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吕剧进课堂
2019-10-21赵慧孔翔宇
赵慧 孔翔宇
中国戏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戏剧形式之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地方文化的形成都深深烙印在这一艺术形式之中。但随着新媒体的普及,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不可否认的危机。对戏曲而言,真正的传承不应当仅限于“博物馆”式的保护,而应更注重“口授心传、口耳相传”,让国民感受戏曲艺术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容,因而这一重任应当由教育来完成。
为保护和传承戏曲文化,拯救濒临灭绝的传统戏曲。2017年中宣部、教育部曾出台《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此后安徽省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和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强学校戏曲教育,陕西省也将《陕西地方戏曲》选修课程列入中小学课程……这都显示出各地对戏曲文化的重视程度。在戏曲进课堂的大背景下,近年来东营市推出“吕剧进课堂”活动,东营市吕剧团挑选国家一级、二级演员定期到中小学进行吕剧教学、吕剧知识普及、吕剧课间操改编等活动,此举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密切关注。吕剧进课堂不仅是振兴吕剧的重要举措,这更是一项教学与课程改革,传递出东营市教育决策者对吕剧的重视,其用意在于发挥吕剧的育人功能并培养东营市中小学生的文化自信。
1吕剧进课堂的意义
吕剧进课堂对吕剧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吕剧传承面临的两大危机分别是戏曲演员的日渐匮乏和戏曲观众的流失。以东营市吕剧团为例,剧团演职人员33人,吕剧演员仅有13人,演员年龄集中在40~50岁,无30岁以下演员,同时东营市吕剧团自2012年改制以来至今未引进新演员。演员老龄化、演员匮乏是当前戏曲发展的普遍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戏曲的创新。另一方面,吕剧观众的流失成为制约吕剧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以东营市某剧团2018年秋的一次“送戏下乡”活动为例,观众仅有37人,观众年龄大都在60岁以上。
吕剧发源于山东东营,是这座新兴城市的重要文化符号。针对吕剧发展两方面的危機,东营市近年来推进“吕剧进课堂”活动,各县区剧团挑选专业演员定期赴中小学进行吕剧教学,向中小学生普及吕剧的艺术之源、名称由来、剧目分类、艺术特点、角色行当等知识,并指导学生排演《马大宝喝醉了酒》《王小赶脚》等经典剧目。东营市的“吕剧进课堂”活动改变了以往的戏曲教育模式,从调动学生的感官入手,引导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吕剧的艺术性。这有利于缩小中小学生与逾越百年的吕剧之间的距离,使中小学生在了解吕剧的基础上欣赏吕剧,最终达到培养潜在观众的目的。同时,“吕剧进课堂”活动也使戏曲走出了“科班教学”的范畴,更有利于专业戏曲人才的培养与选拔。
东营市这一旨在传承吕剧的举措引起了中央电视台《快乐戏园》栏目的高度关注和认可,东营市与中央电视台共同策划、酝酿、推敲,推出了《快乐戏园》走进东营系列节目。同时,在“吕剧进课堂”活动中,东营市小学生刘倩君、蒋晓涵分别获得第18、19届“戏曲小梅花”大赛金梅花奖。
2吕剧进课堂策略
2.1摒弃功利性的艺术教育理念
长期以来,社会大众对艺术教育的态度存在功利化倾向,在学校教育中有助于高考降分的科目成为艺术教育的重头戏,这种功利性艺术理念的直接后果是传统戏曲尤其是地方小众戏曲被冷落。因此在吕剧进课堂之前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必须要摒弃功利性的艺术教育理念。
东营作为吕剧的重要发源地,现今许多东营地区的中小学生对吕剧几乎有什么概念,更甚不知东营是吕剧的发源地。仔细分析这一现象,是家庭、学校、社会没有给青少年提供欣赏吕剧的条件。从这一现象出发,推进“吕剧进课堂”的有关部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吕剧进课堂不是为了解决吕剧发展的燃眉之急,不是为了培养专业吕剧演员,不是通向理想大学的捷径,而是一种普及吕剧知识、在新兴城市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培养青少年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的一种普及教育。着眼于普及教育,吕剧音乐教学应当改变以往灌输性的知识教育,这种机械性的教育模式只会让中小学生对吕剧更加反感。因此,吕剧进课堂的关键在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采用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的方法进行教学,如:引导学生欣赏经典吕剧片段、自主设计吕剧脸谱、制作吕剧手抄报、编练吕剧课间操……除此之外,在吕剧进课堂的过程中,教育行政部门与一线教师应当注重课程内容与课程难度的连贯性与系统性,忽视课程连贯性与系统性的吕剧音乐教学,将难以达到普教教育的目的。
2.2多渠道解决师资问题
教师引导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师资短缺成为东营市推进“吕剧进课堂”难以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效的主要瓶颈之一。因此,东营市推进“吕剧进课堂”首要是从多方面解决师资问题,以多种方式拓宽师资渠道。
从短时段看,东营市各县区教育主管部门可聘请专业剧团演员担任音乐指导教师作为日常音乐教学的补充资源,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演唱水平及音乐鉴赏能力的目的。从中时段看,东营市教育主管部门应尽最大努力定期对音乐教师进行吕剧音乐及常识培训。同时教育主管部门也应积极听取音乐教师的反馈意见,通过多种渠道及时了解“吕剧进课堂”的实施情况。从长时段看,为从源头上解决师资短缺问题,高校音乐师范教育应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着手改革音乐类师范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培养计划以填补吕剧课程的空白,并增设传统文化和戏曲修养相关课程。
作为推进“吕剧进课堂”的主体,东营市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应对“吕剧进课堂”有清醒地认识,“吕剧进课堂”不是盲目跟风,更不是“京剧进课堂”的翻版,而是结合地方特色借助教育这一途径实现吕剧在其发源地的“创造性转型、创新性发展”。
戏曲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生动写照,在影视、网络等新媒体的冲击下,戏曲发展的脚步越来越沉重。在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型创新性发展的大背景下,东营市适时推进“吕剧振兴工程”,在东营市各中小学推进“吕剧进课堂”活动,让戏曲教育真正进入人的生活,此举可以说是以一种大眼光、大胸怀来做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
作者简介
赵慧(1995—),女,山东济南,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历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