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与科学养护研究
2019-10-21宫俊京
宫俊京
摘要:城市园林绿化很好的契合了现代人的健康环保理念,是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园林绿化一方面能够优化人们的居住环境,有效的提高空气质量,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城市生态系统发展,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正因为此,提高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效果、优化园林养护具备极强的现实意义,相关者应提高思想重视度,合理设计策略提升园林绿植生长质量,为园林景观发挥生态效益并长久保持效益提供助力。
关键词: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科学养护
1园林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因素
第一,园林生态系统较脆弱,植物和环境、植食者之间难以建立起互相作用或制约的关系,因此在园林初建时,需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若忽视了此项工作,导致病虫侵入,那么园林将会面临重大危险;第二,不少园林依旧采用化学方式防治病虫害,虽然这种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化学农药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若长期使用,易忽视正确的使用方法,有时会影响人畜的安全,破坏生态环境;第三,在自然环境对植物生长环境污染程度日益加深的情况下,植物很难健壮生长,缺乏较强的自我抗病力,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为病虫害侵害提供了条件。
2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策略
2.1合理选择园林植物
美观是园林绿化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然而除了美观,园林植物的生长也应被纳入考虑范畴。在选择园林植物时,相关人员除了要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生长环境等因素之外,还应该有意识的考虑植物病虫害问题,要防范病虫害相互感染,要积极防范各种病虫害,促进植物健康成长,以保证园林绿化的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
2.2病虫害检疫
在园林绿化中,面对病虫害问题更多的是要加强病虫害的检疫,促进园林绿化的健康发展。要求相关园林管理人员必须要严格检测园林植被,定期加强检测,一旦发生病虫害,必须要对发生病虫害的植被进行诊治,同时又要防止发生病虫害的植物对其他的园林植被产生危害,防止病虫害的蔓延。病虫害检疫工作是重点也是难点,必须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测和鉴别,加强病虫害检疫工作,提高园林绿色植物的健康生长。
2.3善用病虫害天敌保护
病虫害天敌保护是病虫害防治策略中一个有效且绿色环保的措施。众所周知,园林绿化会使用众多类型的植被,不同植物的病虫害种类不同,农药的使用效果很难保证最佳。但如果恰当的引入病虫害天敌,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园林绿化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快速的控制病虫害发展。
2.4科学使用病虫害治理方法
2.4.1物理诱杀法
(1)灯光捕杀。比如蛾类、蝶类、金龟子等许多害虫都喜欢在光照强烈的地方活动,在这些害虫的成熟期利用灯光诱杀的方法进行防治,效果会比较好。(2)毒饵捕杀。对于喜好糖醋等液体的害虫,可以利用害虫的这一喜好,将素养剂加入到它们喜欢的食物中做成毒饵对害虫进行捕杀,也会取得显著效果。(3)人工捕杀。使用人工方式利用简单装置捕杀害虫,非常容易操作,这种防治措施尤其在大规模泛滥害虫时效果最好。比如捕杀孵化幼虫、摘除树叶上的卵块、挖除樟树下土壤中的蚕蛹、刮树干捕捉天牛幼虫等等。2.3.2生物防治法。工作人员还可以利用生物防治法来实现对园林病虫害的有效防治。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了生物物种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通过一种生物来遏制另一种生物的生存。而当前在园林绿化中应用较多的三大类方法主要包括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及以鸟治虫等。这种生物防治法主要能够针对那些病虫害密度较小的园林植物,在其使用过程中并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任何破坏,且效果较好。
2.4.2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具有大面积严重突发害虫时能够高效快速执行防治处理的优点,而且操作简单,适用于机械化大规模操作,但是化学防治也存在比如造成害虫产生抗体无法长期控制、环境严重污染等问题。因此在使用化学防治措施时需要时间点精确,减少泛滥使用农药,降低环境污染,合理使用化学防治措施。
3园林绿化科学养护策略
3.1优化园林施工
影响园林绿化施工的因素十分多样,然而由于当前阶段很多施工企业未能正确认识园林绿化的重要性,在园林绿化过程中为了尽可能的降低施工成本,对园林土壤、基肥等均未能严格控制。还有一些建筑机构甚至直接在园林绿化土壤之下填充大量的建筑垃圾,这不仅会影响绿色植物的正常生长,还容易导致环境污染,既增加了苗木死亡的概率,也给园林绿化养护设置了一定的障碍。正因为此,想要保证园林绿化养护质量,需从根本出发保证园林施工质量,园林必须兼顾适用、经济、美观等特性,还必须具备高质量、低成本特性,要能够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要为随后的园林绿化养护工作展开创造条件。
3.2将养护以及施工过程有机结合起来
由于园林绿化施工以及养护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园林设计理念,提升园林绿化效果的技术操作,因此在园林建设理念的指导下对园林绿化工程进行科学施工以及优化养护,才能保证园林在使用中实现绿化工程的健康与安全,为园林景观审美价值的实现提供保障,所以应该在园林绿化施工以及养护中做好结合,从园林设计到施工、养护贯彻优化园林绿化效果的思想。施工中需要考虑后期的养护工作开展,比如选择土壤要保证土壤质量,避免后期养护工作的麻烦。施工中种植树木需要考虑阳光照射度,根据不同类型植被的喜好来选择合适的种植,避免后期养护过程中遮荫工作开展。
3.3科学施肥
为了充分保障园林树木健康茁壮成长,养护人员要认真做好树木施肥工作,通过采取人工施肥的方式,有效提升种植树木区域土壤肥力,科学改善土壤结构和特性,从而促使土壤具备更好的通气性和透水性,促进园林树木更好地生长。在实际施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树木的实际生长情况进行施肥。比如,对于胸径已经超过15cm以上的乔木,要将施肥量科学控制在5~10kg;当树木进入成熟期后,则要定期合理施肥,确保土壤具备足够的肥力,保证树木健康生长。施肥中所采用的肥料种类,要结合树木实际类型选择使用。比如,当树木养护人员想要增大树木冠幅时,可以增施N肥;想要一些树木开出美丽的花朵或结出漂亮的果实时,适当增施K肥和P肥。树木施肥时间最好选择在小雨天,这样利于树木更好地吸收土肥。
3.4加大后期养护管理力度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能够为后期的园林养护创造良好条件,如果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达标,但未对后期养护管理工作加以关注,那么园林养护也很难保证园林绿化的最终结果。因此,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结束之后,施工企业方面也应选派专人加入园林养护管理团队,要全面的了解园林养护管理的细节,尽可能的探寻出影响养护工作落实质量的工程施工纰漏,及早的解决相关问题,以促使后期养护管理效率发挥到最大。
结论
总之,要通过施工与设计优化为后期养护与管理提供便利,同时在园林绿化养护工作中要根据植物特性进行养护安排,要保证园林养护中各种绿化植物都能依照自身规律健康生长,而需要施肥、浇水规律性差异过大的植物尽量不要种植在一起,以保证园林养护的效果。养护中还要严格防治病虫害,以保护绿化植物。
参考文献:
[1]王海燕.绿化树木科学养护及园林病蟲害防治措施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8(6)
[2]梁洁.园林绿化中的病虫害防治与树木养护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7)
[3]代回琴.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与科学养护探讨[J].绿色科技,2018(9)