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吐哈三塘湖盆地石炭系钻井提速技术研究与应用

2019-10-21付光军

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 2019年9期

摘 要:吐哈三塘湖盆地是吐哈油田增储上产的主要区块之一,盆地石炭系地层岩性复杂,在钻井过程中,因石炭系地层机械钻速低、井塌、井漏等事故复杂导致区块平均钻井周期长。通过开展钻速提升、井下安全技术研究,设计优选个性化PDC钻头、提速工具,优化钻井液防塌、防漏性能,形成一套三塘湖油田石炭系地层钻井提速技术,达到提高机械钻速、降低事故复杂时效、缩短钻井周期的目的。

关键词:三塘湖盆地;石炭系地层;机械钻速;事故复杂;钻井周期

石炭系地层岩石硬度高,研磨性强,可钻性差,易造成钻头先期损坏,致机速低行程短,起下钻频繁。石炭系地层平均机速1.92m/h,平均单钻进尺196.7m,平均口井钻头使用5只。石炭系地层含有破碎带,易剥落掉块和突发性井壁坍塌造成井塌,卡钻和划眼等事故。前期完成22口井因井壁不稳共发生13次事故,损失时间1463.85h,事故复杂率2.96%。石炭系地层裂缝发育易井漏,以微、中小裂缝为主,且存在一定孔隙。统计22口井有8井发生漏失,平均漏失506.16m3,平均损失时间78.94h/井,事故复杂率3.51%。

1 岩石力学参数的确定

利用声波时差、密度、自然伽玛等测井数据分析,测定岩石力学参数,得出岩石硬度、抗压强度。利用室内试验、微钻头法,测定岩石可钻性,确定PDC钻头可钻性级值。采用ZKZ-1型多功能岩石可钻性测定仪进行可钻性实验,得出马67井2870-3080m左右井深岩心取样可钻性实验得较高可钻性级值约6-7左右;条32井3300-3390m左右井高可钻性级值约7-8左右。建立地层三压力计算模型,在等效深度法基础上,计算得出:石炭系地层破裂压力在50MPa-120MPa之间,地层孔隙压力20MPa-40MPa之间,坍塌压力25MPa-45MPa之间。

2 开展个性化鉆头设计

针对石炭系地层研磨性强、硬度及抗压强度大的特点,设计一种6刀翼抗研磨PDC钻头:采用平滑的冠部形状、中高布齿密度、由5刀翼增加到6刀翼提高抗研磨性,设计较小切削齿负前脚弥补攻击性,应用聚晶金刚石保径,提高钻头稳定和使用寿命。优选低速大扭矩螺杆配合扭冲提高钻速,增加单只钻头行程。优选7头5级大扭矩低速螺杆,扭矩增大,钻压提高50%以上,增强钻头破岩能力,应用扭冲配合螺杆,兼顾防斜、保护钻头。应用扭力冲击器,利用部分流体能量,驱动冲击锤的动力部分沿轴心做半圆周往返运动,产生一个周向的、均匀稳定的冲击力作用到整个钻头上,解决“粘滑现象”,保护钻头。

3 研究坍塌、漏失机理,形成防塌、防漏钻井体系

3.1 石炭系井塌、石炭系漏失机理研究

利用MiniFlexII台式X衍射仪分析全岩矿物组份及粘土矿物组份得出:石炭系地层粘土矿物总量在2.27-9.44%,粘土矿物含量低;粘土矿物中膨胀性组份(蒙脱石、伊蒙混层)占比高,较易水化膨胀、分散,起胶结作用的粘土矿物吸水膨胀,导致岩石坍塌压力上升和抗拉强度降低,引起剥落坍塌;石炭系地层破碎,岩石内部裂隙及矿物解理发育;钻开地层构造应力释放造成井眼坍塌。通过表面观测及电镜扫描石炭系地层裂缝发育,分布规律差,裂缝宽度以0.1-3mm为主,长度以5-12cm为主,石炭系地层井漏主要是裂缝性发育造成。

3.2 防塌钻井液技术研究

优选ZNP-1抑制剂提高抑制性,控制粘土矿物水化效应,原配方基础上加量提高0.1%满足石炭系地层抑制粘土矿物水化要求。优选高温降失水剂,强化失水控制,阻缓压力传递。相同加量浓度,HS-2加量3%优于其他降滤失剂。优选与井温情况匹配的沥青材料,实测井底温度与沥青性能实验,2500-3500m井段沥青选用DBFT-201,3500m以下井段选用KH-n、HF-024。提高深部地层封堵造壁效果,优化防塌材料基浆配方:6%土粉+0.3%ZNP-1+0.6%NaHPAN+3%HS-2+1.5%PSC。结合实验与吐哈聚磺浆体系特点的防塌配方:7%土粉+0.3%ZNP-1+0.6%NaHPAN+4%DBFT-201(HF-024/KH-n)+3%HS-2+1.5%PSC+3%QCX-2+2%QCX-1。

3.3 防漏堵漏钻井液技术研究

优化防漏配方,提高钻井液随钻防漏能力实验,配制基浆,用1mm缝板(DL-A2堵漏仪)配方改造后,钻井液防漏、承压能力提高。优化堵漏材料颗粒配比,将片状:纤维:颗粒由1:2.5:1(不计综合堵漏剂)优化为6.3:2.7:1,恶性漏失堵漏成功率、承压能力提高。确定堵漏配方:井浆+5%综合堵漏剂+8%单封+6%细核桃壳+5%中粗核桃壳+3%粗核桃壳+3%QCX-2+5%雷特超强(总浓度35%)

4 现场应用情况

现场共实施6口井,平均井深3523.5m,平均机速5.53m/h,平均钻井周期73.18天,事故复杂时效0;同比应用前,石炭系井段机速提高85.42%,周期缩短52.86%,事故复杂由7.95%降为0。

综上所述,通过对地层岩性研究,优选个性化钻头,解决上部地层牙轮钻头行程钻速低、下部含砾地层机械钻速低的难题,提高机械钻速。优化复合钻进技术,使用低速大扭矩螺杆,解决地层易斜难题,实现上部地层防斜打快。针对盐膏层井段钻井事故复杂,优化钻井液性能及短拉方案,完善区块钻井工艺,解决钻井周期长、事故复杂多等难题。

参考文献:

[1]覃园圆.泥页岩水化对井壁稳定性影响研究[D].西安:西安石油大学,2014.

作者简介:

付光军(1981- ),男,汉族,重庆巫溪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石油钻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