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增强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2019-10-21朱泓颖
摘 要: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贯彻这一战略的根本就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其中人才培养是关键,大学生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群体,其自主创新能力更应该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就如何增强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做浅要分析,从现状和路径探索逐一展开。
关键词: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开幕式中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而要增加自主创新能力,人才培养就是关键,大学生作为当代人才培养的重要群体,培养其自主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也就成为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已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要在全国大学生之中形成一种自主创新的普遍意识还任重而道远,增强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还应该得到高度重视。
一、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
1.创新实践活动不足
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场所,应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实践机会,最为显著的就是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良好氛围,但是这些措施大都停留在初级阶段。经常是鼓励性的相关文件下发至各个学院,只有小部分学生能够自主参与进来,由于规则、范围、资金等的一些限制,大部分学生只是对文件进行浏览,并未进行深入系统的实践行动。大学生是充满青春活力、思维开放的群体,比较能够接受新思想、新事物、也时常能打破常规提出独特的想法和简介,就是由于缺少创新实践的条件和机会,即便有创新观点也难以得到重视,更何谈能付诸实践呢?
2.科研激情不够
要增强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激发他们的科研激情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以目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更多的是重学生干部活动而轻科研创新活动。不可否认,大学生积极参加干部社团活动,能够扩大自己的朋友圈、提高与人沟通协调能力或者能够获得更多的荣誉为评奖学金时增加机会,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之下,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活动之中,而导致科学文化知识的欠缺,自主创新能力的薄弱。还有一种观念认为,科研创新活动仿佛就是研究生的专利,于大学生而言相距甚远,学生科研意识不强、激情不够很大程度上也与老师有关,大部分老师会习惯引导研究生做各种科研项目,而忽略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或者说只是有意识的引导有考研意向的本科学生学习。基于这两种原因,而导致大学生的科研激情不足,自主创新能力欠缺。
3.目标价值取向错误
现在的部分高校为了提高学校的就业率而增加其声望,对学生的教育实行岗位定向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部分大学生将工作视为学习的唯一目标,而导致
片面追求个人价值、个人利益和个人需求的实现,一定程度上造成人生价值观的偏斜,将学习变得功利化,认为凡与未来所涉及岗位无关的知识皆是无用知识。我们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是指无科学根据、理论事实支撑的臆想,自主创新能力是在深入探究科学理论、通过吸收各方先进的科学发明和技术,再进行自己的模仿创新或者自主创新的能力,它是一种对社会有价值的能力。部分大学生将学习视为自己获取单一岗位的工具,而不进行多方面、深入的知识探索,这是对学习目标价值的错误取向。
二、增强大学生自主创新性能力的路径探析
(一)加强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1.学校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
从学校层面来讲,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就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毅力,这两种品质是大学生进行自主创新活动的重要心理品质,它们能够为学生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因此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注意维护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多进行鼓励式教学而不是一味的打压,帮助学生建立信心和毅力;还要对注重对学生创新式教学的研究,在课堂实践时更加注重思维方式的训练,比如跨学科方法论的运用,可以将知识更加融会贯通,发散学生思维,或者逆向性思维方式的教育,正常情况是从原因、现象入手转变为从结果入手等。总之,老师要学会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各种手段方法来培养和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2.学生自己要提高自主创新意识
增强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是一项长期浩大的工程,不管学校创造多大的创新实践机会,如果大学生自己没有自主创新意识,不能充分利用这些锻炼机会,那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永远只能停留在建设之中,而不能真正投入到生产之中。面对学校教育,大学生首先应该扎实自己的专业功底,有意识的向授课老师或者导师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并得到他们的有效指导;其次就是,重视自己的创新想法,及时记录并充分利用学校资源进行深入探索扩展;还要积极参加学校提供的创新创业活动,通过自主创业来实现自己的创新目标;利用假期多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扩宽自己的眼界、增加知识面、通过接触更多的行业和人员而达到思维的开阔。
(二)灵活考核方式
传统大学的教学考核方式便是闭卷考试,以此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为了能够让学生顺利通过考试,一到期末,便有所谓的“划重点”环节,这样一来,從知识点方面学生除了能够掌握到考试重点知识以外所剩无几,从考核题型方面也限定了学生的思维发散。要想增强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就应该从各方面引起重视,单就考核方面来讲可以设计考试题型尽量偏开放式;以所学专业为主,大学生能够自由设计自己的作品;以社会事实为角度出发,畅谈大学生自己的看法;以大学生自己对所学科目的了解,提出自己对本学科知识建构意见等等。
(三)建立系统长效的鼓励机制
要增强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有了创新意识并付诸实践还不够,学校应该为大学生的自主创新成果给予有效的鼓励机制,以此激发学生创新实践激情。可以设立单项创新实践成果奖学金;或者鼓励学生组建创新团队,学校提供给团队灵活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以创新实践成果替代相关学分要求,或是在最终考核之中实行加分制等等。大学生的自主创新实践活动应得到学校的实际鼓励和支持,并将此形成一套系统、长效机制,有了制度作保障,才会让大学生的创新热情更加高涨。
(四)充分发挥大学生导师制的引导作用
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在本科学习阶段应该以学习课本基础知识为主,深入钻研只有到研究生阶段才会接触,在大学生自我科研意识不强的情况下,导师就应该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对于一般的任课老师来说除了课堂学习探讨以外,大学生与任课老师的接触并不是太深,任课老师对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作用是有限的。在本科期间,大学生也完全可以凭着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导师、研究生一起做科学研究,以此增强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这一过程中大学生自己要有意识与导师接触,导师也应该拿出比教导研究生更多的耐心去鼓励本科生参与到自己的科学研究,学校在制定大学生导师制的相关规定上也要更加仔细,并注重落实。
增强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不仅能够营造高校良好的自主创新氛围,还能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贡献。增强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高校培养的重要任务,不单单是要大学生自己提高创新意识,更多的是学校能够提供足够的创新实践机会,不管从教学方式、实践活动还是课程安排、导师引导,都应该贯注对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意识。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在当今这样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拥有足够的信心和才能去从容面对,将自己融入创新时代的潮流之中,不断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做贡献。
参考文献
[1]范淇元.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5(6):8
[2]闫琼.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热点思考·教育前沿,2016(1):9-10
[3]卢智增.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6(11):152-154
[4]陈兴文,刘燕.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培养途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28-29
[5]田天,冯钊,金美玲.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路径探析[J].教研探索,2013(2):9-10
[6]丁仲恺.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现代交际,2016(2):176-177
[7]陳曦.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探析[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5(12):106-108
作者简介:
朱泓颖,女,汉族,重庆合川人,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中国化研究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