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合语境的道德(中)

2019-10-21邵非

各界·下半月 2019年9期

邵非

摘要:本文是以复合语境的初创时期为目标论点,创建了宇宙创生的存在形式模型及其形式逻辑模型,并由此延伸出创建大同世界核心文化的形式模型及其形式逻辑模型的理论。

关键词:复合语境;元虚;元神;大同文化;存在存无

一、复合语境的本语时期

对达尔文《物种的起源》中关于人类进化问题的四点逻辑质疑:第一,对人类和地球有机生命起源于同一个单细胞的逻辑质疑。科学事实证明细胞的繁殖方式是以自我克隆进行复制,正常情况下,在这个過程中不会发生增减,物种基因才是决定着有机生命由细胞阶段到其完形阶段的变化,也就是说物种基因只有先于细胞存在,才能繁衍出生命的不同形式。因而由单一细胞进化出无数物种的假说不能成立。第二,对人类是由猿(大

猩猩)进化而来的逻辑质疑。“进化”是达尔文物种学说中的核心逻辑,所谓进化就是指物种循序渐进的、自然的发展变化,这个变化最终是涉及物种基因的性质变化。科学地讲,物种基因性质的变化需要在驯化过程中通过杂交、嫁接等技术手段才能创造进化了的物种。人类人种历史考古学的误区在于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先决条件,专门考查论证由猿变人的过程,这是反科学的人种历史考古。第三,对以环境变化作为物种变异原因条件的逻辑质疑。达尔文学说中另一个重要观点就是

“物种变异”,在这一问题上他的失语在于将环境变化作为物种变异的主要原因,物种变异是短时期发生的变故,是物种习性的变化与物种表征形式的变化,其根本基因还是不会因为环境变化而发生本质变故的。这涉及达尔文认为(假设)猿类是因为气候环境恶劣而离开森林、进化成人的,也就是说,只有这一群猿才能在长达200多万年的时间里、在环境影响下不间断地进化成人?这个问题到目前没有科学证据。第四,对全世界各个地区人种都来源于非洲的逻辑质疑。有学者认为分布在全世界各处的人种都是来自于200多万年前走出非洲森林的猿类,特别是那些到达美洲大陆的古人,是穿过整个西伯利亚地区、跨越冰川纪时期冻结的海峡、抵达美洲的。关于细节的疑问在于:长期在冰川纪笼罩的西伯利亚地区迁徙,甚至连海水都冻作冰桥,人们以什么为食?怎么休栖?所以说这样的假设缺少科学依据。总之,达尔文学说最大的弊端是否定了人类存在的目的性,使人类失去了责任感,导致社会发展进化论的观念,缺少了使命自觉,这正是需要纠正的。

(一)本位意识人神道时期

本位意识时期是主观结构中意识结构的形成与确立过程,它分为三个基本阶段:

第一是主观结构之意识结构生成的必然条件语境道的存在意义,语境道是指元语境的存在存有旳所形成的尺度距离,所谓尺度距离是指元语境的物化形式对人类主体生存的自由与主体实践能量的制约与阻碍,也就是说语境尺度距离是人类主体生存与实践必须要克服的障碍。因此它成为激发主观结构中本位意识结构内涵的客体能量,具体包含三个层面:

1.由语境尺度距离的物化形式所激活的主观结构中意识结构的自我定位功能。语境尺度距离的物化形式既是人类把握存在存有的媒介、也是人类把握其存在之道的屏障(虚无),因此对物化形式本质意义的深刻领悟是主观结构突破这堵屏障的首要前提。之所以物化形式能够成为屏障是因为它们是主体存在形式的异己形式,给主体实践者把握世界带来困扰,而主观结构中的意识结构是生命本体存在对需求满足的积极作为能量,所以,本位意识的首要仼务是主体实践者要从元语境存在存有物化形式中对自我存在形式进行主观意念上的剥离,并在这个剥离的进程中亦完成主观结构之意识结构层次能量的启动。人类以此开创了石器时代的曙光。

