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应用及其优势研究

2019-10-21马益刚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41期
关键词:智能技术优势应用

马益刚

【摘  要】智能技术在目前的诸多系统中有应用,而且表现出了突出的优势。就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的具体分析来看,利用智能技术也产生了比较显著的优勢,下文将对其中的优势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智能技术;应用;优势

前言

智能综合系统是自动化控制的重要表现形式,智能技术在自动化控制中的表现就体现在综合智能控制系统当中。就综合智能系统的具体分析来看,其不仅仅包含智能控制方法和智能系统,其与自动化系统还有比较深的交联。另外,综合智能系统是当前阶段应用的形成规模的控制形式,在大规模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实践中发挥着非常突出的作用。总之,综合智能系统当中的智能技术运用显著,而且综合智能系统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方面的价值突出。

1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和智能技术的相关情况分析

1.1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是指将自动调整和计算机控制技术全面运用到电力系统建设的各个部分之中,进而形成的自动化调整和控制技术,该项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保障电力系统本身的自动化水平,增强电力系统的控制效果。需要注意的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需要涉及到配电自动化、发电控制自动化、电网调度自动化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而其在具体开展控制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相关技术操作人员充分了解和掌握到控制技术和智能技术的特性,并不断深化关于通信、测量以及系统控制方面的知识。

1.2智能技术

智能技术,主要是指一切计算机能够代替人类重复脑力劳动的活动过程中采用的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则是指将传统的自动化控制体系作为重要基础,所采用的智能化系统调节技术。这项智能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依托物理电力系统,并充分借助于多种技术手段,比如说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以及传感测量技术,从而针对电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2智能化技术的优势

2.1方便对系统进行合理调控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对系统中的各项环节进行有效调控,保证系统的精准度。同时,该技术应用后,整个系统的整体性能得到有效提升,且保证电气工程自动系统得到合理优化。智能化技术在系统调控方面有良好的性能,能够使系统在自动化过程中更加准确,保证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电气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2无须建立模型

由于在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中,首先就要建立模型,但在进行编程的过程中,精准度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设计人员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提升其准确性。但设计人员也只能最大程度地保证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模型的建立更加准确,如果相关的数据信息不够精准,模型建立后会导致工作无法有效进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与传统的模型建立有很大产别,最大的差别就是无须模型建立,这样就从根源上对一些问题进行有效规避,进而提高整个控制系统的精准度。

2.3智能化控制器具有一致性

智能化技术在应用中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智能控制器的一致性,当对不同的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控制器就会对数据进行自动化控制,进而对各种要求进行保护。智能控制系统对不同的对象进行控制的过程中,虽然无法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但在日后的应用中会不断进行创新,进一步提升智能控制器的良好作用。

2.4加强对电力运行系统的整体控制能力

在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还体现在对电力设备与数据的监控上,通过有效监控提升电气工程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同时,智能电力设备还具有强大的预警能力,当设备发生故障的时候,通过预警系统发出信号,进而提高电力运行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在远程监控的过程中,能够对电力运行系统的整体控制能力进行强化,进而促进电力系统的整体稳定与安全。

3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智能技术的应用

3.1专家控制系统

目前专家控制系统被广泛运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该技术将电力领域专家的经验和结论吸收了进来,借助计算机对专家决策进行模拟,可有效解决问题。专家控制系统专业性强,内容广泛,增强了电力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专家控制系统的出现,最优化地组合了计算机技术和电力系统。通过专家控制系统的运用,可以对电力系统中出现的各种故障、问题及时进行识别,且向维护工作人员发出警告信息,制定针对性的决策。如果有突发事件出现,专家控制系统能够合理判断事件的产生原因及位置,识别故障警报之后,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来对故障进行自动处理。应用专家控制系统可促使设备反应速度加快,自动化水平提升。

3.2模糊控制技术

在过去的控制模式下,为了促使控制精度得到提高,需要对电力系统状态的动态测量精确度进行提升。但是,外界因素、电力系统自身因素等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工作和测量,进而改变系统状况,这样控制系统就无法有效掌握系统的真实状况,增加了控制工作的难度。而模糊控制技术则将模糊数学理论运用过来,对测量精度没有较高的要求,只需要结合数据常规控制规则,对数据隶属度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即可准确判断电网状态。实践表明,通过模糊控制技术的应用,系统不会受到电力设备的噪声影响,提升了判断的精确性。

3.3神经网络控制技术

神经网络控制技术综合了控制论、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理论等一系列先进技术,能够自主学习,促使自身管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得到增强和提升。非线性特征是神经网络的最大特点,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其用大脑神经元来模拟电力控制系统的各个节点,通过连接各个神经元,就有了完整的系统形成。对连接权值合理调整,神经网络即可非线性挖掘各种信息,进而模拟人脑整理、分析这些信息与数据。实践研究表明,在电力控制系统中应用神经网络控制技术,能够有效控制自动化和图像处理等领域,通过综合科学分析电力系统各项数据,能够对电力调整优化方案合理制定,进而促使电力损耗值得到不断降低。

3.4线性最优控制系统

目前,在电力系统当中,线性最优控制技术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最优励磁控制就是典型的代表,系统通过对励磁控制器对发电机电压的测量结果进行自动对比与分析,在PID调节法的支持下,对控制电压科学计算,用成移相角转换励磁,可以对硅整流桥转子电压进行有效控制。实践研究表明,通过线性最优控制系统的运用,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了电力系统的自动态品质、输电路的输电能力,电力系统运行质量也得到了极大的优化和完善。如果在水轮发电机组上运用线性最优控制系统,则可以对发电机的机制电阻进行有效控制,进而促使发电机组运行状态得到改善。

3.5综合智能系统

研究发现,综合智能系统有效融合了智能控制与现代控制,且将一系列智能控制技术融入了进来,使电力系统控制的精确性、可靠性、高效性得到了有效增强。进入新时期后,电力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内部构造越来越多,增加了系统运行规律的复杂性,这就需要将综合智能系统运用过来,以便全面控制电力系统。目前,一般会综合使用模糊控制系统、專家控制系统以及神经网络控制系统。这三种控制系统的组合使用,具有较大的优势,通过模糊控制系统,能够高效处理电力系统中的结构化知识,而结构化程度较低的信息则由神经网络系统处理,组合这两种系统,即可综合处理与利用电力系统中的各类信息。

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供电质量与供电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将智能技术积极广泛地应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当中,以此来更加科学地调控设备运行,高效应对和解决故障,保证电力安全和供电质量。

参考文献:

[1]蒋蔚.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应用研究[J].电子测试,2017(1):93-94.

[2]郝忠孝.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应用探讨[J].内燃机与配件,2018(1):206-208.

[3]吴萍.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8(04):122-124.

[4]徐云芳,李洁.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应用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03):118-119.

(作者单位:国网四川阿坝州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若尔盖县供电分公司)

猜你喜欢

智能技术优势应用
画与话
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运用研究
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人工智能技术探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关于烟草设备自动化系统浅析
第二优势
从优势到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