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经济思想的哲学逻辑

2019-10-21王茉

各界·下半月 2019年9期
关键词:习近平

王茉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治国理政中创立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经济思想,形成了把握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发展的认识论、实践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现从认识论内涵、实践论品格、方法论特征等角度进行哲学解析,对于系统深入领悟习近平新时代经济思想的博大内涵,具有十分强烈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经济思想;哲学解读

一、认识论内涵——习近平新时代经济思想的逻辑起点

习近平新时代经济思想的形成,既是他个人领导经济工作的思想实践总结,也是基于对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是习近平新时代经济思想的逻辑起点,概括起来有三个“新”判断:

(一)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处于“新常态”

2014年5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在随后每一次关于经济工作的重大论述中,他都反复提到新常态。综合来看,中国经济“新常态”内涵至少包含以下三点:一是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必须优化升级。三是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科学回答了中国经济所处发展阶段和历史方位,体现了习近平对现实问题和未来挑战的清醒认识,对现实机遇和对未来发展的从容把握。

(二)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如何认识和理解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补齐扶贫脱贫、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短板。提高以技术、技能、知识等为要素的质量竞争型产业占制造业增加值比重,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品结构、合理产业布局等,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高质量发展”理论深化了对中国经济规律的认识,明确了当前和今后的发展思路、经济政策以及宏观调控的方向。

(三)中国经济发展需要解决“新矛盾”

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是“美好生活需要”的全面性。习近平强调:“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习近平心中人民群众的需求是多方面、多样化、多层次的。一方面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结构性。“不平衡”主要包括区域发展、城乡发展、收入分配、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经济与社会发展、经济与生态发展等等不平衡。“不充分”主要指包括教育、医疗、住房、生态等涉及民生的公共服务发展不充分,水平不够高。

二、实践论品格——习近平新时代经济思想的理论支点

习近平新时代经济思想既有踏实的实践基础,又是强大的实践遵循,具有强烈的实践论品格。

(一)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具体来说,就是用“创新”来解决发展动力问题,这是中国发展的核心;用“协调”来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这是中国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用“绿色”来解决永续发展问题,这是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体现;用“开放”来解决内外联动问题,这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用“共享”来解决社会公平问题,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五大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经济思想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深化了党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集中体现了当前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方向和着力点,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认识要立即调整,坚决纠正,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做法要彻底摒弃。

(二)强化经济发展的动能

任何一种经济理论都必须回答发展动力问题。习近平说,增长动力从哪里来?我的看法是,只能从改革中来,从调整中来,从创新中来。

1.改革动能理论。习近平一直呼吁全党上下“做到改革不停顿”,陆续提出并回答了“往哪儿改”“要不要改”和“怎么改”的课题。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他的改革动能理论逐步形成。

2.开放动能理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高度,逐步形成了他“开放发展”的独特思想,这不是过去做法的简单重复。习近平强调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我们要实行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

3.创新动能理论。“创新”都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理念之一。要加强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企业创新。习近平说,激发市场活力,就是要把该放的权放到位,该营造的环境营造好,该制定的规则制定好,让企业家有用武之地。熊彼特认为,没有“创新”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他的创新更多是从技术层面而言。习近平创新动能理论更深刻、全面地揭示了创新对当今中国的全局性和根本性含义。

(三)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資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党对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建立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市场决定价格机制。通过综合施策,确立市场运行公平竞争的原则,促进市场环境优化。让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市场不是万能的,必须发挥政府的作用。该放给市场和社会的权没有放足放到位,该管的事情没有管好管到位。习近平强调,必须进一步简政放权,把重点转向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支持创新上来。让“两个作用”更好结合起来。既要“有效市场”,又要“有为政府”,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优势都发挥好,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色和优势。

三、方法论特征——习近平推动经济工作的策略和方法

(一)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这是习近平经济工作方法论的核心。加强集中统一领导,一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重大判断、对经济工作的重大决策、对工作方法的重大调整等核心精神要吃透,把工作责任要落实。二要完善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各级党委努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指标体系、标准体系、绩效评价体系和考核体系。

(二)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习近平反复强调稳中求进,要求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把握好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三)坚持问题导向

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动力。目前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坚持问题导向,必须从中国国情和现实矛盾出发,善于在推动经济发展中把握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抓住关键问题、难点问题和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积极加以破解。必须强化担当精神,只要有了担当精神,才能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四、结论

习近平新时代经济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新境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思想指引,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为解决全球面临的共同发展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从哲学角度看,习近平新时代经济思想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精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论、价值论和方法论,展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光辉典范。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习近平.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习近平
习近平,大国抗疫与经济重启
习近平的可持续发展之“策”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少年儿童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习近平用典
习近平的会议外交:谈问题,交朋友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知之深 爱之切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