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2019-10-21孟婷婷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美术作品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孟婷婷

摘 要:小学美术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艺术涵养、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表达内心的平台,由此可知美术教学活动的价值。基于此,本文以小学美术课程为例,探究美术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策略;美术作品

就目前的美术教学活动而言,问题重重:如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教学活动与生活实际脱节,美术作品缺少生活气息,;讲授活动、观赏活动多,实践、鉴赏活动少等,这使得美术教学活动成为了一种单向的技能灌输过程,缺少平等对话的条件、忽视学生心理需求,与美术课程的本质大相径庭,因此亟待改善。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工作经验提出了以下教学途径,以期突破教学困境。

一、尊重学生,个性化教学

关注学生成长、了解学生个性,满足学生需求是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做好的工作,但是部分教师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他们采用“一刀切”“一堂言”式的教学模式,重视教学进度,忽视学生发展;重视成绩提升,忽视学生个性,让学生感到压抑,失望,无法激发自身学习兴趣。基于此,笔者开展了个性化教学活动,尊重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给学生发展的空间和自由,挖掘学生潜力,激励学生表现自我。

如,在学习《面具》这一课内容时,本课的教学目标为激发学生的想象,展示自己的个性,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立体面具作品。为了完成这一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一开始笔者就讲解了面具的起源、演变、发展的过程,帮助学生了解面具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从文化、民族、宗教等多角度认识了面具艺术。在笔者的讲解下,同学们对面具的制作充满了兴趣。见此情景,笔者邀请了一名专业的面具制作人员用报纸为大家展示了面具的制作全过程,尤其是五官的粘贴,让大家大开眼界。演示环节结束后,不等笔者要求,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制作,由于制作的材料有限,只能在制作内容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展示自己的个性。在此过程中,笔者并没有过多的干涉,也没有提出任何的意见,只是在旁边给予适当的技术指导。很快地,同学们就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并展示给大家看,只见各种卡通人物映入人们的眼帘,十二生肖、鬼面具、自我肖像也让人眼花缭乱,红的、绿的、黄的色彩遍布眼前,不得不让笔者惊叹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到笔者批阅完这些面具作品后,还举办了一次小型展览会,邀请了兄弟班的学生前来欣赏,听一听其他人的评价,以此完善自己的作品,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在教授学生基础知识、进行制作演示后,就将课堂时间交给了学生,不干涉学生的选择,也不给学生提任何意见,任由学生自由发挥,最终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给教师同仁们提供了借鉴。

二、营造氛围,情境化教学

情境化教学是指教师为学生们提供充满感情色彩、生动形象的教学场景,以此引发学生的情感变化,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活跃课堂气氛,提升教学效率。尤其是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艺术灵感来源于生活和自然,只有充分开发和利用自然和生活资源,创设与之相关的教学情境,才有可能激发学生观察、体验、发现、想象和创作的能力,才能引起学生的多中情绪变化,才能活跃课堂氛围,帮助学生自由成长、快乐成长。

如,在学习《绘画日记》这一课内容时,笔者决定采用生活情境教学法开展教学,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发现身边的美好。因此,在教学活动一开始,笔者就说道:同学们最近还写日记吗?喜欢写日记吗?有些同学回答喜欢,有些同学不喜欢。了解同学们的看法后,笔者继续问道:大家不喜欢写日记的原因是什么呢?很多同学回答因为没有事情可写。此时,笔者引出了绘画日记的话题,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力和困惑,大家纷纷问道:绘画日记是什么?笔者并没有回答大家的问题而是展示了绘画日记的绘制过程,给了同学最直接的回答。解决了大家的疑惑后,笔者就让同学们或回忆往事或观察现实,找到一些有意义、有趣的内容作为绘画的素材。这个过程中,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大家都在热闹地讨论着什么,或者讲述曾经的趣事,或者讨论有意义的事情。等到同学们找到合适的创作素材后,都投身到绘画创作中,由此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引发了大家对往事的回忆或者对现实的关注,活跃了课堂氛围,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寓教于乐,游戏化教学

笔者发现有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受旧有观念的影响,不是让学生临摹作品,就是给学生进行作品展示,或者是干脆放任学生不管。而笔者吸取了这些经验教训,展示了自己的专业素养,把握教材,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引入了游戏化教学模式,旨在寓教于乐,建构高效课堂。

如,在学习《家乡的水果》这一课内容时,笔者要求学生们画一幅家乡水果的绘画作品。同学们听到笔者的要求后,无精打采地拿出了画笔和纸张准备做画。见此情景,笔者灵机一动,引用游戏化教学模式。一听要玩游戏,同学们顿时清醒了过来,都聚精会神地听笔者讲述游戏规则。笔者给自己的设计的游戏取名为“画画接龙”,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全班同学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需要想出一个家乡的水果并接龙画画,每人画一笔,直到画出一个完整的水果为止,画的最像、最好的小组将会得到一份神秘礼物。听明白了游戏规则后,学生们跃跃欲试。随着笔者一声令下,孩子们马上进入商讨和绘画环节。在此过程中,笔者发现有的小组配合默契,画出的水果形象生动;有的小组对同一种水果的理解不一样,画出了奇怪的事物;还有的小组被其中的某位同学脱了后腿。尽管出现了这么多的问题,但是丝毫没有影响大家参与游戏的热情。十五分钟后游戏结束,笔者评价了每一幅作品并遵守自己的承诺给画的最好的小组颁发了一个神秘大礼,完成了此次的教学活动。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教师发现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引入了游戲化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综上,美术课程在小学阶段的作用愈加显著并得到了笔者的高度重视,因此实施了个性化教学、情境化教学和游戏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摒弃了旧有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使课堂气氛重新活跃、使教学效率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宗馨.如何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实效性[J].文教资料,2019(14).

[2]钱初熹.美术教育的新源泉——美术教育的改革与课程资源的开发[J].中国美术教育,2001(06).

猜你喜欢

美术作品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