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云无声诗,谁解其中意
2019-10-21李姝
摘 要:众所周知,默剧素有“无声诗”的美誉,因为肢体动作取代了语言,对视觉效果的追求和抽象世界的开拓曾让默剧风行一时。一个人、一把椅子、一只袜子、一些碎纸片...口香糖、开车、葬礼、弃婴,后景幕布上依次显示出四幕名称,这便是拿大顶剧社出品的默剧独角戏《HaHaHa》。2018年9月3日,该剧在成都黑螺艺术空间上演。源自古罗马的默剧,历史久远,兴衰浮沉上千年,而今默剧走进中国的剧场,观众打开默剧有没有新的方式?默剧《HaHaHa》能带给我们什么启示?世人都云默剧是“无声诗”,其中的诗意又如何读解呢?带着对当代中国默剧的好奇,笔者希望借默剧《HaHaHa》获得一些答案。
关键词:默剧;《HaHaHa》;无声诗;肢体画
一、剧名的寓意:《HaHaHa》与“哈哈哈”
初闻剧名“HaHaHa”,很容易联想到中文的拟声词“哈哈哈”,配合本剧海报上的杂耍小丑和五彩球形象,一股风趣幽默的气息扑面而来。“HaHaHa”形成的语言排比和节奏感,令人瞬间产生好奇与好感,不仅是谐趣之味,更像是主创与观者之间的首次互动。默剧曾给人深奥高冷的感觉,与自带烟火气的传统曲艺(如相声)逗乐功能迥异,但《HaHaHa》告诉我们,默剧同样可以拥有“幽你一默”的野心。本剧透过这简单的“HaHaHa”叠词修辞,带领观众顽皮地游走于多重语境,默剧的在场语言虽然是静默的,但表演带来的精神世界却能彰显出巴赫金似的狂欢之境,这也许恰恰是本剧的匠心独具之处。
二、沉默的深意:独乐乐与众欢愉
《HaHaHa》全剧共四幕,口香糖-开车-葬礼-弃婴,据导演(兼编剧、演员)演出之后的介绍,四幕剧的设计大都来自生活经验与切身感受。第一幕《口香糖》幽默感十足,表演的滑稽,夸张,讽刺与温情并存,导演兼主演王梓很有天赋。从第二幕《开车》的后半段开始,节奏放缓,由于道具太少,服化道的部分缺乏更多的设计,感觉程式化地口技与声效断点有些重复,还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好舞台及塑造视觉空间。无实物表演非常依赖观众的想象力与理解力,台上与台下“过招”,如果过于自信所谓即兴表演,难免出现尴尬与太多留白。四个故事的叙事连接,除了《开车》与《葬礼》有直接的联系,其他分幕之间仿佛缺少了一些详略安排與和侧重点,第一幕至第二幕开头由于动作和口技表演密集,演员与观众频繁“过招”,实现了“众欢愉”的效果。但后半段的时间,因整体缺乏视觉设计,《葬礼》的悲伤和《弃婴》结尾处的温暖都来得太迟了,变成了演员的“独乐乐”。
演出结束后,台下一位观众问道后两幕《葬礼》和《弃婴》为什么没有更多面对观众的表演和调度,以及默剧的肢体表演和舞剧有什么区别?导演兼演员的王梓并没有做直接的回答。诚然,独角戏的表演非常考验创作者的艺术功力,作为默剧的独角戏则更是难上加难。本剧的第一幕互动很好,后面逐渐显得有些刻意和拖沓。即兴戏剧的惊喜往往来自出其不意。独角戏的氛围不等于缺少舞台设计和调度。整体创作如何寻找演员表演中的控制与观者沉浸体验的平衡,这是一个长久的命题,路漫漫其修远兮。
三、默剧的诗意:无声诗与肢体画
源自古罗马的默剧,历史久远,兴衰浮沉上千年,而今默剧走进中国的剧场,观众打开默剧有没有新的方式?默剧《HaHaHa》能带给我们什么启示?世人皆云默剧是“无声诗”,默剧的诗意应当如何读解呢?
托尔斯泰曾在他的长篇小说《怪人》中提到:“最初本来是没有语言的,当人们还过着半野兽似的生活的时候,他们总是打着手势,发出一些声音,做出表示危险或好感的信号。总之,他们完全像聋哑人那样表示个人的意愿。后来,这些手势的作用同声音结合在一起,并且从声音中产生出词汇,最后才产生出有联系的人类语言。”①默剧真正的重点在于演员的身体表达,它是一种高度可视化的舞台形式。但这对创作者和观众都提出了不小的要求。无声的诗意全在演员的一颦一笑、一招一式中传递,同时要求观者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联想记忆和心理预设,方才产生象征性的共振,或指向某个情感中心,最终实现叙事表达。
无论是否有清晰的故事情节,无论是即兴表演还是编排好的动作,首先是形体和视觉的表达,默剧就好比演员用肢体绘制的图画,好似掌间沙画,转瞬即逝,又好似全息投影,美轮美奂。戏剧的根基是现场的人类经验,它不同于任何其他的艺术形式。戏剧的现场性与即时性,是真人面对真人,是相对的时空之内表演者和观者全方位地分享一切,默剧恰好把这种戏剧的诗意与人体的灵动发挥到极致。然而时过境迁,随着读图时代与智能媒介的出现,外部世界对人内心世界的挤压与充塞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戏剧的沉浸式体验越来越难以获得,默剧也不例外。《HaHaHa》给我们的启示在于,如何将默剧“故事”放置在观众可以接纳的场景或时空中,如何在服化道设计和视觉桥接点设计上增加与观众的生活经验互动。如果只是无实体表演的怪诞口香糖、与观众一来一回的踢泡泡球、为了增加谐趣和刺激感把人体内脏取出又放回....也许还远远不够。爱之深才责之切。《HaHaHa》作为默剧的大众普及很好,但作为艺术创新,也许,还有很多发挥的空间,如何通过默剧带来人体视听感官知觉的整体唤醒,从而达到表意传情的目的,值得我们思考。
参考文献
[1]只当戏谈,什么是肢体剧场?,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69832418484822&wfr=spider&for=pc, 17.6.10
作者简介:
李姝(1984-),女,汉族,四川成都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影视戏剧导演理论与创作、广播电视文艺
(作者单位:成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