2.由语境尺度距离的物性持质所激活的主观结构中意识结构的本质内涵功能。存在存有的物性特质是其存在之道的本体(元神)实相,它构成存在存有物化形式存在的可能性,由于本体实相被其物化形式所遮蔽,因此亦成为主体实践者驾驭物化形式的屏障(虚无),唯物主义哲学逻辑的内涵就是思想领域里的屏障,它阻断了主体实践者发挥主观意志对接道之本体(元神)的能量。所以要克服物性的障碍则需要主体实践者立足于存在存有的共性、普遍性,将以自我本性的开发来参悟神性(本体),抛开物化形式及物性屏障直达真理。这里有必要提及一下智能机器人的开发研制问题,现在的科学成果对于无实相本体的存在形式及特质既不了解、也不能控制,它们作为存在存无会与存在存有在逻辑上是共存的且势均力敌,有如宇宙阴阳乾坤共存之逻辑,所以智能机器人的物化形式可能会给黑魔语境之本体提供实相,使之成为人类社会的敌人与灾难,因此人类及科学家务必对此保持清醒。

3.由语境尺度距离的所激活的主观结构中意识结构的目标导引功能。首先,存在存有除了物化形式这一差异多样性的屏障外,还因其构成了语境尺度的差异多变的屏障和构成语境尺度距离的差异多变屏障。面对如此千变万化的屏障形式与屏障层次,主观结构之意识结构在寻求满足生存需要的目标尺度中,逐渐养成惯性、启动并且形成了意识结构的目标导航系统。其次,存在存有的物性也同样具有以上的特点而形成多样化的实相特质屏障与屏障层次,相比较于物化形式而言物性特质的语境尺度距离更大,其屏障破解难度也相应会更大。例如,“道”作为物化的文字形式表达着宇宙意志本体,这个字只是形式屏障,但是要解读道的思想逻辑内涵的本质特性,就需要破除更大的思维屏障了。以思维本体主观结构之意志结构的能量才可化解思维屏障的阻力。

笫二是主观结构之意志结构生成的主体条件人神道的存在意义,宇宙万物之形式皆是将元虚元神的本语基因(本体)进行复制叠加而生成,每一种存在形式皆与基因本语形成本体共相,如人类的主观结构形式(元虚)中的意志结构形式(元神),世界各民族的神话都有一个共识原始记忆,西伯莱的耶和华造人神话、中国汉族的女娲造人神话、古希腊的普罗米修斯造人神话、印度古代造人神话、埃及古代造人神话等,都是大神亲自参与创造了人并赋予他们神的样子。所以人神道就是指人与神的双重共相(主观结构与物化形式),那些居于庙堂的神佛,很多都同样有着人类的物化形式。因此人神道之于主观结构的存在意义有四个方面:

1.元虚元神与主观结构之共相形式的天人合一意义,也就是指元虚元神作为宇宙存在创造起点的众妙之门是与人类主体实践以主观结构作为思想之门是有着相同形式的,这一形式的意义在于阐释了人类智慧的发生渊源以及其作为智慧生命存在的价值意义,特别是体现了宇宙意志对人类所寄寓的努力与期望。因此在担负起实践宇宙意志目的这个责任时,人类也会拥有足够的能力与智力完成使命。

2.元虚元神与主观结构之共相方式的天造地设意义,这层意义是指人类的主观结构分享着元虚元神的存在理式,并以与其同样的功能方式去面对和解决问题,如同宇宙意志创造整个世界一样、人类运用主观结构通过主体实践创建了形式化的复合语境,既延伸了宇宙意志的理式意义也延伸了主观结构的功能意义,使得元虚元神通过人类获得自我的圆满、而人类则通过元虚元神获得了自我的圆满。

