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负荷理论视角的大学英语听力课程教学设计原则
2019-10-21卜囡囡
卜囡囡
摘要:认知负荷理论是由认知心理学家John Sweller提出的一种在学习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利用大脑的工作记忆,避免认知负荷过重的理论。当前多媒体教学已经在大学校园普及,海量的教学资源容易引发认知负荷。本文从该认知理论出发,探索大学英语听力课程的教学设计方法,减轻外在认知负荷,疏导内在认知负荷,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认知负荷;英语听力;教学设计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早已在大学英语听力课上得到了普遍应用。包含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的各种在线资源,只需轻轻点击鼠标,都可以立即使用,课本不再是听说课堂唯一的教学工具。但是,科技不仅带来了迅捷的学习体验,同时也因“过于丰富”的资源而引发认知负荷,阻碍学习。本文拟从认知负荷理论的研究出发,探讨多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听力课程的教学设计。
一、认知负荷理论
认知负荷理论(Cognitive Load Theory,CLT)是由澳大利亚的认知心理学家John Sweller于1988年提出的一种在学习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利用大脑的工作记忆,避免认知负荷过重的理论。其原理的基本观点是:
(1)假设人类的认知结构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处理信息的工作记忆和存储信息的长时记忆。(2)有效学习的发生是指工作记忆积极地用于处理学习材料并把习得的信息以编码的形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3)工作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如果待加工的信息需要的心理资源总量超过了工作记忆的容量,就会造成信息加工受阻而导致学习活动的低效甚至失败。其中,工作记忆的容量有限性是该理论的基础。在处理信息时,工作记忆一次只能处理2-3条信息。长时记忆是学习的目标,只有将信息转化为长时记忆,才称得上持久意义的学习。因此,教学主要功能是在长时记忆中存储工作记忆处理过的信息。
CLT认为认知负荷包含三类:内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和关联认知负荷。内在认知负荷取决于学习材料本身的难度,也就是需要获得的图式的复杂程度。教学干预无法改变内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是由于教学程序设计不当从而干扰了图式获取过程所引发的。相关负荷指的是处理内在负荷所需要的工作记忆资源。后两者都可以实现教学干预。如果正在学习的本质是由外在认知负荷向关联认知负荷转化的过程,所以,为了促进有效学习,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外在认知负荷,增加关联认知负荷,并且使总的认知负荷不超出学习者个体所能承受的认知负荷范围。研究表明,过低或过高的认知负荷都会降低学习的效果;只有认知负荷恰当适中,才会对学习产生积极效果。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帮助学习者掌握任务的认知逻辑规则。好的教学设计不仅可以减少学习者的外在认知负荷,也可以分解并减轻学习材料的内在认知负荷。
二、听说课堂教学设计探讨
(一)听力材料分类
就如阅读分为精读和泛读一样,听力材料也要区分为精听和泛听。精听的要求是深入理解词句,泛听的目的是拓展知识面。对于内在认知负荷不重的材料,精听和泛听都可以采纳,取决于教师的授课计划和学生的兴趣。内在认知负荷不重指的是从内容上看,贴近生活;从词汇层次上看,文本所含单词都在大纲要求范围内;从语速发音上看,正常讲话速度。以新视野第三版大学英语听说教程为例,每个单元的长对话和篇章理解就属于这个范畴。对于内在负荷较重的材料,像新闻听力练习,建议采用泛听的方式处理。不对每个词句做出细致的要求,听懂大意,抓住要旨即可。面面俱到,处处重点只会增加学生的认知负荷,影响学习效果。
(二)减轻外在认知负荷
1.界面简单原则。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使学习过程充满了分散注意力的事情,比如屏幕上闪现的图片、背景音乐、动画元素等,容易给学习者留下毫无头绪又极为片段的体验。因此,听力课堂上的多媒体使用要做到聚焦要义,除去冗余材料,从而排除无关的认知加工。还是以新视野听说教程为例,在精听长对话时,为了避免视频中不断变化的图面干扰,只采用音频即可。不是视、听、说各个通道同时使用才达到最佳效果。
2.小模块呈现原则。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表明,学习是一个个性化和情绪化的过程。学习挫折感会对学习结果产生消极影响。学习者的工作记忆容量有限,过多的输入会使学习者产生焦虑的情绪,所以可以把听力材料分割成较小的模块呈现,使学习者可以一次学完一个完整的模块。在听力教学实践中,有时会遇到四六级习题的讲解。如果从头到尾一次性听完的话,大概耗时40分钟,尤其到了最后的篇章材料,本身难度大,耗时长,很多学生就会产生倦怠甚至放弃的想法。遇到诸如此类的情况,可以参考小模块呈现原则,分块听,分块讲,一次时长可以控制在20分钟以内。
三、小结
根据认知负荷理论,工作記忆容量的有限性是制约学习的主要因素。合理的分配认知资源是提高学习有效性的根本手段。但是也要避免一个理解的误区,即研究目标是降低学习者工作记忆中的认知负荷。事实并非如此。我们既要避免超负荷,也要避免负荷过轻,因为这两种条件都会阻碍学习进程。内在认知负荷无法通过教学手段来降低,但是可以将学习对象按照题材、难易程度等标准分类,精听泛听相结合,不必一概而论;减轻外在认知负荷的手段有很多,本文只是罗列一二。消除过量信息的输入,突出主题,界面清晰,一次信息呈现量不要过多,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
【参考文献】
[1]Pass,F.,Renk,A.&Sweller,J(2004).Cognitiveload Theory:Instructional Implications of theInteraction between Information Structures andCognitive Architecture[J].Instructional Science,32:1-8.
[2]Teigen,K.H.(1994)Yerkes-Dodson:A Law forAll Seasons[J].Theory and Psychology,4(4):525-547.
[3]Young,M.S.&Stanton,N.A.(2002).Malleable Attentional Resources Theory:A New Explanationfor the Effects of Mental Underload on Performance[J].Human Factors,44(3):365-375.
[5]杨进中.认知负荷理论视角的移动课程教学设计原则[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3):86-90.
[6]张严秋,陈营.认知负荷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J].长春大学学报,2010(12):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