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学习对研究生文化认同影响研究

2019-10-21芦俊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0期
关键词:文化认同英语学习研究生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研究生的母语和目的语文化认同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从而得出结论以启示研究生英语教学

关键词:英语学习;研究生;文化认同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外语学习

当今世界,全球化己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同经济全球化一样,世界范围内的不同文化也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及发达的大众传媒,在加速交流与融合的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相互激荡与碰撞的机会,使我们处在一个复杂的多元文化环境中。不同文化和价值观之间的比较与冲突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个人的意识以及个体对于思想观念、本土文化、西方文化和个人价值等的认同目标。根据后殖民理论的观点,在世界步入全球化、现代化的今天,那些起步较早并得到迅速发展的、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绝对优势的国家对后发展起来的现代化国家仍然持有较为严重的文化霸权主义倾向,实际上造成了另外一种更为隐蔽的、包裹在合法形式外衣下的殖民——文化殖民。

二、当代研究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研究生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攻读研究生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确立和发展变化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具有好奇性、敏感性等特点,且可塑性较强。作为90后的在校研究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对新事物具有強大的探求、理解和接受能力。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后,面对变化了的复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面对纷繁的文化现象与价值观念,便主动或不自觉地汲取各种文化的汁液,但由于辨识能力的欠缺与思想觉悟的不足,又使得很多研究生对不同价值观念的中西方文化现象产生困惑和苦恼。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存在着传承困境与危机。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必然遇到一个如何正确对待目的语民族文化和母语民族文化的问题,即学习者对于两种不同文化的认同问题。因此,我们需要从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角度客观了解英语语言的学习对研究生这一群体的母语和目的语文化认同影响的现状。

三、研究方法

本文首先结合国内外学者有关文化认同的双语现象理论通过量化研巧调查了解英语学习者中的在校研究生群体对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认同状况,分析"英语学习"、"性别"、"家庭背景"(农村/城镇)等是否为影响研究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母语和目的语文化认同变化的因素。通过质性研究集体半开放性正规访谈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和英语专业研究生获取英语文化的途径和接受程度、对母语和目的语及其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的认知理解和价值立场等进行了解。研巧结论从影响英语学习者对母语和目的语文化认同与否的因素、英语学习者在不同文化层次上的认同程度、表现等方面分析。研究者从多角度对研究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细致的描述,了解被研究者的心理状态和意义建构。访谈所选择的问题是对被研究者具有实际意义,并为他们所关心的问题。根据研究结果研究者从教育学视角提出研究生英语教育优化的理论启示,包含正确文化观的树立、跨文化语境的营造、文化技能的培养、教育者关怀理念的强化等。同时,提出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对策建议,即在与英语教学相关的方面进行母语文化的渗透和目的语文化精髓的挖掘,以期能使研究生对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形成理性的认知理解和价值立场,优化研究生英语教育。根据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本文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研究生的母语和目的语文化认同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四、研究结论

(一)影响英语学习者对母语和目的语文化认同与否的因素

1.“性别”不是影响英语学习者对母语和目的语文化认同的因素

通过研究者分别W"性别"(男/女)这个因素作为变量区分单位对非英语专业和英语专业所有学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数据结果分析可知,不同性别的学生在相关文化认同维度上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2.“家庭背景”不是影响英语学习者对母语和目的语文化认同的因素

通过研究者分别!"家庭背景"(农村/城镇)这个因素作为变量区分单位对非英语专业和英语专业所有学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数据结果分析可知,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在相关文化认同维度上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3.“英语学习”在观念文化层次上是影响英语学习者对母语和目的语文化认同的一个因素

调查数据显示,无论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学生都处于分裂性文化认同状况,即无论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巧程中母语文化与目的与文化这两种文化观念有一定的相互冲突、相互干扰。

(二)英语学习者在不同文化层次上的认同程度

1.大学生在器物文化层次上没有出现受英语学习影响的文化认同变化

在访谈中,研究者选取器物文化层次中的西方饮食文化和西方艺术文化作为研究分析因素。研究者了解到,无论非英语专业还是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对于西方的饮食、文艺作品的喜爱与偏好并不是出于对西方文化的认同,而是受其他非文化因素的影响,比如从众心理、视觉冲击、口味、环境等。

2.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母语文化的观念文化层次上认同度高

通过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访谈研究者了解到,受访者普遍表达了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自豪感以及对于传统文化缺少继承和发扬的忧患意识,这反映出受访者在母语文化的观念文化层次上认同度高。对于英语作为公共英语来学习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来说,接触英语的广度和深度普遍有限,所以英语文化对其的影响力和冲击力也相对有限。

3.英语专业学生对母语文化的价值观念认同不如非英语专业学生高

(三)英语学习者对母语和目的语文化的认同表现

1.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和喜爱程度不高

2.大学生对现代西方优秀文化精神内涵模糊

五、大学生英语教育优化的理论启示

(一)树立正确的文化观:英语教育中的文化态度优化

(二)营造跨文化语境:英语教育中的文化接受过程优化

(三)培养文化技能:英语教育中的跨文化交际策略优化

(四)强化教育者的关怀巧念:英语教师主体文化素养的优化

六、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对策建议

“文化认同的独特之处就在于,认同的指标不是人们的自然属性或生理特征,而是人们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由于人们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都是后天的和可变的,文化认同也具有相对的可变性……而文化认同的可变性则意味着,文化认同在一定意义上是可以选择的,即选择特定的文化理念、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崔新建,2004)文化认同相对的可变性与可选择性是教育发挥其作用的基本前提,使高校对研究生进行文化认同教育成为可能。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担负着人类共同文化成果的传递功能。教育不仅给文化以生存依据和生机活力,保持文化的延续和稳定,而且可以传播文化,孕育、创造新的文化,促进文化的变迁,使文化进一步向前发展。对策建议部分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出建议,即渗透母语文化:规避削减性文化认同及挖掘目的语文化精髓:促进生产性文化认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102-104

[2] 杜娟.外语专业学习者文化身份认同研究的必要性及价值[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8:153-155.

作者简介:

芦俊(1 977 ~),女,陕西西安人;西安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与文化、大学英语教学

(作者单位:西安工业大学)

猜你喜欢

文化认同英语学习研究生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刍议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微信对大学英语学习的辅助作用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优化教学方法轻松过“词桥”探析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