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庄子·德充符》篇中的“畸形人”形象
2019-10-21刘阳王兴隆
刘阳 王兴隆
摘 要:庄子在《德充符》中描绘了六个形体残缺的人物形象。此六人虽形体有缺,但道德高尚乃至圆满,庄子通过这六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圣人”与“真人”的看法。一方面,“圣人”与“真人”在于德行圆满,而不待于外物;另一方面,“圣人”与“真人”并不受到世俗规范的制约,也不会再被世俗所伤害。而“德充于内而应于物”的“畸形人”的形象,则最好地表达了这两个特征,这也是庄子塑造其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德充符;畸形人;圣人;世俗
《庄子》中有很多肢体畸形残缺的“畸形人”,比较集中的体现在《德充符》一篇中,里面塑造了兀者王骀、申徒嘉、叔山无趾、哀骀它等人,以及两个虚构的奇形怪状的人物:闉跂支离无脤和瓮盎大瘿。然而这些人又都是精神完美的人。那么《庄子》中创造的这一类人物到底有何理论意义呢?下面我们就作一番探讨。
一、融于大道的“圣人”
庄子认为道生成人,所以人的本质与道的本质是一致的,人与道是同体的、统一的。而道没有作为也没有形迹,“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大宗师》)。能融于大道的人被莊子称为“圣人”,“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遁而皆存。”(《大宗师》)就是说圣人要游于不得亡失的境地而和大道共存。“虽然庄子在提到“圣人”、“真人”时并没有具体的描述他们的外象是什么样子,但我们从庄子创造的“畸形人”的内在本质即可以认为这类“畸形人”就属于庄子所称的“圣人”、“真人”的范畴。《德充符》里就有很多这样的形象,他们都是残畸之人但“德”充足。能体现宇宙人生的根源性与整体性的谓之“德”。有“德”的人,生命自然流露出一种精神力量吸引着人。
哀驼它是个面貌丑陋的人,没有权位钱财,但他却吸引着很多人,孔子认为他是“才全”而“德不形”的人。何谓“才全”,何谓“德不形”呢?“死生存亡……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这类肢体残缺不全的“畸形人”不在意形体完整、地位尊卑、功利小惠,强调“才全而德不形”,即要保全天性而不使德外露,皆懂得“安命”,顺乎自然,不被外物所牵绊和束缚,而这些就正是“圣人”、“真人”的本质,所以说他们与“圣人”与“真人”是统一的,他们就是庄子所谓的“圣人”、“真人”。
但为什么庄子要赋予一部分“圣人”、“真人”这样一个肢体残缺的外在形象呢?庄子认为人正是因为有了形体就与原本不可言说、触摸的道产生了距离。身体应当归复自然。道是本质,形体是表象。而任何事物的本质都不应该被表象所迷惑。人只有“丧我”方能融于道中,而“丧我”就是不执著于自我的一切,把主观的一切丢弃,只有这样才能完全的走向自然,进入完全没有是非的平衡状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天人合一”。如果在乎形体的是否残缺畸形,就根本不可能做到“丧我”,更无法顺应自然,与无尽无限的道融为一体。庄子用这类“畸形人”的形象深刻的阐释了他的“道”的理论,以及他的绝对自由的不受物的牵绊的观点。
二、落入世俗的“畸人”
这类“畸人”处于“丧我”的境界,都是“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忘记了形体的存在,就更无所谓自己畸形残缺与否。看到他们的畸形残缺,或因为他们的畸形残缺而瞧不起他们的人其实是那些世俗的人,如“索人于‘形骸之外”的子产,见叔山无趾遭刑致残而歧视他“蔽于形而不知德”的孔子。这些世俗的人正是在指责和傲视“畸形人”中与“畸形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一群人不能做到把事物看成一个整体。心灵若作整体观,则不拘限于一隅。而他们正是因为割裂的看待万物,所以才蔽于表象的形体。“无趾语老聃曰:‘孔丘之于至人,……不知至人之以是为己桎梏邪?”(《德充符》)孔子企求以奇异的名声传闻天下,而“至人”则把名声当作是一种枷锁。孔子之流这群人在道家眼中就是“异化的人”。他们汲汲于功名,争强好胜,奋力追求的一切成为他们自身的束缚,也就违背了“道”,与自然相对抗。“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大宗师》)就是说凡是嗜欲深的人,他的天然的根基就浅了;也就是说欲念越深,那么就离自然越远,也就远离了“道”。所以,庄子认为人不应当过多的凸现出来,一凸现就麻烦了,就是“人的异化”。他们不能安心适时顺应变化,因为被外物束缚住了而不能自求解脱。
对落入世俗的“畸人”的描述体现了庄子一重要的观点:任何东西一旦与“道”相结合,一切世俗的东西皆不能伤害。子舆腰弯背驼,五脏血管向上,面颊隐在肚脐下,肩膀高过头顶,颈后发髻朝天,阴阳二气错乱不和,可是他心中闲适而若无其事。当子祀问子舆,是否嫌恶自己的形体的时候,子舆说:“亡,予何恶!……且夫物不胜天久矣,吾又何恶焉!”(《大宗师》)就是因为子舆是能够安心适时适应自然变化的人,所以哀乐的情绪就不会侵入到他的心中,他也就不会被束缚。“离形去知” 就能与道结合。“离形”,即消解由生理所激起的贪欲;“去知”,即消解由心智作用所产生的伪诈。如此,心灵才能开敞无碍,无所系蔽,而通向广大的外境。而“畸人”正是“离形去知”之人。“有人之形,……謷乎大哉,独成其天”(《德充符》)因为和自然同体,也就是和道相结合,才会没有人的偏情,所以世俗人的是非都影响不了他们。不为表象所蔽,把握事物的本质,顺应自然的变化,与“道”相融合,不被外在的物所束缚,达到绝对的自由,正是庄子创造这类“畸人”的意旨所在。
参考文献
[1]庄子[M].孙通海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
[2]庄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1
[4]董华.庄子寓言文学的艺术精神[J].云南社会科学,2004.4
作者简介:
刘阳(1996-),女,黑龙江省哈尔滨人 中央民族大学2015级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哲学专业本科生
王兴隆(1997-),男,西藏自治区拉萨人,中央民族大学2015级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哲学专业本科生。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