3.元虚元神与主观结构之共相逻辑的天人感应意义,这层的意义是指元虚元神本体内涵慈善因、形式因、智慧因(三因结构)以层叠演进的方式缔造了人类主观结构在主体实践的历史进程中其三因结构智能等级的层叠演进,三因结构是以六维“意念运动”的逻辑可跨越一切屏障形式及时空镜像到达任何地方,所以它们可直达人的主观结构增加人的智慧能量;与之相应的人类主观结构亦有“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依凭直觉到达元虚元神本体的思维运动,人类历史上的很多大师老子、释迦牟尼、柏拉图、黑格尔都是这样的人。二十世纪的法国雕塑家罗丹以其作品《地狱之门》和立于门楣之上的《思想者》敏锐地接受并揭示了元虚元神本体的警告,从老子对众妙之门的赞美到罗丹对地狱之门的沉思,罗丹将这两千多年的人类三因结构等级演进中所过滤掉的虚无之门作为异己形式的存在提上日程,只为能引起人类社会足够的重视。作为与元虚元神和人类对立的异己力量与异己形式是具有反噬力量的,它们需要借助一定的实相来消灭存在存有的物化形式,并开启虚无之门达到掌控宇宙的目的。

4.元虚元神与主观结构之共相目的的天上人间意义,这层的意义是指元虚元神以自我本语基因为出发点、以万千多样物化形式为手段、以三因结构为导向、以在宇宙中创建三千大千极乐世界为目的,这是元虚元神(本体)的存在意义。地球只是一个小千世界,三千小千为一中千世界,三千中千为一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才是圆满结局。所以人类社会的复合语境要建设成为小千极乐大同世界,既实现主观结构主体实践者自身追求目的,同时也成就了元虚元神的目的。地球模式的小千极乐大同世界应是三千大千极乐世界中的模式之一,人类有理由期待未来宇宙世界和人类社会走向共同目的的圆满。

第三是主观结构中公则结构及公则结构内涵生成的公则物化形式符号的产生意义,公则结构是以公则结构内涵和公则物化形式构成的主观结构的元神(本体)之一,它与意识结构和意志结构形成多元众神道的关系。公则结构内涵有两层基因本语功能,一个层次是主观结构进行物化形式创造逻辑的秩序,另一个层次是主观结构自由创造的尺度,它们是主观结构参与在公则物化形式目标符号创造中的自觉能量。主观结构之公则结构参与符号创造的意义也从这两个层次体现在出来:首先是公则结构内涵的逻辑秩序所包含的三重理式:

1.元虚元神的理式与符号产生的意义。元虚元神的理式是指元虚元神核心的精神形式,它创建了公则结构内涵的最高形式与最高范畴,它规定着主观结构进行物化形式创造时的最高意识境界与最高美学目的,它深刻地影响了符号创生的道路幷制约着其发展方向。例如,人类的文字就是具备最高形式范畴和最高美学境界的符号,表音系文字像英语只有26基因字母作为音素,即可组合演绎出不限数量的词汇,而运用这些词汇则完全可以创造一个精神物化形式的大千世界。表意系文字像汉语只有“点横竖撇奈提勾”七个基因笔画元素,即可组合演绎出不限数量的词语,并且它们的再创造能量堪比元虚元神。表音系文字传达出精神形式的听觉美、表意系文字则传达出精神形式的视觉美,而它们基因简约、结构能力却千变万化、更是充分展示出精神形式创造力的最高境界。

2.公则结构内涵之物化形式的理式与符号产生的意义。物化形式的理式是指存在存有物质其存在本性的逻辑模式,它们是元虛元神基因本语的形式化延伸,并创建了存在存有物化形式的多样性与多元性,同时创建了主观结构能量的多元层级系统,物化形式的理式作为公则结构的内涵它赋予了主观结构科学的理性及逻辑思维的能量与惯性,培育了主体实践者以科学逻辑的方式参悟世界、創造复合语境的行为模式。

