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小学科学课堂与实验教学中提高有效性的策略

2019-10-21张潜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有效性

张潜

摘  要:实施新课程标准以来,小学科学课程的建设渐渐被重视起来。要打造高效的小学科学课堂,则要求小学科学学科教师能立足于教学,研究课程特点,研究学生对于这一课程的心理趋向,并不断提升学科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对小学科学课程的认知度,激发学生对小学科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小学科学;有效性;课堂与实验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接受科学教育、培养科学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在小学阶段开设科学课程有利于保护孩子们天生的好奇心。通过科学学科的学习,小学生不仅能从科学的角度了解自己和身处的社会,了解自然科学知识。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要想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就必须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认真感受实验的详细过程,并从中获得有效知识,这也是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只有确保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一、科学实验课堂前的注意事项

(一)课前充分准备

做一项科学实验之前,老师应当了解本节课程所需要的实验器具、知道实验结果、通过这次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等,并在科学实验室准备好需要上课的器材。最好自己先做几遍,熟悉具体的操作流程,掌握第一手资料,单靠课本讲解是无法应对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在课程开始之前,要向学生讲清楚安全注意事项,对于可能存在不确定性安全因素的实验尤其要再三强调安全防范,提醒学生注意实验时不要乱跑随意走动等。

(二)分好组,讲清步骤

在实验开始前,老师可以按人数分好组或者让学生们自行组队,分组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管理并提高课堂效率。留五分钟时间让同学们自己看一下本节所要进行实验的课本内容,让他们对基本知识有一个初步了解,然后讲解一下具体步骤,必要时还可以进行现场演示。讲完步骤之后,应当告诉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的实验现象。

二、提高小学科学课堂与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人为本,要充分尊重学生,和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依然摆脱不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或一讲到底,或我问你答,教学呆板僵化,缺乏灵性和活力,甚至在进行课堂提问、演示的过程中,老师往往都会有限定的标准答案。这样的课堂既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科学学科的学习本来就是一个探索与研究的过程,科学实验的论证过程,更能刺激学生的学习神经,这个过程不但保护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还能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实验中碰到的诸多问题和带来的麻烦,要給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所以教师用自身的人格魅力营营造一种和谐而严格、活泼而有序、灵动而谨慎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深感科学学科的深邃而魅力无穷。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有充分地尊重学生,和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科学课程的乐趣。

实验的乐趣越多,娱乐性与实用性越强,学生的参与热情也就越大,部分的实验依从教材展开,但又融合了其他的趣味条件,使得学生顿时有了兴致,在较为新鲜的科学视域下,很多难点问题也自然迎刃而解,教师应网罗与科学核心问题向关联的探究内容,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总是不由自主的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想法,在实验的操作中,学生从被动的状态中脱离出来,走进主动的情境思考世界中,对科学产生了无限的向往,逐渐的调动学生的参与好奇心理,不断的牵引学生的视线,使得实验的前后学生的参与热情都极大的高涨。

三、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的准则

打造小学科学高效课堂,老师的教学态度与教学能力是重中之重。首先科学学科教师要重视科学课程的研究,把握课程特点,提高科学学科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从而端正教学态度,严格从教。其次,作为科学学科教师要不断地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还要和其他各科老师进行探讨,结合自己的观察掌握好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征,再结合课程内容进行教学方案的制作,使用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这样才能将课堂教学的质量提升上去。最后,科学学科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因为科学课程的内容比较多,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人类、动物、植物、微生物领域等等,包罗万象,所以老师要储存广博知识,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教师不仅要参加各种教学培训,还要自修相关的学科知识,根据自身的学识情况制订学习计划,严谨治学。

在实验过程中,对遇到问题的学生要适当地鼓励。例如用纸做船,有的学生做的模型可能不能成功地浮在水面,这时要鼓励他相信自己能做出成功浮在水面上的船,并且支持他再次动手尝试。不同小学生的审美方式和创作想法不一样样,对于做出不一样纸船的同学要赞美他的想法新颖,不能说他做得不好或者不对,只要是动手实验操作了的孩子都是最棒的,因为他们有意识通过自己的双手去了解去拥抱这个世界。

四、结语

综上小学科学课堂重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认知和探究欲,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而实现小学科学学科的这一课程目标则需要提高学校对于这一学科的重视度,需要学科教师提高自身的学科涵养,需要学科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即构建高效的小学科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张慧莹.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4(36):152.

[2]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提高幼儿美术活动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高三数学复习课堂有效性初探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基于MOOC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