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仪礼视野下的闹公婆习俗
2019-10-21路转红
路转红
摘 要:婚俗中闹公婆习俗古已有之,在我国诸多民族和地区中都广泛存在。现代社会对闹公婆习俗争议颇多,一方面人们重视它的娱乐价值,另一方面又忌惮其在婚礼中制造的混乱。实际上闹公婆习俗在古代社会有特别的文化内涵,其隐藏在混乱中的蕴意实为社会恢复常态和安稳的隐喻。在前人已用通过仪礼分析闹公婆习俗内涵的基础上,笔者意图再次揭示蘊藏在闹公婆习俗中的隐喻,以此说明闹公婆习俗今非昔比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闹公婆;习俗;通过仪礼;隐喻
榆中县属甘肃省兰州市管辖,其农村地区婚俗中至今存留着“闹公婆”习俗。婚礼举行前,新郎父母在众亲朋好友的簇拥下,一改往日严肃的面孔、较为规整的打扮,用一种极为滑稽可笑的妆容出场。滑稽的内容是:新公婆被亲友强行装扮,其扮相之丑使在场的人哄笑不止。公婆二人头戴“公婆帽”、身着宽大戏炮、脸上被涂抹一层厚厚的锅灰,或用毛笔在额头上书写“王八”二字以示戏谑。结婚典礼开始后,被扮成小丑的新公婆在众目睽睽下接受婚礼主持人的“质问”,整个过程热闹非凡,男女老少皆开怀大笑,而新公婆手足无措,只能任由人们摆布,即使不情愿也不能表现出来。因为“结婚三天无大小”的闹公婆习俗,人们在婚礼中得到了身心短暂的放松,通过闹公婆习俗的展开,亲友们少了拘束,多了自在和亲近,为整个婚礼增添了欢乐和喜庆。
但是在现代社会的大都市,一方面人们肯定闹公婆带给婚礼的欢快气氛,另一方面人们对闹公婆习俗有许多负面意见。前不久笔者在网络平台浏览到许多关于闹公婆习俗的评价,百人中超过一半以上的人认为婚俗中闹公婆部分是陋俗应当舍去,尤其是陕西汉中闹公婆时公公背媳妇的做法违背伦理道德原则,而且部分网友表示在婚礼过程中闹公婆会给某些心怀不轨之人以可乘之机,做出一些伤风败俗的事情。基于此,笔者表达不同观点,在前人借鉴通过礼仪的基础上再次运用通过礼仪对闹公婆习俗进行剖析、探究,阐释闹公婆习俗具有的社会内涵。
一、关于闹公婆起源的说法
1、警告说
警告说认为闹公婆习俗实质上是对“规范”行为的暗示,这从“抹黑”公公这一举动可以看出。在榆中县连搭、东湾、三角城,夏官营等乡镇就流行一种在婚仪上给公公脸上“抹黑”的习俗。公公脸上抹得越黑就说明他越受到人们的尊重。原因一是因为黑色在上古时期是一种尊贵的颜色。“夏后氏尚黑,大事敛用昏,戎事乘骊,牲用玄”。(《礼记》)“夏朝人崇尚黑色,丧事在天黑后进行,打仗要骑黑色的马,祭祀神灵要用黑色的牲畜”。黑色是尊贵的,是合乎规范的,在婚礼上给公公脸上抹黑是在警告公公、媳妇行为举止要合乎规范。原因二是抹黑也就要“扒灰”,而扒灰在民间有公公媳妇通奸的含义。清代王有光《吴下谚联》卷一《扒灰》中就讲了一个寓意公公儿媳妇不正当行为的故事:传说,庙里烧香的炉子里焚烧的锡箔较多,时间长了锡箔就会结成块,和尚见了就扒出来卖钱用。后来住在庙旁的人知道了也来偷炉子里的锡,因偷锡和偷媳同音,所以扒灰就有了公公和儿媳妇之间不当行为的含义。闹公婆时公公脸上的黑灰就有了一种暗示、警告的意味。
2、和谐说
一方面,闹公婆的氛围欢快和谐,2007年11月16日在榆中县城关镇城关村三社社员路天祥家中的婚礼上,不止公婆被“闹”,人们扩大了“闹”的范围,除了公婆,新郎的叔叔婶婶也成了人们丑化的对象。被捉弄的人要么穿戏袍要么反穿棉袄,然后倒骑毛驴围着庭院跑,公婆的耳朵上都挂着红辣椒,脖子上套着望远镜,逗得在场亲朋好友捧腹不止,整个婚礼的气氛非常融洽和谐。
另一方面是基于“孙子除恶霸”、“公公救媳妇”的传说。孙子除恶霸讲的是地方恶霸每天都要吃小男孩的心肝以求长生不老,老奶奶为了保护孙子被恶霸欺凌,欺凌的内容与闹公婆习俗中人们对待公婆的行为雷同。孙子通过男扮女装长大,考上状元并做了地方父母官,于是惩治恶霸,使地方百姓摆脱欺凌,从此人们用恶霸欺凌老奶奶的手段整治公婆。而公公救媳妇是说从前有个鱼怪喜欢在新娘出嫁的路上打埋伏抢新娘,有个勇敢的公公与鱼怪搏斗最终战胜鱼怪救回新娘,从而使社会重新恢复和谐。这两个关于闹婚俗的传说都有社会最终和谐的蕴意。
二、通过仪礼视角下的闹公婆习俗
法国人类学家范·热内普(Van Geennep)在他的《通过仪礼》一书中提出每一个体总是置身于社会多个群体之中,不管&时间和空间怎样变化,一个人要从一个群体过渡到另一个群体并与其相融合就必须要经过某种仪式,而这种具有过渡性质的仪式都遵循一个普遍的规律即:分离-边缘-融合。这种普遍的规律被范·热内普称为“通过仪礼”。他用“通过仪礼”这一理论分析了人类社会中存在的诸多仪式如成人礼、婚礼,丧葬仪式等。在某些原始民族的成年礼仪中就可以用通过仪礼中的分离仪礼-边缘仪礼-融合仪礼三个阶段的仪礼来
阐释。例如某些民族在男孩子成长到十几岁就要把他们带到远离家庭的地方,离开原来家庭这一仪式就可以看做一个分离的过程。将男孩分离出温暖的家庭怀抱以后对他们进行鞭打或让他们干一些苦力活,有些地方还让男孩们赤脚踩着坚硬的石头行走以此磨炼他们的毅力。身处这一仪式的男孩仍然没有获得成年群体的接纳,他们既不属于备受关爱的儿童群体也不属于承担责任与义务的成人群体,在磨炼的过程中他们作为社会边缘角色处在一个不被任何社会群体认可的位置,只有当他们成功通过艰苦的考验才能通过成年礼仪,从边缘境地跻身社会的主角——男性成年人,并获得相应的义务和权利。
