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探究高中语文多样化教学策略
2019-10-21丁莉
丁莉
摘 要:教育改革的深化使得各学科的教学质量明显得到提升,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将有效教学和学生综合素养养成作为追求目标,通过创新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得到提升。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从以下四个角度着手引导学生构建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高中阶段是学生进行知识积累的重要时期,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在此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然而传统的语文教育观念较为落后,教师依然停留在应试教育水平上,将学生成绩的好坏作为关注重点,由此忽略了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高中语文引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要求,教师运用创新教学方法传授学生语文知识,提升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一、启发教学
启发式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水平和质量。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对本门学科的学习兴趣激发,如何将本节课教学内容巧妙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兴趣是重中之重,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将学生置于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对学生整节课积极良好的学习心态培养至关重要。
比如,在教学《记念刘和珍君》一课时,教师可以在研读教学内容和学情认知的前提下罗列出能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如围绕“记念刘和珍君”这一中心,鲁迅写了刘和珍的哪些事件,用了哪些描写神情举止的词语,这些事件反映了刘和珍哪些品质?文章一共写了几类人?这些人怎样评价或对待刘和珍等人?作者對这些人的态度是什么?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刘和珍“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这样,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在预习时揣摩,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让学生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
二、活动教学
活动教学如今是新课标下教学的重要切入点,如果教师仅仅按照传统教学中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那么学生势必会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中改变“灌输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活动组织实施中学习语文,提高其语文综合素养。
比如,高中语文教师强调教学要采用“做学教”一体化活动形式展开有序教学,在教学《优美的汉字》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梳理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过程,在整个学习活动组织中,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教学环节优化“做”程,在教育资源生成和过程生成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汉字的魅力及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教师还可以布置课外活动引导学生从课堂内走到课堂外,在实践学习活动优化中提高其教学质量。
三、合作教学
合作探究教学方法是当下教师运用最多的新型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将班级学生按照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等进行分组,让学生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学习心得体会,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教学《中国建筑的特征》一课时,由于此篇文章属于自然科学类,学生普遍兴趣不高,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分组探究,理清文章建筑九大特征的具体内容,在课后实践中,我让学生分小组利用多媒体搜集相关的图文信息,并观察生活中的建筑特色,并结合文章内容撰写相关报告,在课堂上小组与小组之间相互展示和交流。这样,不仅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四、综合教学
综合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课堂中针对具体某一篇阅读教材讲课时不仅仅是采用一种教学方法,在语文课堂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贯穿课堂,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融合中优化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在有效掌握语文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比如,教师在教学《我的母亲》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妈妈的生日、爱好,妈妈的心愿及妈妈做的最触动自己的一件事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件出发导入老舍眼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让学生在鉴赏名家作品的同时加深对自己母亲的了解。同时,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仔细品读文本细节,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掌握文本知识,在互相评价的过程中巩固内化知识。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探究多种教学手段构建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素质教育理念的充分体现,关乎着学生综合素养能力的提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基于生本理念深入探究具体教学策略,从启发教学、活动教学、合作教学和综合教学等方面着手推动学生良好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帮助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增长知识、拓展思维、提高能力。
参考文献
[1] 嵇云霞.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语文知识,2017(21):28-30.
[2] 汤金平.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教育策略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35):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