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长距离支导线贯通测量的应用

2019-10-21李有成

写真地理 2019年4期

李有成

摘要:贯通对于煤矿工作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贯通测量结果直接影响到煤矿工作面各类设施的施工质量。由于测量过程中巷道的限制,只能采用支导线测量。结合实际分析207综采工作面贯通测量的基本情况,介绍该工作面方案,分析贯通精度,对以后工作面测量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长距离贯通;误差预计;支导线测量;贯通精度

一、概况

207综采工作面位于二号井田二盘区的西南。东北部、西北部为未采区,西南紧邻205工作面,东南至北一一号辅运大巷,工作面走向方位为339°,工作面走向长4660m,属长距离综采工作面。

207回风巷于2014年2月开工,由掘一队施工至3967米停止。胶带巷于2013年1月10日开始施工,掘进至4772米后拐切眼284米,切眼到位后拐回风巷(207回风巷里段),剩余1265米与回风巷(外段)相向贯通。该工程贯通导线闭合长度为10.358km,为了保证该巷道顺利、准确、安全贯通,地测部首先严格按测量规范及工作面设计图及时对这一工程做了贯通误差预计,采用Nikon dtm532c型全站仪,控制导线采用7″级导线,两条顺槽内的导线在直线巷道内按直伸形布置,因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边长做不到等边布置,最长边365.659m,最短边60.356m,共47条边。

二、作业依据及坐标系统

(一)作业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1989年1月颁发的《煤矿测量规程》

2.《黄陵二号煤矿207工作面贯通测量设计》

3.《矿山控制测量手册》87年版

(二)坐标系统

本次测量工作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斯投影3°带第36带成果,中央子午线为108°;

高程系统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

三、施工组织

(一)人员投入

测量小组成员共五人,每次测量作业不少于5人参加,作业过程中,一人观测,一人记录,一人前视照明,一人后视照明,一人负责前后联络。

(二)设备投入

1.Nikon Dtm532C型2″级全站仪一台

仪器标称精度为:±(2+2ppm×D)

2.对讲机3部(煤安型)

以上所使用测量仪器及配套设备均经过了严格检验,其性能指标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四、作业方法

(一)误差预计

1.误差预计坐标系的建立

根据施工设计要求,本次贯通点设在207回风巷切眼向外1265米处。从207回风巷外段至贯通K点的导线水平总长度为3967m,207进风巷起始导线点至贯通K点的导线水平总长度为6418m。以贯通K点为假定坐标系的原点,沿现有207回风巷方向为x′轴作为本次贯通测量的水平重要方向,垂直于207回风巷为y′轴,建立误差预计坐标系统。

2.误差预计所需基本参数的确定

由井下导线测角误差引起K点在水平重要方向x′上的误差预计。

井下导线测角误差:根据《煤矿测量规程》规定,井下导线采用7″导线进行测量,取贯通相遇点K在水平重要方向x′上的预计误差,取2倍的中误差作为贯通的预计误差。

±0.284 m

贯通相遇点K在水平重要方向x′上的预计误差,说明上述所选定的测量方案和施工方法能够满足贯通精度要求,足以保证本次贯通的要求。由于207工作面两巷道均沿煤底板掘进,故高程不做贯通误差预计。

五、导线测量

(一)井下导线测量

1.井下起始边的检校测量

采用尼康全站仪对井下起始边进行检校,在该起始边可靠的前提下,作为导线测量的起始边。本次贯通选用F20303、F20302两个基本控制点。

2.井下导线测量

井下导线采用尼康全站仪按7″导线精度施测,水平角观测两个测回,垂直角观测一测回,边长测量两次,各种测量数据限差符合技术要求。施测中将所测导线独立进行两遍,另外还采取了挡风措施以减少风流影响,减少对中误差。施测边长尽可能比设计加长,减少测角站数,从而降低测角对贯通带来的影响。另外施工中坚持按规范和贯通设计要求及时测量和复测施工导线,及时布设控制导线,并每次对施测结果进行严格把关平差。角度计算采用加权平均方法计算,边长改正计算加入了:温度、气压、仪器加、乘常数、倾斜和兩向投影改正。各项改正计算完成后,采用光电测距支导线要求计算出各点最终测量计算成果。

3.注意事项

观测过程中,时刻注意照准部水准气泡变化,气泡变化不得超过0.5格,否则应重测。

4.减少误差

在风流大的地方进行测量工作时,采用挡风措施等手段,以减少对中误差。

六、贯通精度

2015年6月26日10:25分207回风巷(里端)与207回风巷(外段)全断面贯通。工作面贯通后,我们并对两顺槽的导线进行了坐标闭合和角度闭合,角度闭合公式如下:

∑β=180。*(n-2)=8100。

fβ实=8100。-8099.9825。=0.0175。

fβ容=±14?*√n=95.9791?=±0.0266。

fβ实

坐标闭合差:fx =-60mm,fy=-110mm,

fs=√fx2+ fy2 =125mm,

K=fs/L=125mm/10358m=1/82864

1/82864的精度远小于1/8000(煤矿测量规程)要求精度,因此达到了煤矿测量规程的7〃级导线的精度要求。

经实测中线偏差125mm,这一误差小于贯通设计预计要求。同时两巷均沿煤底板掘进,实测高程贯通误差仅92 mm,两项贯通指标均满足设计、施工要求。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这一贯通工程,属长距离综采工作面贯通测量工程。

七、 结束语

207工作面的准确、安全、顺利贯通进一步印证了贯通设计方案是合理的、可行的、可靠的,为我们以后的测量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以后的测量工作起了指导性的作用;施测中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挡风措施、增加测角测回数、增大测边长度、复测程序,从而可以大大提高贯通精度。

参考文献:

[1]1989年1月颁发的《煤矿测量规程》

[2]《矿山控制测量手册》8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