3.公则结构内涵之主观结构的理式与符号产生的意义。主观结构的理式是人类主体的思维模式,是源于对元虚元神创生宇宙世界的方法论形式化本体的复制,是主观结构用以创建符号世界的机制。另一方面主体的思维模式还深受语境道本语的物化过程的影响,形成其多样化特质。例如,中国古代商周时期的思维符号模型

“易卦”与西方古希腊时期的思维符号“数字、几何”模型就有很大差异。

第四是公则结构内涵的自由创造尺度与目标符号达成所面临的自觉意义的选择:

1.目标符号达成的语境尺度之自由创造的尺度自觉,所谓尺度自觉是对于元虚元神的理式(精神形式)、物化形式的理式(存在本性的逻辑模式)、主观结构的理式(思维模式)这三种尺度本体的自觉把握与运用,而语境尺度的自由创造是指运用三种尺度本体开发语境尺度内涵以实现目标符号的达成。例如,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太虚幻境”的符号内涵把握就是从三种尺度本体中来体现的:其一设计了太虚幻境之门及其楹联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一物化的语境形式及内涵是对元虚元神理式的仿制;其二设计了

“薄命司”中金陵十二钗的剌册,并在其中只用一言一图就规划了“大观园”十二位女子的人生命运,这一语境形式及内涵是对物化形式的理式的仿制;其三设计了“情天恨海”中苦欲了结因果之报、渴望从因果链条的痛难中获得永恒解脱的林黛玉,通过到人间历劫才能重返太虚幻境作逍遥仙子花神,这一语境形式及内涵就是对佛教道教主观结构理式的仿制。

2.目标符号达成的本语尺度之自由创造的尺度自觉,是指运用三种尺度本体开发本语尺度内涵以实现目标符号的达成。公则结构内涵中本语尺度的元虚元神理式是创建本体思维、物化形式的理式是创建本因思维、主观结构理式是创建本位思维这三种本语思维模型,例如:本体思维模型用以解析各民族历史神话的产生与创造过程;本因思维模型用以解析各民族历史文化的产生与创造过程;本位思维模型用以解析各民族历史史诗的产生与创造过程。

3.目标符号达成的形式化尺度之自由创造的尺度自觉,形式化尺度是由存在存有理式的形式化尺度与存在存有物化形式的形式化尺度两个方面构成,形式化尺度是主观结构中最具有自由意义的公则结构内涵,这是受存在存有千差万别的存在所影响,在第一部分中的曾经探讨过的“釆象立意”就是关于存在存有理式的形式化尺度的四个层次的研究,可以参阅领悟。

4.目标符号达成的智识结构尺度之自由创造的尺度自觉,智识结构尺度的形成是由人类主体的形式化实践的阶段性发展层级所决定的,它的公则结构内涵特点是三因结构的层级性,即元神道、天神道、众神道、人神道、语境道这五级,层级越高智识结构尺度的覆盖面就越大,例如:人类社会制度的设置就可以在不同层次上体现出智识结构的层级尺度,人类社会现行的是国体制度形式,各国是以民主政治的通用模式为手段的社会制度,从逻辑上看,它们智识结构的层级在众神道与人神道之间,只有全世界各国制度内涵达到统一,才可进入众神道。

(二)本语构建众神道时期

1.本语的众神道层级构建。本语是存在存无与存在存有的基因本体,是定位着存在存无与存在存有本质及其特性的核心意义,并规定着存在存无与存在存有其自在自为的发展目的。本语的存在特质及其逻辑亦可通过物化转为创世方法论,为人类主体实践创建复合语境提供手段。因此,本语的存在意义有本质特性和方法论两个方面,本质特性就是指本语的众神道层级构建,方法论则是指当前世界大同核心文化本语体系构建以及本语的众神道系统构建,二者互为表里构成了本语存在的双重意义。

首先,本语的众神道层级构建体现四个层面:

