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国家电网的财务创新趋势中的智慧共享财务运营模式分析
2019-10-21李莎莎龚贺董晓祺
李莎莎 龚贺 董晓祺
【摘 要】国家电力资源在民生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了满足更高要求的国民经济发展,国家电网的财务运营模式要创新转型,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持下谋求智慧共享的财务运营模式发展。本文通过对财务共享服务的意义阐述,探析财务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下的运营模式,为国家电网创新财务模式提供借鉴的意义。
【关键词】国家电网;财务创新;智慧共享
1.国家电网财务运营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深化企业发展方式和结构一直以来都是经济领域的重要话题,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内涵式增长是企业创新升级的必然趋势。财务管理是企业和国家事业单位在运行经营中作分析、判断、预测的重要支撑,因此财务运营模式的探析对提升财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智慧共享财务模式是顺应经济环境变化、推动财务模式创新的本质要求。国家电网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能源安全的重点骨干企业。其财务管理在生产经营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家电网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多元性以及共享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立标准化、流程化、无差异化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实现财务管理的集约、精益、高效,成为财务规范化管理的必然要求。[1]其次,在“互联网+”背景下的财务管理已经发生巨大变革,现代国家电网财务管理职能也在不断发生定位转变。财务管理从之前单一的会计信息统计开始向共享型、程序化流程规范化升级,其承担着电网运营过程中的决策支撑和价值管控,攸关着对国民经济管理层的决策支持力度。
2.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运行的重要支撑
依据国际财务共享服务管理协会的定义,以流程再造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应用是企业实现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重要支撑与保障。[2]国家电网财务共享运营模式建立在四个主要方面。其一是智慧共享财务的整体目标依赖于流程再造以及信息化实现。“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以及物联网技术给整合优化财务关键业务工作带来了可能性。国家电网的智慧共享财务实现了对业务处理的高效和质量,进而彻底解决了人工的低效率。其二是智慧共享财务的模式需要信息系统的同步调整。财务工作流程的调整意味着信息系统的同步调整,这也是信息系统为智慧共享财务运营作依托的关键所在。其三是智慧共享财务的内部管理依托信息系统的实施。国家电网的创新财务管理较之传统而言,服务质量和运营绩效的监督要依靠信息技术来实现。[3]其四是智慧共享财务模式的风险和劣势需要信息系统来规避。国家电网在构建共享服务型财务模式时是以实现线上线下、不限时间空间的优势,这些优势保障了智慧共享财务的高效运行。
3.智慧共享财务运营模式建设措施
3.1智慧共享财务模式的组织架构
组织架构是财务运营模式构成的根本,国家电网作为大型国有能源行业,其财务工作运行复杂,因此创新财务运营模式要先在内部进行实验试点后再层层改革。首先,国家电网内部应先行试點,等待技术、服务成熟后推行至全公司使用。在智慧共享财务模式建设初期,公司内部应设置不同小组进行管理,例如基层的财务工作者作为基层业务处理小组,他们负责电网基层的财务数据处理。在电网的智慧共享财务得以组织和优化后,业务人员要积极转型,这样才能保证财务管理力量的整体提升。在业务组之后就是专业的费用管理组,费用管理组主要负责核算内部各类费用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如果审核后具有合规性可以进行后续的核算,如果不合规可以遣返。在智慧共享财务中还包含项目核算组,这个组主要负责电网主营业务的核算,核算之后才能进行付款流程。资金结算组也是智慧共享财务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它主要承担着电网的收支结算业务并报关印鉴。此外还应有报表账务组和税务核算组等。在国家电网的财务管理中,各个组和单位的工作都可以在计算机的网络平台上协调进行,信息化系统会自动实现审批、汇总、下达等程序,智慧共享财务模式为全体工作人员提供了平台。
3.2智慧共享财务模式的业务流程
建设智慧共享财务的宗旨是提升质量,业务流程更是以共享服务为目的。在成本费用类的结算中,集团总部要将基层业务的信息统筹集中进行管理,基础业务在完成审核支付申请的合法性之后,通过影印系统技术可以生成会计凭证和账簿传送至集团中心系统形成总体的报表。智慧共享服务中心审核并执行账务处理,最后发起执行付款的流程。智慧共享财务实现了基层业务与集团总部的信息共享。在资金类结算业务中可以实行分工结算。财务人员负责账户的相关现金、票据的管理,智慧共享财务中心则负责资金结算,这样可以形成电网的资金闭环管理。业务流程的处理模式有其独特的优势,一方面利用信息化技术消除手工凭证,使得整个电网的业务处理模式规范化、信息化,舍去了繁琐的层层报表递交。另一方面电网内部可以针对典型的业务工作进行分析总结。电网的业务流程在共享财务模式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集团总部将资金的财权过渡到账权,从而提高电网集团的会计信息处理效率和质量。[4]
3.3智慧共享财务模式的保障体系
智慧共享财务模式的正常运营需要相关的保障体系来维持,企业首先要树立风险规避的意识,财务管理工作的流程繁琐复杂,信息化背景下的财务工作给传统的业务操作必然带去冲击和改变,在智慧共享财务模式建设初期,工作人员可能造成短期操作不熟练,进而影响工作效率和考核指标。因为在信息技术的改变下电网的财务作业方式已经发生改变,业务方式的改变需要财务和业务之间的沟通,如果因人员设置而不能高效发挥其职能,国家电网内部应设置合理的月度指标考核机制,通过制定会计信息质量考核体系等多元化体系来量化评价,及时发现业务处理过程中的不足,进而及时规避智慧共享财务模式带来的风险。在对人员的要求上设立严格的管理模式,尽力避免以人员设置上带来的模式运营效率低下。在智慧共享财务模式中操作人员可能存在专业能力素质不匹配工作内容的情况,企业要加以规范和引导工作以提升信息化财务管理的水平。
4.结语
国家电网承载着全国居民的用电能源,其业务数据和流程极其庞大和繁琐。财务数据的庞大意味着要加强信息技术的引进和利用。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国家电网的财务运营模式得以革新。财务信息化是企业实现信息化的首要环节,业务模式创新、管理方式创新推动着财务信息化的脚步。智慧共享财务运营模式在信息化系统的支撑下满足市场分析的需求,也是国家电网财务未来创新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李庆.基于智慧共享模式的集团财务组织架构优化[J].智库时代,2018(42):54+64.
[2]葛巍,杭纯.电网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的流程再造与关键技术实践[J].财会月刊,2017(10):85-89.
[3] 张玉缺.云计算下的企业业财融合运作模式研究——以国家电网为例[J].会计之友,2018(24):58-60.
作者简介:
李莎莎(1989-),女(汉族),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人,北京物资学院企业管理财务管理方向,硕士,福建亿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工作。曾发表论文《电网项目储备库管理机制研究》、《基于 Oracle OPM成本核算的制造企业成本管理探究》等。
(作者单位:福建亿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