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

2019-10-21袁书贵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教学模式阅读教学

袁书贵

摘  要:语文教学中读与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两项内容,读与写不仅上下衔接、彼此联系,而且能够相辅相成,在学生语文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何强化二者的紧密结合、共同推动语文教学整体质量提升,应当是教师深入思考和探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教学模式

一、将语文阅读教材与作文选材有机结合起来

一篇作文是否足够优秀一定程度上是由选材所决定的,学生写作素养和写作能力的重要体现要素就是写作素材的选择是否足够合理。当前,小学生作文存在着“假大空”等缺点和问题,一些学生在作文写作中选取的素材缺乏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而且自主性的思考和探究也相对不足。在写作素材的积累中,阅读是重要的途径和来源,在日常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强化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写作素材的挖掘与积累。小学语文教材中就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写作素材,而且写作素材有着不同的内容和形式。比如,在进行《怀念母亲》一文中,作者对于母亲进入自己梦境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描写,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于该部分的文字进行充分的学习积累,之后再组织和带领学生将思维迁移到实际生活之中,安排学生对于思念亲人的场景进行回忆和描写。在《为人民服务》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充分阅读教材中提供片段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摘抄其中的经典段落和经典词句,让学生进行充分的积累。教师还可以动员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于整本书进行阅读和学习,并对其中的精彩内容和片段进行全面摘抄,丰富和拓展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尝试运用,以此实现学生作文内容的丰富和情感的提升。

二、将语文阅读材料与作文结构紧密依托起来

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相当一部分教师会要求学生在写作中先列出写作提纲,也就是先确定好文章的结构,以此为依托,在写作过程中逻辑更加严密、思路更为清晰。这一工作一般发生于拟定作文题目、选好写作素材之后。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在作文的写作过程中随意性很大,有的学生提笔就写,等到字数够了才停下,导致很多学生写出的文章“虎头蛇尾”。基于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强化对学生的指导与引导,有目的、有意识地强化学生对作文结构重要性的认知。也就是首先将作文的结构确定好,再下笔写作,并尽可能地让学生形成写作的良好习惯,这样长期持续下去,学生往往写出的文章就有着清晰的论点和论据,在整体表达上也能够做到详略得当。在强化学生作文结构构建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阅读的作用是无可比拟的,特别是在对文章进行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文章的写作结构。比如,在进行《吃水不忘挖井人》一文的教学中,作者以毛主席與老乡对话来引出老乡们吃水、洗衣、洗菜等都用坑塘里污水,后又对毛主席亲自带领老乡们挖井等事件进行了详细的描写,而对于老乡们立碑的全过程进行了粗略描写,这样的文章思路更加清晰、主次更加分明,作者的思想情感在字里行间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在这篇文章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细致深入地分析文章结构,强化对学生思维的启发,让学生逐步培养和形成良好的作文结构构建能力。在进行《秋天的图画》一文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将那些基于秋季丰收场景描写的材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充分的阅读,同时指导和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总结和梳理景色描写的句子样式和句子结构,以此助力学生作文构建能力的持续性提升。

三、将语文阅读材料与作文仿写充分关联起来

模仿是语言学习的开端。在作文教学中,仿写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和内容,能够让学生充分模仿其中的词句和结构,这样就将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全面体现了出来。比如,在基于人物描写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于《地震中的父与子》《怀念母亲》《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语言或者片段进行模仿;在进行散文描写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于《十六年前的回忆》《再见了,亲人》等文章的写作方式和写作手法进行学习模仿。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对这些文章进行深入细致的阅读,之后对于其中的描写手法和写作方式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在之后,教师可以精心组织设计,将仿写的任务布置给学生,并且将一些阅读的材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以提供的材料为依据进行仿写活动的开展,而且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模式对仿写文章与原文章进行充分的对比对照,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在充分的比较中、在有效的分析中实现自身写作能力和素养的持续性提升。

四、将语文阅读材料与作文扩写有效连接起来

在小学生作文写作中,最为核心和关键的就是想象能力,想象空间是否充足、想象思维是否能够得到充分发散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文章的内容是否是精彩的、充实的。在进行作文教学活动实施中,通常教师会组织和引导学生充分展开自身的想象力,而这些需要借助作文扩写这一载体和手段加以实现。基于此,教师可以将作文扩写与语文阅读材料阅读充分地结合在一起,帮助和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阅读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实现有效的扩写,进而实现写作素养和水平的提升。比如,在王维的《石灰吟》一首古诗的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结合自身的理解和感悟对该首古诗进行扩写,主要是让学生在直译诗句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扩充,实现学生想象能力和描写能力的提升。在完成《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的教学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深入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假定在饥寒交迫中,有个人过来买了小女孩的火柴,小女孩没有死,并且让学生对于小女孩今后的生活进行大胆的想象和描写,强化学生创新意识的鼓励与肯定,尽可能地将故事情节安排好,最终产生一波三折的效果。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于各自扩写的文章进行传阅与欣赏,并让学生对其他学生的文章扩写进行科学的评价,这个过程能够强化写作能力与阅读思维的全面渗透和有机融合,带动学生语文整体素养的提升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J].课外语文,2016(21).

[2]王春花,李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J].写作(下旬刊),2017(4).

[3]刘淑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J].中华少年,2015(29).

[4]张绍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J].课外语文,2017(15).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教学模式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