本节课学习的除法的两种意义。通过这一环节,本节课的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更加清晰,在学生的合作交流中进一步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更强化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从而达到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培养了学生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的核心素养。

四、在生活中延伸数学知识,让学生善于学习

数学本源于生活,又运用于实践。教学中偏重于脱离实际的机械训练,忽视数学的应用性,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结合生活实际,尽可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设计教学过程,并在实践活动中予以应用,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离不开数学,学好数学很有用。把学生由课堂上的学习延伸到课外,把数学教学与应用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和创新的精神,这样学生就会越学越想学。

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以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实践活动:一只小白兔去买萝卜,它手里只有1元,2元和5元的人民币,可买萝卜需要10元钱,它不知道怎么付钱呢?你能帮帮它吗?于是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说给10张1元的,有的说给2张5元的,有的说给1张5元的,2张2元的和1张1元的等等。此外,我还要求学生亲自跟着父母在市场上去买买东西,了解人民币的兑换知识。这样,通过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予以应用,使学生尝到了学习数学的甜头,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身边的事物及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五、结语:

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实现完整的人的教育,要创设真正的高效课堂,就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设计多种教学情境和活动,让教学过程“流动”起来,让学生通过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去感悟数学知识,获取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从而,学生才会爱学、会学、乐学、善学,才会使课堂教学充满智慧,洋溢情趣。这样的课堂必将成为每个孩子的乐土。

参考文献:

[1]蒋敏杰.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课堂存在问题与实践改进[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2):17-21.

[2]杨卫.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J].数字化用户,2018,24(51):166.

[3]彭梦霞.探析小学数学自主性学习教学策略[J].速读(中旬),2018,(12):49.

猜你喜欢

课堂学习数学知识小学数学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高中文综学科学习方法的中学生视角分析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