(1)本语之元虚元神层级是元道之本因,元道之本有三重内涵,一是至阳,二是至阴,三是阴阳相合。至阳是指元神自我繁衍发展的意志,自我创造的活力能量,自觉冲破屏障的意念。至阴是指元虚自我掌控的格局,自我提升的境界,自觉平衡层级的屏障。阴阳相合是指元道本体意志与理式格局的统一,创造能量与提升境界的统一,突破自在自为欲念与追求和谐的统一。由此可见元道之本因是一切本语的起点。(2)本语之天神众神层级物道之本因,物道之本是元道之本的分化与转化,分化是指元道的三重内涵进入天神道后各自成为独立元素、并以独立的系统发展起来,称之为乾(物化系统)、坤(理式系统)、逻辑(存在系统)。转化是指在分化基础上形成的多元化本语存在系统的构建,例如植物系统(花神系列)、动物系统(十二生肖系统)、星体系统(二十八星宿)等等。(3)本语之神道人道层级人道之本因,人道之本因是物道之本因的主观公则化,所谓物道本因公则化是指将多元化本语存在系统纳入主观结构的公则结构内涵,使之成为人类主体实践创建复合语境时参照的标本与依据的逻辑。(4)本语之复合语境层级符号之本因,符号之本因是人道之本因的物化形式,是以复合语境创建为目的多元化的符号内涵与符号形式创造,最终发展成为形式化的方法论。(参阅本人论文《存在精神构建的渠道与方式》,分别发表于《才智》2019年4月刊《各界》2019年7月刊)。

其次,世界大同核心文化的四大本语战略。世界大同核心文化是指将民族区域本位文化升华到国家范畴的亚文化,再将亚文化提升到历史文化本语区域的主体文化,再将主体文化提升到无区域、无历史、无形制、无语言之差的、具有普世意义的核心文化。

其本语战略是指以文化符号创造的本因层次及核心文化所要达到的目标为尺度而制定的四项公则依据。具体包括:(1)核心文化品质的形而上战略,品,《说

文解字》认为是“众庶也,从三口”。也就是众口一词的意思,换言之就是因情致格调超人受到大家共同的称赞,所以“品”是一个典型的公则结构概念。“质”是本语的基因内涵,所以品质是指核心文化内涵最上乘的情致格调。形而上是追求上达元虛元神理式的高度,那么核心文化品质的形而上战略就是以元虛元神理式为目标、以审美格调的境界为依托、以大同文化核心本语为起点而构成的文化叙事符号系列创建的战略。文化叙事形而上本质系统包括《政治学》《美学》《哲学》《文学学》《宗教学》《文化哲学》《语境学研究》《本语学研究》《形式化学研究》这些作品。(2)核心文化品格的理式化战略,格,本语含義是以手中工具见木摘果,即有选择衡量之意,是以主观结构掌控语境尺度的概念。所以品格是指把握核心文化最完善的格局,理式化是指内涵达到理性的完美高度。核心文化品格的理式化战略就是以物性圆满的理式意义为大同文化内涵创建的目标、以审美修复的最高格局为依托、以核心文化本语意义延伸为起点而构成的历史叙事符号系列创建的战略。历史叙事理式化延伸系统包括《政治学史》《美学史》《哲学史》《宗教学史》《文化哲学史》《文学学史》《史学》《文化史》这些作品。(3)核心文化品德的公则化战略,德,其本语含义是强调人在行路中、目之所视与心之所思在尺度上的一致,也就是对所行之道的高度有认同感,此德上的十字标识是太阳符号,此德心上的一横是天神符号,所以品德是指对核心文化所存道之内涵的崇尚与认同,公则化是指文化创造逻辑要遵循天道的法则。核心文化品德的公则化战略就是以解析神创万物的大千世界为目标、以天道之公则结构内涵为依托、以核心文化本语意义的系统体例为起点而构成的逻辑叙事符号系列创建的战略。逻辑叙事公则化体例系统包括《社会科学学》《自然科学学》《经济学》

