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命教育缺失问题及对策
2019-10-21段登助
段登助
摘 要:目前,伴随这社会中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逐渐严重,青少年自杀情况比较严重,严重影响了社会安定、团结发展,这也是各个中学除了教学之外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教育工作不仅包括知识教育,也包括生命教育,通过中学生物课堂对学生开生命教育,通过一到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自然的和谐,对生命的珍贵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学生的生命意识逐渐增强,有效提升自我保护意识。本文针对中学生生命教育缺失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措施,展开详细的分析,为中学生生命意识的增强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学;生命教育;缺失问题;对策
引言:对于一个学生而言,处于中学阶段时对周围的一切事物和人都有比较敏感的心理,承受挫折的意识和能力都比较低。导致在此阶段所具有的任何挫折都能对学生心理健康情况造成一定的影响。此时,如果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达到极限,为了得到心理上的解脱,学生很容易产生自杀的倾向。因此,为了避免学生产生这样的心态,并有效提升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可以医生无可为载体,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本文以身处祖国西南边陲、地处偏远、发展较落后的民族学校开展生物课堂生命教育为例,为大家详细讲述。
一、中学生命教育缺失问题
根据对中学生命教育缺失问题展开的发亮实际调查研究能够发现,目前我国中学生存在生命教育缺失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学生缺乏对生命孕育过程的了解,导致学生不了解生命的诞生过程,从而将生命当儿戏。第二是学生对生命个题的保护意识不强,导致学生伤害生命个体的情况时常发生。不论是对自身生命的轻视还是对他人生命的伤害,都是生命教育缺失造成的,特别是针对教育水平发展比较落后的腾冲市少数民族中学来讲,教育条件和教育理念的落后,导致对学生开展知识教育和生命教育的水平难以提高。
二、解决中学生命教育缺失对策
(一)以生命的孕育作为生命教育的起点
根据对腾冲少数民族中学在生物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展开的大量实际调查研究能够发现,由于生物教学内容与生命教育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将二者相结合提高学生对生命的重视程度,能够取得的比较不错的效果。比如,人教版中学生物教材中认识生物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够使中学生大致了解生物世界的概念,明确人类在生物界中占据的重要位置以及发挥的重要作用。其中很多知识的讲述的都是人与自然在生物圈中的亲密关系。老师将植物和动物孕育生命的过程以及生命诞生的过程通过多媒体技术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模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明确了解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来之不易,从而,树立积极、正确、健康的生命意识。与此同时在讲述到人类的诞生相关知识时,通过教材的介绍学生知道自己的出生,是母亲含辛茹苦孕育了40周时间的结果,并且在这40周时间内,母亲还要为胎儿提供维持生命所需的营养,胎儿对营养吸收和排泄物都是通过母亲的肾脏完成的,导致目前的肾脏承担着较大的压力,对母亲的心理和生理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使学生明白生命的来之不易,最终,使学生做到珍惜、爱护生命[1]。
(二)运用生物试验教学引导学生珍惜生命
在中学生物课上老师可以通过开展生物实验,使学生明白在自然界中,生命的存在使符合自然规律的,生命的延续具有加强的生存价值,从而做到对生命抱以必要的尊重。比如,老师对学生介绍鱼在游动的过程中鱼鳍起到的作用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对水中的鱼进行细细观察,明确鱼鳍在整个过程中的变化情况,然后对学生提出问题,如果鱼没有鱼鳍会怎样,是否会对鱼的游动状态造成影响,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相关知识的學习和实验。在此过程中,一部分学生就会产生将鱼鳍剪掉的方法,此时,老师就很可以将生命教育的内容有效的结合其中,使学生明白如果鱼失去了鱼鳍,就说明鱼的整体性被破坏,而组成生命个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和作用。将鱼鳍剪掉就宣告着这条鱼生命的结束,从生命的角度来讲,是一种非常残忍的做法,更是一种恶劣的残杀行为。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能够引导学生对动物生命给予足够尊重和珍惜,并逐渐扩大到对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生命的尊重、爱惜,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2]。
结束语
总而言之,根据以上针对中学生命教育缺失问题及对策,展开的系统性分析,我们能够更加详细的了解,在中学生物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对学生开展生物知识的能力的培养,还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生命教育,通过对生物知识的探究,了解大自然的美好、生命的珍贵,使中学生物课程具有的一定的生命教育特点。通过将引导法结合到中学生物教学中,能够使学生醍醐到生命的价值,产生对自然的依恋,从而善待自己的生命,为中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完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邢蓉.初中生物课堂中生命教育的探索[J].学习与思考,2016,(01):77-80.
[2]朱弼溅.从学生角度调查和分析影响新课改进程的相关因素———基于黄石市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课程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学生物学,2013,(07):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