同样地,可以用通过仪礼的三个阶段来阐释闹公婆习俗。当一对新人被带到婚礼现场时,公婆从原来的正常人群体中被分离出来,通过被人戏谑、捉弄成为社会的边缘群体即:无法回到原来群体也无法顺利进入公婆应当扮演的严肃家长角色,只有当婚礼结束,公婆才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和身份,履行正常的家长责任和行驶权利,这就是融合。在整个过程中,分离-边缘-融合三个阶段得到完整的体现。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秩序发生的变化:脱离正常的发端-非正常进入边缘化模式-恢复正常。闹公婆开始之前,人们有条不紊按部就班的做着该做的事情,尤其是在封建社会里儿子不敢忤逆父母,媳妇低眉顺眼服侍公婆,公公也不能觊觎儿媳妇,总之,不能发生任何不符合规矩的事情,而这正是即将脱离正常秩序的发端。在闹公婆的时候,整个传统秩序都乱了套,公婆被人戏弄,有的地方还流行公公背媳妇,婆婆对媳妇的态度也不能强硬,公婆角色不同于非公婆与正式公婆角色而进入边缘群体被暂时地边缘化,在婚礼结束后一切都回归正常,准公婆通过被人们“闹”的仪式正式成为公婆。
三、暗藏在“闹公婆”中的社会隐喻
现代社会的闹公婆习俗只剩下娱乐的社会含义,当笔者就闹公婆习俗的社会意义访问榆中县城关镇上汉村正在親历闹公婆习俗的村民们时,得到最多的回答是闹公婆是一个轻松好玩的婚俗环节,有利于人们解除农忙的疲乏并增进乡邻之间的感情。也有人表示闹公婆习俗是当地婚俗中传承下来的内容,不进行这一内容代表整个婚礼不完整,有种被迫的意味。实际上在古代社会里,闹公婆习俗有着深刻的社会隐喻。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绝大部分时期儒家文化占据主流文化地位,儒家思想一面重人伦重孝道,一面又不断强化男权政治,千百年来历朝历代对女性的束缚和压迫不断得到强化和完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五常思想使得嫁入夫家的媳妇饱受公婆威严的摧残,尤其是婆婆,当一个女人在多年媳妇熬成婆以后她首先要让新媳妇知道的是她作为婆婆的威严和厉害。由此,在闹公婆过程中出现戏谑婆婆的行为既是对婆婆这一角色的不满与发泄也是对年轻准媳妇的警告,这个警告里含有封建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的意味。也就是说,每一个闹公婆的举动都预示着正常生活中不是这样做的。通过边缘仪式暗示媳妇及在场的每一个人:一切都会回归正常。闹公婆时混乱的局面、违背伦理的做法都在暗喻着人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例如,在正常的社会里公公和儿媳妇是不能有亲密接触,否则会违背伦理道德被认为是乱伦,而在婚礼时却有公公背媳妇的仪式,再加上人们往公公脸上涂抹的黑灰也在无形中告诫公公与媳妇双方:乱伦是可耻的。这种看法在西北民族大学教授阿布都哈德的文章《结构与反结构——阈限理论视野下的“闹公婆”习俗》中就已经被提到过。笔者借鉴通过仪礼再次阐释这个社会隐喻是要说明,闹公婆习俗本身蕴藏着期望社会正常运转与和谐的寓意,闹公婆以后生活恢复常态,与“闹”的非和谐场面形成鲜明对比。所以,闹公婆习俗本身不是现代人眼里的娱乐项目。
近年来,随着榆中县城市化的发展,即使在农村地区闹公婆习俗也已鲜见。而榆中以外的某些地区在闹公婆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恶劣行为如乘机偷盗、报复、恶意伤人……由此不少网民认为闹公婆习俗是陋俗应当革除。但在范·热内普的通过仪礼视野下剖析闹公婆习俗我们发现隐藏在“闹”的背后是“不闹”,是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环境的安定和谐。鉴于此,我们在评价这一习俗时要有一个历史的、审慎的态度,要看到闹公婆的目的是:“不闹”,是寓意婚姻美满、家庭幸福,重人伦重孝道的安定局面。
参考文献
[1]范·热内普.通过仪礼[M].张举文译.商务印书馆,2014.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宁夏卷[M].北京 ISBN中心,1999.
[4]万建中.婚俗[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5]阿布都哈德.结构与反结构——阈限理论视野下的“闹公婆”习俗[J].西北民族研究,2015.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