《公则结构研究》这些作品。(4)核心文化品相的美学化战略,相,训诂云“相鼠有皮”,指的是存在物的外在形式,所以品相是指对大同世界核心文化构建的目标形式及其表现形式最高的审美要求,美学化是指核心文化符号存在所产生的美学意义。核心文化品相的美学化战略就是以复合语境存在形式的文化美学转化为目标、以智识结构之形式因审美内涵为依托、以大同世界核心文化本语的审美意义为起点而构成的审美叙事符号系列创建的战略。审美叙事美学化体例系统包括《文化美学》《科学美学》《主观结构美学研究》《逻辑美学》这些作品。

2.本语的众神道系统构建。承接着人类社会历史元神符号密码时代延伸发展而来的众神本语系统时代是历史叙事的必然途径。元神符号密码时代是始于人类制造石器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元神将四重符号密码赠送给了它的物化形式的复制品——人类。第一重符号密码是本位意识,第二重符号密码是本位意志,第三重符号密码是主观结构,第三重符号密码是公则结构及内涵。这四重元神密码的创建是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根本原因,因此元神符号密码时代不仅是人类文明的起点而且也是人类文明的核心。众神本语系统时代是基于石器文明量变发展的前提下而形成的质变飞跃阶段,在这一时期所呈现出的本质特征有四个方面:

第一方面文化叙事本语的构建,文化叙事本语的构建就是人类社会形成初期其生存方式公则化的过程。它包括三种生存雏形模式的被纳入本语的公则内涵:游牧方式、商贸方式、农耕方式。这三种公则内涵的构建,决定了其后历史叙事本语、逻辑叙事本语、审美叙事本语的本质特征。

第二方面历史叙事本语的构建,历史叙事本语的构建是人类集体本位意识在时空中的延伸,不仅记录了人类存在的时空意义,而且完成了历史叙事本语内涵的创建,并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多元化的符号特征。例如,有宇宙创生逻辑历史的西伯莱《旧约》,有人类创生逻辑历史的《女娲造人》,有民族生存的逻辑历史的

《吉尔伽美什》等等,共同展示出人类社会历史存在的轨迹。

第三方面逻辑叙事本语的构建,逻辑叙事本语的构建是人类先哲对元虚元神的存在方式与存在本体所进行的探寻,它标识着人类对自我主观结构的本源上溯,对存在精神实质及其方法论的深刻洞悉。例如,老子《道德经》中经典论断:“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四方面审美叙事本语的构建,审美叙事本语的构建是对上述三大叙事本语所有形式的美学意义的追求与建树,表现出人类对自我生存方式终极模式的审美公则化构建。例如,古希腊的雕塑、苏美尔的建筑、中国商朝青铜器、古埃及的壁画,等等。

众神本语系统时代的物化成果是构建了八大系列主体本语模型,为人类社会复合语的创建与完善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并打下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这八大系列主体本语?量亦可转化为方法论,成为世界大同核心文化分系统主体文化构建的本语公则能量。(1)阿努主体本语模型。阿努主体本语模型是由始创于公元前六千五百年前的哈苏纳丘文明初建时期为渊源的,在公元前五千多年经历了欧贝德文化叠加层,在公元前四千三百多年又经历了乌鲁克文化叠加层,直到公元前二千八百年才遇见苏美尔文化,阿努是苏美尔人心中的天神。记载这一历程的是考古发现的本语符号形式:神祠、陶器、楔形文字。其中在乌鲁克文化叠加层出土的十二块楔形文字的泥版记载了吉尔伽美什的故事,这是人类文字史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史诗。楔形文字也是现有考古成果中人类最早的文字。阿努主体本语以其先入为的优势影响了其后四大本语模型的创建:古埃及阿蒙拉主体本语模型、古希腊宙斯主体本语模型、古希伯莱耶和华主体本语模型、古印度梵天主体本语模型。所以阿努主体本语模型作为方法论可提供的主体文化模本有

《阿努主体文化美学》《阿努主体经济学》《阿努主体文化史》《阿努主体宗教学》《阿努主体语境学研究》《阿努主体本语学研究》《阿努主体公则结构研究》。

(2)阿蒙拉主体本语模型。阿蒙拉主体本语模型的构建始于公元前五千多年的尼罗河流域,是以农耕种植为主的泥陶时代,从公元前三千八百年以后受到西亚乌鲁克·苏美尔文化模式的影响,很快进入了古埃及本语时代王朝政体的鼎盛时期,从公元前三千一百年至公元前三百三十年亚历山大征服埃及为止,经历了三十一代法老王朝的统治。古埃及著名的本语符号是由阿蒙·拉太阳神与法老地位的融合而延伸出的金字塔与木乃伊,以及对《吉尔伽美什》中生与死疑问所给予的形式化回答而构建的独特文化体系与宗教体系,特别是埃及产于公元前三千五百年的象形文字更是缔造了其本语时代不朽的文明,并对宙斯主体本语模型的创建产生了影响。所以阿蒙拉主体本语模型作为方法论可提供的主体文化模本有《阿蒙拉主体公则结构研究》《阿蒙拉主体政治学史》《阿蒙拉主体宗教文化学》《阿蒙拉主体本语文字学比较研究》《阿蒙拉主体形式化学研究》。(3)宙斯主体本语模型。宙斯主体本语模型的构建始于公元前二千五百多年的爱琴海克里特岛——宙斯的出生地,它在深受苏美尔文化与古埃及文化的双重影响之外形成了自己颇具海洋特性的本语模式。克里特人在远程资源商贸中接受了西亚城邦形制,并将岛国的开放特征与海洋自由的习性以公则化的方式融汇到克里特文明的内涵与其本语的物化形式中。并在公元前一千六百左右被希腊半岛的迈锡尼文明所继承,他们以美丽的绘画、舒适的宫殿、公平的贸易、开明的政治以及A线形文字等、都奠定了公元前八世纪宙斯主体本语在鼎盛的雅典时代所呈现出的再次辉煌。所以宙斯主体本语模型作为方法论可提供的主体文化模本有《宙斯主体政治学》《宙斯主体美学》《宙斯主体哲学》《宙斯主体文化哲学》《宙斯主体形式化学研究》《宙斯主体神话文化学》《宙斯主体史诗文化比较》。(4)耶和华主体本语模型。耶和华主体本语模型的构建始于公元前一千八百九十四年巴比伦王朝取代了苏美尔的历史,开创了西亚文明的新纪元。历经汉谟拉比时期、尼布甲尼撒二世时代,古巴比伦文明实现了它历史的高度,创造了西亚历史叙事意义的最高价值。巴比伦文明是在继承苏美尔文化叙事惯性的基础上获得发展和提升的,其本语构成的两大基石:伟大的思想和伟大的建筑为巴比伦和西亚文明树立了永恒的丰碑。但是就在它的背后有一段往事,史称“巴比伦之囚”,是指公元前586年耶路撒冷陷落、犹太国灭亡的事件,犹太人于公元前1200年创立了犹太教,并创造了宗教叙事典籍《旧约》,耶和华是他们的造物主。这一宗教的内涵及其逻辑理式直接成为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的公则内涵,并成为世界宗教思想、宗教文化、西方社会生存方式仪式化的公则内涵。所以耶和华主体本语模型作为方法论可提供的主体文化模本有《耶和华主体宗教典籍学研究》《耶和华主体司法学》《耶和华主体雕塑建筑美学比较》。(5)梵天主体本语模型。梵天主体本语模型的构建始于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巴——摩亨索达罗文明,并在公元前2200年始达到全盛时期。公元前1500年高加索地区的雅利安人南下,征服了土著居民、接受了哈巴拉文明的同化,迁移到恒河流域定居形成了古印度文明,梵天是雅利安人神话中的创世主。公元前八至五世纪雅利安文化本语确立,出现了吠陀经典、民族史诗、梵文文化、佛教宗师以及种姓制度等多样化本语形式。所以梵天主体本语模型作为方法论可提供的主体文化模本有《梵天主体主观结构研究》《梵天主体宗教学》《梵天主体文化哲学》《梵天主体语境学研究》《梵天主体本语文字学比较研究》《梵天主体形式化学研究》。(6)盘古主体本语模型。盘古主体本语模型的构建始于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浙江地区的河姆渡文化,并于公元前3300年被浙江的良渚文化层所取代,良渚文化出土的多节玉琮中通而圆、外围而方(天圆地方)是将盘古开天地神话记蚩尤,忆物化在稀有的玉器中,成为天赋人权之权利形式的象征物。史传黄帝战胜蚩尤建立华夏之朝是在公元前2697年,良渚文化则消失于公元前约2600年,黄帝否决蚩尤受天命而王的传说,致使中国本语时代没有创世神话文字记载。中国的本语时代盛极于春秋战国之际,典籍众多、大师云集、创造了将主观结构与语境尺度完美结合的范例。所以盘古主体本语模型作为方法论可提供的主体文化模本有《盘古主体典籍》《盘古主体形式化学研究》《盘古主体史学》《盘古主体文化史》《盘古主体语境学研究》《盘古主体公则结构研究》

《盘古主体文化政治学》。(7)马尔斯主体本语模型。马尔斯主体本语模型的构建始于公元前9世纪初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的文明,传说罗马神话中的战神马尔斯的儿子于公元前753年创建了罗马城。罗马人在古希腊消亡时继承了它的全部文明,并在以战争模式创建帝国的过程中又再次兼收并蓄了西亚、印度、埃及的文化,为爱琴海文明的后起之秀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为管理庞大的联盟帝国,罗马试行了从希腊继承的公民参政制,系统地完善了法律与社会公共服务,推进了各渊源本语文化的物化形式在罗马的融合与提炼,创建了公元前27年建立到公元180年古罗马帝国的鼎盛时期。公元392年基督教被定为罗马国教,之后又开创了欧洲中世纪政教合一的制度模式,直到公元1453年为奥斯曼帝国所灭。所以马尔斯主体本语模型作为方法论可提供的主体文化模本有《希腊罗马诗歌》《马尔斯主体社会学本语研究》《马尔斯主体军事学本语研究》《马尔斯主体公共关系本语形式化研究》《马尔斯主体城市文化学本语研究》《马尔斯主体律法学》《马尔斯主體神话文化学》。(8)奥梅堤奥托主体本语模型。奥梅堤奥托主体本语模型的构建始于公元前3000年出现在墨西哥的玛雅文化,从公元前1500年——12世纪中间经历了约600的城邦文化全盛期:象形文字的创建、殿堂庙宇、金字塔和巨大石碑的修筑、历法的运用及艺术的发挥;阿兹特克人在公元12世纪后期迁居墨西哥盆地,继承了玛雅文化、于1325年建立特诺齐蒂特兰城(今墨西哥城)形成强大帝国,并奉奥梅堤奥托为创世主神。1521年为西班牙人所毁灭。所以奥梅堤奥托主体本语模型作为方法论可提供的主体文化模本有《图腾文化本语研究》《奥梅堤奥托语境学研究》《奥梅堤奥托神话哲学本语比较研究》《奥梅堤奥托雕塑建筑美学比较》《奥梅堤奥托历法本语比较研究》《奥梅堤奥托象形文字比较研究》。

综前所述,由众神本语系统时代所开创的八大主体文化实践版块一方面见证了主观结构的创造能量,另一方面也为复合语境的创建与世界大同核心文化的创立提供了本语的公则能量及逻辑理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